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管内煤粉气流着火的试验方法与理论模型,从而得出煤粉气流着火的一些特性与规律,由于管内煤粉气流着火更接近工程实际,因此该实验方法比其它一些研究着火规律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同时介绍了几种典型工业用煤在控制煤粉浓度、气流速度以及管壁温度时,管内煤粉气流的着火特性的试验结果,并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煤粉浓缩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粉浓缩器在HC-670/140-12型锅炉上的应用情况。针对采用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通过冷态模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煤粉、轮胎颗粒胶粉与污泥颗粒三者混合燃烧的燃烧特性,通过使用Fluent软件对锅炉进行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分析了煤粉单独燃烧、煤粉与轮胎颗粒胶粉混合燃烧、煤粉与污泥颗粒混合燃烧以及三者共同混合燃烧的模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煤粉燃烧时,掺入一定比例的轮胎颗粒胶粉和污泥颗粒可以提高炉膛的燃烧效率、增强炉膛内燃料的燃尽程度。  相似文献   

4.
煤粉群非稳态统一着火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的煤的着火模型都存在通用性差的缺点,不能同时简单明了地分析着火机理和确定着火温度.本文提出了能联系单颗粒着火与群体着火的非稳态模型,以分析不同着火条件下煤的着火机理和着火温度.本模型的基本特点是,引人有限气体空间的假定,考察有限空间内的升温,确定着火条件和参数,井以此反映不同浓度的颗粒群的着火.通过对辐射换热的条件下的煤粉着火的计算,显示了本模型的优越性.它预测了不同条件下的着火机理、着火温度和着火时间,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着火温度数据,而这些结果正是现有着火模型所无法同时、准确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煤粉锅炉上火陷检测及燃烧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目前锅炉火焰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归纳了燃烧诊断技术的各个要点及现有的诊断方法。研究了火焰监测和燃烧诊断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煤粉燃烧低NOx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阐述了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煤粉燃烧低NOx控制技术研究的特点和差异,特别就两种煤粉燃烧低NOx控制技术的研究特点及应用作了比较分析。对国内外煤粉燃烧低NOx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特别对我国在“九五”期间低NOx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概括。同时对今后国内煤粉燃烧低NOx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我国煤粉燃烧低NOx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可调式粉煤分配器。在模化设计的基础上,对煤粉分配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煤粉分配器通过叶珊角度的改变来调整锅炉燃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浓淡型煤粉燃烧器冷模试验结果在670t/h锅炉上的应用情况,对工业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运行实践表明:浓淡型煤粉燃烧器的应用是成功的。它的应用会使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煤种适应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板翅式换热器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可进行两股及多股流换热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的装置,对一个两股流板翅式换热施加流量按阶跃变化,进口温度指数函数变化的时间域扰动信号,进行了动态试验,得到了换热器动态模型对流量扰动可按线性建模的扰动范围,确定了各股流体对进口温度扰动的响应滞时间的计算公式。对换热器进行了一系列的动态特性测试,并获得其动态响应过程曲线,试验工况的传热单元数范围为0.6-3,雷诺数为200-2000,普朗特数为2-7。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泥分解炉进行系统的煤粉着火实验研究,是提高分解炉燃烧效率,改善运行工况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全面了解分解炉工况下煤粉的着火过程,采用失重分析法,对煤粉的着火方式进行研究,进而对煤的低温燃烧着火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煤粉的低加速速度、低温燃烧条件下,无烟煤是非均相着火,贫煤是非均相一均相联合着火,烟煤有均相、联合着火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炉膛内煤粉射流微元段,分析煤粉射流卷吸、挥发分与焦炭燃烧以及辐射传热引起的质量与热量变化,建立煤粉射流中氧质量浓度变化、煤焦颗粒直径变化、煤粉颗粒温度变化及一次风射流温度变化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粉射流着火稳定性指标的定量计算方法,对于在实际运行中预测与诊断燃烧状态、优化燃烧、预防熄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单相强迫对流情况下,对不同当量直径,流道截面形状分别为矩形或三角形的小尺度流道换热器,以水和乙二醇溶液为介质,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常规尺度流道换热器的流动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尺度流道内流动阻力系数低于常规尺度流道,矩形流道换热器阻力特性明显优于三角形流道换热器,流动阻力系数f随当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阻力系数与介质Pr数无关,小尺度流道内流体流动的临界雷诺数Rec在700~1200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单相强迫对流情况下,对不同当量直径,流道截面形状分别为矩形或三角形的小尺度流道换热器,以水和乙二醇溶液为介质,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常规尺度流道换热器的流动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尺度流道内流动阻力系数低于常规尺度流道,矩形流道换热器阻力特性明显优于三角形流道换热器,流动阻力系数f随当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阻力系数与介质Pr数无关,小尺度流道内流体流动的临界雷诺数Rec在700-1200之间。  相似文献   

14.
光脉动法煤粉实时在线监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光脉动法的基本原理,及基于该原理开发的可用于直吹式和中间仓储式煤粉制粉系统的煤粉粒度和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某300MW电站锅炉1年多的长时间监测及在从300MW到600MW不同容量锅炉的制粉系统中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很好地监测煤粉的粒度和浓度。  相似文献   

15.
粉煤热载体干馏热力学模型及过程参数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粉煤热载体干馏过程参数,通过粉煤热载体干馏热力学模型的建立,探寻粉煤干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热重分析确定粉煤的热解温度区间.研究了粉煤粒径、热载体温度、干馏温度和干馏时间对干馏产物半焦挥发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粒径和热载体温度对产物挥发分影响甚微,干馏温度和干馏时间对产物挥发分影响显著;产品挥发分基本随着干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干馏温度的升高,产品挥发分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式地下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埋地换热器换热性能是地源热泵设计基础,针对不同埋管方式埋地换热器建立了砂石回填单 U 型、双 U 型井埋管和混凝土回填单 U 型井埋管的单井实验系统,开展埋地换热器单井的换热性能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的土壤物性、回填材料、埋管数量和运行工况下单井换热器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微油点火燃烧器改造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粉锅炉节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微油点火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节油手段。介绍了微油点火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业应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微油点火燃烧器基本保持了改造前的优越性能。近几年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机组每次启动平均节油率超过90%,且改造后对锅炉整体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炉内燃烧过程的变化特性,研究了2.11 MW四角喷燃煤粉炉的煤粉分级燃烧效果.试验采用的锅炉燃料分级百分比为20%,二级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取0.95.一级燃烧区和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取1.10.结果表明, 与未进行分级燃烧的基础工况相比,煤粉分级燃烧试验炉二级燃烧区和炉膛出口温度增高,锅炉NOx排放体积比降低45%. CO、CO2和SO2在应用分级燃烧后的炉内变化复杂,但其排放体积比未发生较大改变,甚至略有下降. 分级燃烧使锅炉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SICL)有一定程度增加, 该煤粉分级燃烧是一种清洁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