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生水景观补水是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途径,但水华频发是其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以从典型再生水补水的景观水体中识别出的3种优势藻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在温度、光照强度和营养盐浓度共同作用下的优势藻种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温度T=30 ℃、照度=9 000 lx、N/P较低的再生水补水水体中,水华微囊藻更易成为优势藻种,仅培养3 d,藻密度就由1.0×104 cell/mL增加到9.1×104 cell/mL,接近水华爆发的阈值条件(大于10×104 cell/mL);普通小球藻和四尾栅藻较适合在T=25 ℃、光照强度分别为5 000和7 000 lx、N/P相对较高的再生水原水中生长,培养5 d可达到或接近水华爆发阈值条件。降低再生水体中的磷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的生长,当再生水补水水体中TP浓度从0.3 mg/L降低到 0.1 mg/L时,对普通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的抑制率分别为56.6%和40.7%,但对水华微囊藻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果揭示了再生水景观补水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规律,为控制藻华爆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方夏季高温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水源水质特点,以北方某水厂为例,通过分析水厂18个月运行数据及现场中试研究,评估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比了预臭氧和预氯化强化过滤的差异.结果 表明,该水厂采用预臭氧强化常规工艺结合适当调整混凝剂投量的调节方式,可有效应对原水水质特点,有助于提升滤后水质,保障供水安全.预臭氧和预氯化都具有强化常规净水工艺的作用,但两种预氧化方式具有不同的适宜条件,夏季高温高藻期,预臭氧的强化作用优于预氯化,此时建议采用预臭氧工艺改善出水水质;冬季低温低浊期,预臭氧和预氯化的强化作用没有明显差别,此时建议改用预氯化工艺降低净水成本.预臭氧和预氯化对滤层生物膜的形成影响不同,预臭氧有利于滤层生物膜的形成,这是导致预臭氧条件下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预氯化后水中仍有较高余氯量,可用于解决滤池生物膜过多而导致的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桐乡市运河水厂供水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乡市运河水厂供水工程设计规模15万 m3/d,工程包括取水泵站、输水管道、净水厂和配水干管四部分,采用流动床生物膜法预处理 强化常规处理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简要介绍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设计出水的水质目标,阐述了净水厂的工艺流程和各单元的设计参数、特点以及设备配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针对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效果不足的缺陷,考虑采用丝状藻生物膜附着于表面流湿地基质中构建丝状藻生物膜强化表流湿地。对比试验标明:丝状藻生物膜强化后的表面流湿地可以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控制同样的进水浓度和水力负荷,在试验期前7~8 d,强化藻生物膜强化基质的人工湿地系统对COD_(Mn)、TN、NH3-N和TP的去除率较普通基质的污染物去除率提高了24.73%,20.84%,21.23%和11.3%;相比于丝状藻静水状态下的水质净化效果,连续运行的强化藻生物膜湿地系统中,对水体TN,NH3-N及CODMn去除率更为稳定,对TP去除效果接近,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N和NH3-N反向释放及CODMn浓度回升现象。为保证藻生物膜强化表面流湿地的连续运行,在藻类衰亡阶段应改变水力条件以及时清理衰亡的丝状藻,控制藻生物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5.
开发设计了一种模拟输水管道生物膜反应器(SIBR)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通过模拟一定输水条件下的管壁剪切力,实现了对输水管网水力特性的模拟,并获得国家专利。应用SIBR反应器模拟了循环冷却水输水管道中的水力条件,研究了以碳钢作为循环水输水管材时管内壁生物膜生长发育状况,探讨了微生物腐蚀机理,并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管壁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上海淀浦河原水生物预处理中试运行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旋式悬浮生物载体对上海淀浦河原水进行了生物预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物膜载体中试运行效能相近。由于淀浦河受到有机污染,生物预处理过程需增加曝气充氧;生物膜预处理过程更利于硝化细菌发挥作用,但生物硝化作用受温度影响明显。运行初期有少量亚硝酸盐积累,但随运行稳定,亚硝酸盐积累消失。由于原水有机物浓度较低,停留时间较短,生物膜法预处理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有限,但对铁锰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生物预处理技术对水质安全性的提升效果,研究了生物膜反应器同步去除氨氮和铁锰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气水比为1.0时,当原水中COD_(Mn)平均浓度为2.0mg/L、NH_3—N负荷小于3.4mg/L时,HRT为20min即可保证出水NH_3—N达标;当原水中COD_(Mn)浓度为2.0~2.5mg/L、NH_3—N负荷为3.4~4.9mg/L时,HRT为40min即可保证出水NH_3—N达标;当原水水质污染程度加深,则需适当延长HRT。反应器对铁离子的去除范围为20.16%~48.49%,对锰离子的去除范围为25.59%~68.43%,生物膜对铁锰的氧化能力普遍低于其硝化能力。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表明生物膜立体空间结构将铁锰离子吸附于其上,进而通过铁锰细菌生物氧化去除,铁锰细菌与硝化细菌共存,保证三者的同步去除在生物预处理单元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拟输配水系统和主体水烧杯试验模拟化合氯的衰减过程,考察了水温、pH、初始氯浓度以及水力流速等因素对化合氯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壁对化合氯衰减影响的速率常数kt远大于主体水化合氯自身的衰减速率常数kb.流速、水温与衰减系数成正比,pH、初始氯浓度与衰减系数成反比,同时建立了化合氯衰减速率常数与上述各因素的数学模型.同时发现,管道细菌繁殖和生物膜增长对化合氯衰减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管网水质,管道应定期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9.
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对绿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和磺胺类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Z)是目前自然水体中含量较高的两类抗生素,研究其对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意义重大。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绿藻对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定量分析3种抗生素在单一及联合作用下对绿藻生长的半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单一及联合抗生素对淡水绿藻均表现为"低促高抑",抗生素浓度≤5μg/mL促进藻类的生长,5μg/mL抑制藻类的生长;OFLX、SMM、SMZ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7.96、6.58、8.19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6.20、7.20、9.89μg/mL;OFLX+SMM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为8.28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为5.71μg/mL;OFLX+SMM+SMZ对普通小球藻的半抑制浓度为10.23μg/mL,对斜生栅藻的半抑制浓度为7.40μg/mL。抗生素对淡水绿藻的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OFLX和联合抗生素对斜生栅藻敏感,SMM、SMZ对普通小球藻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刘影 《给水排水》2021,47(1):17-23
澳门石排湾水厂建设总规模20万m3/d,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工程13万m3/d.原水水质综合考虑西江水以及珠海、澳门两地水库水的水质特征,出厂水质目标优于澳门饮用水水质标准.水处理采用脉冲澄清、脉冲吸附和砂滤相结合的工艺,该工艺对溴化物含量高、季节性高藻低浊、氨氮和有机污染物波动大的微污染原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灵活可调,去除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处理成本相对较低.由一级澄清和二级吸附组成的两级脉冲澄清工艺,前后级作用目标各有侧重,相对单一脉冲吸附工艺处理效果更为稳定,在处理沿海由江水和水库水所组成的多水源时具有一定优势.同时粉末活性炭、消毒剂和混凝剂等物料的投加可能会对原水pH值产生影响,设计时应注意其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借奥运机遇,朝阳区水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水务的发展,必须切实做好水务规划工作.本文基于目前我区水务工作以及国内外水务工作的思路,贯彻市局提出的"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建设、安全供水、防汛以及节约用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水务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引黄济津应急输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程概况2000年10月,为解决天津市饮用水源紧张的问题,国家实施了引黄济津应急输水工程。该工程从黄河位山闸引水100m3/s,经位山三干渠、穿卫枢纽、位临干渠、清凉江,通过清南连接渠进入南运河,输水至九宣闸供天津市饮用。工程全长384km。工程自2000年10月位山闸开启至2001年2月关闸,黄河位山闸累计供水8.66亿m3,历时112天,天津市九宣闸收水4.0亿m3。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各断面水质均能达到地面水Ⅲ类标准,大部分时段水质都能稳定在Ⅱ类,满足了生活用水要求。2水质评价水质评价参…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水管理 保障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水安全的形势和特点,保障水安全不仅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水安全的工程基础,还必须特别注重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着手,切实强化水管理,为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一、水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①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水法》的制定(1978--1988)。这一阶段处于多龙治水、水资源管理无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量供需矛盾以及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预测城市再生水需求是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区域水资源需求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城市杂用、河道补水、农林灌溉等4大领域的水量和水质需求特点,提出考虑水质与水价的分领域再生水需求预测技术框架。首先考虑水质影响,引入再生水可替代率指标,分析水资源需求总量中可由再生水供给的水量;其次,考虑自主定价模式下再生水价格对用户需求的影响,建立“补贴-价格-需求”模型,计算不同补贴情景下区域再生水的需求量;最后,应用于宿迁市中心城市。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0年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要求下,采用中等补贴情景能在有效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同时兼顾政府财政压力,再生水需求量分别可达10 095×104和13 387×104 m3。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再生水需求量预测的理论方法,也为宿迁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各供水目标将由现在的当地水供水转变为引江水、地下水、地表水多水源供水的格局,因引江水年内年际来水的不均匀性,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引江水的同时,为保证各供水目标的供水保证率,需要研究当地水对引江水进行补偿调节的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8.
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诸多。正确理解现代水利的内涵对水利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而得出搞好现代水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水价改革全面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较“九五”有较大提高,水费的计收、使用管理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特别是末级渠系的水价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增强了水利投融资能力,“十一五”期间,水价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从引滦工程体系建设看科学调水化解水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勤农 《中国水利》2009,(14):19-20
一、20世纪70年代后京津唐秦地区水资源状况 京津唐秦地区是我国首都所在地.又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1965年以来,海河流域从丰水期向枯水期转变.可供水量衰减,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加上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加,特别是1970年以后,京津唐秦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