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25)
情绪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主观体验,这些从姿态、面部、语调等方面体现出的情绪,都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管理和约束方面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可以化积极情绪为力量,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都应该保持积极的情绪,正确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36)
<正>在平时的作文或考试中,教师或命题人如果只是单一地给出指令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并且命题形式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可以寓教于乐,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创设生活情境、转变课堂教学形式等。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爱写作文,对写作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1)
特质情绪智力作为情绪智力的分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特质情绪智力高低对教师教学效果、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参与度、师生互动等有较大影响。研究特质情绪智力在教师角色中的运用,分析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特质情绪智力的原因及结果,探讨促进教师特质情绪智力的策略,有助于提升特质情绪智力在教育中的应用实效。提升教师特质情绪智力的策略主要包括:情绪性能力提升策略、自我控制能力提升策略、社交性能力提升策略与幸福感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随着校园人文关怀的深入开展,学生情绪问题的处理在学生管理中已成为重中之重。高校茶道文化将"事茶"与"情绪管理"相结合,让情绪的变化有了载体,学生在识茶、泡茶、品茶的体验中,舒缓怡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并最终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2)
<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力强,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原有教学资源(图片、录音、录像等),依托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巩固和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大部分学生缺少自控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从而产生情绪变化。小学教师必须要时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情绪状况,对于学生存在的消极情绪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从几方面探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希冀有效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7.
当前,技校的老师都感到课堂难以驾驭,技校生越来越难以教育与管理,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存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学生的厌学情绪会影响班级或学校良好学气的形成和教学秩序的稳定。如何正视和处理学生厌学,应该在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3)
为了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更加重视学习情绪的管理,通过做好学习情绪管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绪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创设形象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心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把精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在课堂学习内容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联系生活、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设问激疑、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8)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采取有效的管理必将使其受益一生,而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则需要注重"情绪"与"理性"的渗透,文章从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情绪"与"理性"着手,深入探究了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