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RLA蓄电池的热失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雄俊 《蓄电池》2005,42(4):165-167
对VRLA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热失控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验证了一些条件对发生热失控的影响大小。试验表明:高温下浮充电压过高是某些移动通信基站用VRLA蓄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状况的可靠判断,避免因电池过充热失控导致储能电站火灾,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电池过充热失控过程,研究热失控过程中产物情况。同时融合电池本体参数情况提出一种电池热失控判断方法,并分析论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电池泄压阀开启30 s后环境中会产生大量粒径范围在0~0.3μm的固态粒子产物,且融合热失控产物和电池本体参数的热失控判断方法在实践中具备一定的优势性。  相似文献   

3.
电池故障是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的主要威胁之一,开发一种算法预测汽车电池是否以及何时发生热失控,以便及时发送高温预警信息成为迫切需要.热失控的原因复杂而又多面,热失控或触发于动力电池内部,也可由外力触发,通过单纯的物理模型做出精确的预测较为困难.因此,构建了一种集成的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分别考虑电压和温度、异常电流、单电池一致...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旨在探究电池间距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的影响,并确定无法引发电池热失控的最小电池间距,同时研究不同液氮喷射方式对热失控传播的阻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电池间距对热失控的传播有显著影响。当间距达到4 mm时,热失控基本无法传播。各种液氮喷射方式都能有效阻断热失控传播,但直接喷射热失控电池是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张明杰  张坚  杨凯  刘皓  耿萌萌 《电源技术》2020,(11):1583-1586+1621
利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平台进行不同荷电状态(SOC)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实验,分别将热失控前后的电池拆解,利用氧弹量热仪测量各部分的燃烧热值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加权计算的方法得到电池热失控前后的能量,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结果表明,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过程释放的能量与SOC成正相关关系,满电态20 Ah软包磷酸铁锂电池在热失控时释放的能量最大,可达2 342 kJ。  相似文献   

7.
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热失控及灭火是大规模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分别以单个磷酸铁锂电池模组和簇级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为试验对象,在恒流过充方式下研究单个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与簇级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热失控特性,并使用细水雾作为灭火剂,研究细水雾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灭火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簇级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燃烧后温度急剧上升,18 s内温升速率达42.74℃/s,温度峰值近1000℃,明显高于单个模组的峰值温度(600℃);细水雾持续喷洒100 s后,2组试验模组温度迅速降低,明火完全扑灭无复燃,灭火效果极佳。试验结果可为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安全和消防提供有效的理论与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以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模组(8.8 kW·h, 25.6 V,344 A·h)为研究对象,进行3次不同倍率(0.4C,0.5C,1C)的恒流过充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充电倍率条件下的过充热失控特性,并辅以starccm+软件进行热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电池模组在额定充电倍率0.5C(172 A)和1C(344 A)下持续过充会发生起火,起火时间随着充电倍率增加而减少;充电倍率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过充行为特性影响较大,随着充电倍率的增加,热失控最高温度和峰值电压升高,过充测试时间随着充电倍率的升高而降低;不同充电倍率条件下,电池安全阀首次打开时的电压均为1.7倍额定电压,可以进一步研究以作为电池热失控预警参数。文中研究成果可为规模化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研究和电池管理系统(BMS)对过充故障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雍加望  朱福临  冯能莲 《电池》2023,(2):155-159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副反应机理方程和热传导机理方程,搭建由7只容量为4.5 Ah的21700型锂离子电池组成的蜂巢式电池模组,研究电池在加热条件下的热失控扩散情况。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7%以内。利用蜂巢式电池模组研究冷却液温度、流速对电池热失控扩散行为的影响。当模组中的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冷却液的温度越高,模组发生热失控扩散的时间越早;冷却液的温度越低,抑制电池模组热失控传播所需的冷却液流速越小。  相似文献   

10.
宁凡雨  刘逸骏  谭立志  王松蕊  刘兴江 《电源技术》2020,(8):1102-1104+1190
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拟方法,对LiCoO2/石墨和LiNi1/3Co1/3Mn1/3O2/石墨电池的热失控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测试电池材料的热性质并对其热反应参数进行拟合,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热模型。模拟得到了电池热失控过程的温度变化和材料热反应情况,预测了电池热失控温度并揭示了热失控机理。该模拟结果与电池热失控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本工作的模拟方法有望应用于其他锂离子电池体系,对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预警和安全性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斯航  王世杰  刘洋  张英 《电池》2022,52(1):96-100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在概述电池热失控滥用工况及诱发机制的基础上,总结电池在宽温域内可能出现的性能衰退、失效形式和热失控风险,并提出电池在低温、正常温度和高温等环境下工作的保障措施,以促进锂离子电池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崔潇丹  丛晓民  赵林双 《电池》2021,51(4):407-411
综述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情况和产气机理,并归纳总结热失控气体危险性研究进展.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主要成分为CO2、CO、H2和碳氢化合物;燃爆危险性因素主要为爆炸极限、爆炸超压及层流火焰速度等.电池的材料种类、荷电状态(SOC)和温度等因素均会对产气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热失控气体的危险程度.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产生气体的...  相似文献   

13.
热失控是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常见失效模式之一。本文对过充电期间的热效应进行了量化计算,直观地论述了热失控现象发生的原理,并研究了循环次数、环境温度和充电电压对热失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避免热失控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软包三元和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了热失控扩展试验研究。采集电池电压、温度等特征参数,研究锂离子电池在加热触发热失控时的特点及热失控在锂离子电池间传播的特征。对比两款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热失控扩展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时释放能量速度快,释放能量集中,更容易发生热失控扩展。  相似文献   

15.
热失控现象是VRLA电池常见的失效模式之一,特别对于环境恶劣的场合。本文通过分析热失控现象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措施,能有效地提高电池抗热失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原理,论述了热失控产生的原因。讨论如何预防热失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阀控铅酸蓄电池的热失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成 《蓄电池》2003,40(3):134-136
综述了阀控铅酸蓄电池热失控的成因及其对策。为避免热失控,文中总结了采取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电池的使用维护、温度控制,以及在负极铅膏中、电解液及铅粉中添加各种添加剂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文中针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研究展开了全面综述.首先概述了电池在不同原因下引发的热失控,其中电池内部短路以及电池过充电是引发热失控的主要原因.同时重点总结了电池的整个热失控过程,包括单体电池的热失控机理以及热失控在电池组内的扩散...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波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热失控"现象,众多学者提出了提出了避免"热失控"的控制方法。从微波传输线出发,根据广义传输线理论,利用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分布关系,推导出微波谐振腔内电磁场幅值和相位间的关系。由于驻波节点和腹点呈周期性分布,提出一种运动加热模型。仿真计算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改变微波谐振腔径向的尺寸,使得谐振腔内的电磁场驻波节点、腹点的分布发生改变,使温度场分布更均匀,这对于解决"热失控"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电池是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储能系统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火灾特性尚未厘清,严重制约了此类储能设施消防控灭火手段的应用和储能行业的安全发展。通过储能系统用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实验、量热实验和热扩展实验,研究了电池单体热失控和电池模组热扩展的发展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储能系统用三元锂离子电池在热失控后会直接起火燃烧,释放出大量可燃气体,燃爆剧烈,会形成持续的喷射火,电池单体热失控容易触发相邻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形成链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