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2.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事关发展安全大事、中国国际形象及治理能力考验,需要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碳中和法治体系实现制度保障、积极推进及严格落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碳中和法治体系,宏观价值层面,结合中国国情正确处理目标与现实、发展与减排、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外、鼓励与惩戒五大关系;微观实践层面,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作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3.
从火电企业碳排放管理关键点出发,分析目前火电企业碳排放管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加强数据精益化管理、准确定位碳达峰等应对碳市场交易的具体措施,从而降低参与碳交易的风险,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4.
5.
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背景下,电动汽车的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为研究电动汽车对碳排放的影响,首先分析电动汽车规模、区域能源构成及车网互动技术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然后根据清洁能源发展规律构建区域清洁能源发展路径;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考虑清洁化能源变化下,电动汽车入网对区域碳排放演化的动力学反馈模型.最后,以中国西南某城市的数据为例进行动力学演化仿真,其中以电动汽车的发展规模及清洁能源的发展路径为主要变量,分析多种场景下电动汽车入网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此外,还通过灵敏度试验验证电动汽车入网具有一定的碳减排效益.上述仿真结果表明,清洁能源的发展对碳减排的影响最显著,且电动汽车车网互动技术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6.
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重约束与任务分摊下,对各省份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进行有效测算和驱 动因素分解有助于地区和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因此,基于 2000—2018 年中国 30 个省 份的数据,采用表面能源消费量估算法对各省市(市、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进行了测算,从时间 与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演变趋势,并且基于 LMDI 模型对中国碳排放总 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显示:2018 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为 1 257 001.95 万 t,碳排放强 度为 1.05 t/ 千美元。2000—2018 年,中国碳排放量均值排名前三位的是山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排名末 三位的是北京市、海南省和青海省;碳排放强度均值排名前三位的是山西省、贵州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排 名末三位的是广东省、海南省和福建省。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是中国实现碳减排的最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 与人口增长则会导致碳排放总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中国地面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0多个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全球气候模式,在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和SRES B1、A1B和A2 3种排放情景下进行数值集合分析,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大陆的气温变化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21世纪,中国大陆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至2099年平均增温范围为2.5~4.9℃,高于全球平均值.冬季升温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年较差呈减小趋势.21世纪前期,变暖预估值受排放情景假设或模式敏感性的影响较小,不同排放情景和不同模式之间的预估结果一致,中国大陆平均增温范围为0.88~0.92 ℃,21世纪中期以后这种差异逐渐增大,增暖范围为2.44~4.28 ℃.相对于1980-1999年平均气候场,中国大陆平均升温值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达到2 ℃,此后,A1B及A2情景下中国大陆气温快速升高,在21世纪60年代末达到或超过3 °,但区域差异明显,升温值达2 ℃的时间由北至南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相差10~30 a,东北、西北地区将成为未来受气温升高影响最为敏感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农业作为N2O重要的排放源,厘清农业系统N2O排放对“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种植业、养殖业数据,估算了农业系统N2O排放量,并利用泰尔指数(Theil index)探求了中国大陆4大板块和8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性,对主粮低碳化生产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农业系统N2O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2000—2015年是上升阶段,从69.98万t增加到86.01万t, 2016—2019年为下降阶段,2019年农业系统N2O排放量为76.43万t.2)分省农业系统N2O排放量差异显著,2019年农业系统N2O排放量最少的是北京(0.056万t),最多的是河南(5.69万t);集中趋势更为凸显,广西、河南、江苏等排放量较多.3)省域之间、区域之间农业系统N2O排放量差异呈现多样性变化,如省域差异前期先扩大后缩小,2009年以来表现平稳,8大区域中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大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弹性分析法对多产品生产系统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到了生产力弹性矩阵E和技术经济弹性ε这两个结果,并利用这两个结果对该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利用Lagarange乘数法对该系统的生产要素投入进行优化配置分析。  相似文献   

10.
视觉艺术生产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生产,其生产系统要素及其要素特征会随时代的变化发生一些改变。本文通过对今天当代艺术创作现象和作品样态的分析,就当代中国艺术生产系统的要素及要素特征做了相应的归纳,以期为把握现实的艺术现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趋势下,电力系统将从“源随荷动”的确定性电量平衡向源-网-荷-储多元协同概率性电量平衡过渡,从机械电磁设备为主的高转动惯量系统向电力电子器件为主的低转动惯量系统演化,势必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多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成效及国家碳排放现状,阐述了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对于“双碳”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从安全运行、可靠供电、经济高效以及数智转型四个层面论述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并从稳定问题复杂化、防控措施待强化、灵活资源多样化、运行方式灵活化、供电需求品质化、市场机制多元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生态数字化、运营管控智能化九个方面梳理总结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将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将在发电侧利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降低发电碳排放,用电侧推动电气化转型以减少传统终端用能过程碳排放两个方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迫切需要统筹考虑四个层面的问题:①安全运行是根本前提,由于新型电力系统动态特性改变及演化机理不明,不仅需要解决各类新型稳定性问题,也要应对电压、频率支撑不足,应对措施不完善的严峻挑战。②可靠供电是核心目标,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间歇性所带来的电力电量平衡问题,需要让更多的灵活性资源参与到电力系统功率平衡调节中,同时还需要统筹调度系统各环节的灵活性资源,保障电力系统可靠、高品质供电。③经济高效是必然要求,当下缺乏合理的电力市场机制与碳市场机制作为提高系统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我国在源网荷储各方面的能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④数智转型是关键支撑,电力业务亟需通过数字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改造生产及管理模式,“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实际应用同样面临诸多挑战。 规划、设计、建设、运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结合新理论、新技术、新市场、新政策,研究系统安全运行中的稳定机理与防控措施,挖掘系统灵活性资源并维持系统可靠供电,设计合理的电力市场与碳市场机制,不断提高能源生产-传输-存储-转换-消费等环节的效率,朝着高碳电力系统向深度低碳或零碳电力系统过渡的目标持续迈进。  相似文献   

12.
计及节能减排要求的大规模电力系统长期发电计划的制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节能减排问题在国际和国内逐步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在制定长期发电计划时考虑节能减排要求效果会更为显著,也更容易达到目标。同时,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发展了电力市场环境下大规模电力系统长期发电计划模型,计及了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约束、以及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公司的策略性报价和发电机组检修约束等。最后,对一个大规模实际电力系统的计算表明,所发展的模型和方法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且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A cradle-to-gate life cycle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to calculate the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such as CO2, CH4, CF4 and C2F6 emissions, based on statistic data of Chinese aluminum industry of the year 2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HG emissions for 1 t primary aluminum production was 21.6 t CO2 equivalent which is 70% higher than that of worldwide average level of the year 2000. The main contributors of emission were the alumina refining and aluminum smelting process accounting for 72% and 22% in accumulative emission,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process technologies for primary aluminum production and the ‘target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s-reducing’ of Chinese government, the reduction potential of the GHG emissions for alumina and aluminum production were estim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a aluminum industry would achieve the target of reducing about 25% GHG emissions by the end of 2010.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525413),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Grant No. 2007CB613706), and 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o. 2081001)  相似文献   

14.
我国燃煤发电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燃煤机组的发展现状,并在借鉴"十一五"电力节能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燃煤发电发展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税收政策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税收政策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在分析当前中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挖掘中国节能减排难题的根源,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宏观角度提出调整中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建议:建立绿色财政收入核算体系,解决企业收益与成本计算不对等问题,缓解人口压力,改善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等5个中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值为基础数据,运用脱钩模型计算,从节能、减排等比较分析这5个省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联动情况。研究发现:在节能方面,辽宁、湖北比其他3省好,多数阶段处于弱脱钩、强脱钩状态;在减排方面,5省基本都较差,处于扩张连续状态。各省碳排放量大小与各省自身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能源生产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排放量,产业结构与优势产业类型对地区碳排放量有较大影响,运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能够明显的减轻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Rough set theory[1, 2], developed by professorPawlak, was conceived as a valid mathematical theoryto deal with inexact, uncertain or vague knowledge inmany applicants such as data mining, machine learningand decision support.Although rough set theory, using the concept of in-discernibility relation as its basic principle, provides aformal theoretical mechanism and a series of tools onknowledge reduction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roughset algebra, researchers realize that rough set theory is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方红壤山边沟果园套种日本草适应性的研究,发现新开山边沟果园4月套种日本草扦插苗当年的6月分萌数可达6条,8月可达16条,第二年的7月能达11.4条;当年6月干草量可达5 308 kg/hm2,8月达8 523 kg/hm2,比套种百喜草分别低2.61%、13.78%,种植第二年7月达17 333 kg/hm2,比百喜草增加8.33%;当年6月草层厚度可达25 cm,比百喜草低19.35%,当年8月达49 cm,种植第二年7月达46 cm,分别比百喜草高6.52%、2.2%;当年6月覆盖率可达55%,比百喜草低15.38%,当年8月达100%,比百喜草高2.04%,种植第二年7月与百喜草一样达100%;套种日本草当年土壤流失率比裸地减少79.41%,同时能有效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测量减灾工程对农业生产产出的影响,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和计量模型方法,对农业生产系统中除涝、灌溉、堤防、水库等指标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形成指标关联度评估,同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将各指标数据纳入回归分析中,完成了除涝等指标对农业生产产出影响的定量评价.实证研究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减灾工程作用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除涝面积、灌溉面积、堤防长度、盐碱地改良面积、水库容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扩大除涝面积、修建水库、增加堤防长度增加了农业生产总值,其中除涝对增加农业产值的效用最大,自然灾害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大减灾工程投入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