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30)
魏晋时期,哲学上玄学盛行,崇尚思辨,《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所作的一部划时代的音乐美学论著,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盛誉该文是师心独见,锋颖精密。《声论》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进一步关注了人的自然之性,注重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正古魏晋乃乱世,却是精神极自由的时代。玄心洞见、率真洒脱,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即诞生于此。最有意思的是"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酣饮醉谈,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晋书·嵇康传》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0)
<正>越名教而非自然——读任颐《竹林雅集图》远去的历史带走了过往的记忆,如果不能穿越时光隧道,你将无法看到岁月的真相;反之,还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吗?"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223—262)的主张,也一度成为魏晋时期包括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共同的精神标志、行为状态。他们七人常聚在当时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云台山的竹林之下,纵意所如,优游遐栖,世谓"竹林七贤"。然而,在当今说起"竹林七贤",看到他们反差那么强烈的命运遭遇,对其中所谓的"贤者"还会认同吗?  相似文献   

4.
严敏 《华中建筑》2020,38(6):131-134
《庄子》中提出人籁、地籁、天籁"三籁之说",结合现代声景理念,挖掘庄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声景理念,探讨声景的类型、构成与特点。重点分析"咸池之乐"的声景营造的递进过程,得出庄子哲学中"听者要有‘听之以气’的道化体验,而环境要遵循‘法天贵真’的美学法则,声音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这一"天籁之音"声景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期对传统造园及现代声景研究给予一定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3)
嵇康美学是历史的产物,是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思想解放的一个民族文化产品。嵇康在音乐、诗文、人生等各方面的美学思想,为魏晋士人的思想解放开辟了广阔的精神领域,文学艺术逐渐摆脱了政治的附庸而获得独立发展,对于当下的美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
音乐以声音为载体,通过声音的外在表现形式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当声音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时,音乐就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手段。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把音乐作为一种符号,并将其置入文化背景中阐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声景是由那些在声景环境中穿行居住的人所创造、塑造和聆听的。"声音漫步"是声景研究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受到多学科(音乐艺术、声音生态学、社会学等)的影响。"声音漫步"通过步行来探索一个城市区域,倾听和记录所有听到的声音,思考它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与意义,提高人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知觉关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城市声景的文化、政治、社会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0)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道德的呼唤,离不开情感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要借助情感去撞击,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育正可为德育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134-135
幼儿园中的五大领域包括艺术、语言、健康、科学和社会。音乐无疑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音乐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可以促进幼儿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的发展,对幼儿情绪情感的陶冶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还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良好的个性。本文主要对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内涵做出解释,分析当前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对幼儿音乐教育培养的策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正>201 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中国音协新兴音乐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音教工委")对新兴音乐教育群体的服务与引导,充分发挥其在音乐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音教工委启动了"我和我的祖国"——2019中国音协新兴音乐群体百场音乐公益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8)
在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面临着的是流行音乐充斥着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局面。而流行音乐之中精华与糟粕俱存,流行音乐进入音乐课堂教学又是势在必然。教育者应尝试着在教学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流行音乐进入音乐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为音乐课增添色彩。如何把有利的流行元素引进教学,把不健康的元素赶出课堂,做到取之精华,弃其糟粕呢?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与音乐的联系可谓是一种经典。许多现代建筑师可能认为这种联系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过于经典。但这并非UNStudio的建筑师的看法。尽管大楼的样貌从最初到现在经历了相当多的改变,但构成这座建筑的基本元素和整体结构的两大主题却一直保持不变。第一个设计主题我们称其为"弹簧结构",此主题承载了建筑与音乐之间隐含的关联。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拉长且拥有不同直径尺度的弹簧,可以拉长、可以压扁,  相似文献   

13.
Pop Music     
《Planning》2015,(21)
<正>Do you like pop music?I like it very much.Which pop star do you like best?I like Jay Chou.Though he is not handsome,but1he sings very well.I think he is one of the best singers in China.Many singers are very beautiful,but they do not sing well,so I don’t like them.If a singer sings very well,he or she will have a lot of fans,even though he or she is not  相似文献   

14.
这个名为“Animal Music”的音乐录音办公室位于阿根廷,格调清新与自然环境无限结合。不同于大型写字楼的办公空间,白天充分沐浴天光的照射,空间小而温暖就像置身家中一样,可以阅读、聊天、休息和交流厨艺等。这是未来小型办公室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5.
音乐剧院     
音乐和建筑的关系密不可分.最经典的可能是当代建筑师的思想.但这不是我们的观点,UNStudio喜欢改变经典.音响空间的主题,Le Corbusier和Xenakis尽可能挖掘了其潜力,今天来讲,仍然有迷人的主题和难以置信的潜能.由于MUMUTH剧场属于格拉茨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因此也是年轻的音乐家接受表演和音乐艺术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它更适合让建筑传达出这是音乐居住的地方这样一个理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5)
Different language structur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formed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Different influences have also produced different forms of music. The musical form reflects the way the locals think.  相似文献   

17.
音体 为了强调音乐的空灵的特质,指挥台及座位都悬起,就如一只气球飘落于音体之上.这样,在指挥台下留下大量的空间与座位.音乐厅内部的装饰,状如一个多面的嵌入式气球,以使各种乐器的声音的传送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David Littlefield describes how Tim Ronalds – the architect of the much-loved, restored Hackney Empire in London and the Landmark theatre in Ilfracombe, Devon – has, on a very tight budget, satisfied the ambitions of both the Watford Grammar School for Boys and the county council for a regional music centre.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我的音乐盒     
《Planning》2015,(39)
<正>My favorite thing from childhood is my music box.I like the music box very much because its music sounds very beautiful.It’s special to me.My mother gave it for me as my birthday gift when I was nine years old.When I was a kid,my mother went to Shenzhen for work.I stayed at countryside with my grandparents.I missed my mother very much."I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9)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