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氰化尾渣清洁混选技术、选矿废水净化处理回用技术、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应用、有机结合与相互匹配,提高了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选矿废水和尾矿的零排放,彻底消除了废水和尾矿对环境的影响,做到了,选矿过程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铅锌硫化矿浮选生产工艺,提出采用清洁分选技术提高硫化矿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简化浮选流程、节省成本的目的;还提出了对选矿废水采用直接回用与适度净化处理后再回用的方法,并对选矿尾矿进行综合利用与回填,实现了废水和尾矿废渣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3.
邱振忠  蔡振波  卢琳 《现代矿业》2016,32(9):222-224
介绍了河池某公司废水、废渣的排放现状及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公司通过集成资源综合高效回收技术、尾矿废渣高效除害技术、固体废物短流程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开发出了可处理贫矿、历史存留采矿废石、尾矿库老尾矿的选矿工艺流程,并建成了一条尾矿除害脱水生产线和一套选冶性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实现了地面采矿废渣消失、选矿尾矿用于制作水泥、采选冶废水进入流程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消除了采选废渣堆存造成的淋溶水及采选冶废水对环境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滑石选矿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胜芝  尹泰安 《非金属矿》1996,(1):30-31,22
本文主要论及广西龙胜鸡爪滑石矿对选矿废水的综合治理。选矿废水净化处理、循环使用,综合回收率粒滑石和尾矿,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CJ改性前后大洋富钴结壳选矿尾矿对废水中Pb^2 离子的吸附行为,讨论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废水初始浓度、废水初始pH值等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J改性大洋富钴结壳选矿尾矿对Pb^2 的吸附作用优于未改性尾矿,且吸附后废水中残留Pb^2 浓度为0.44mg/L,达国家规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吸附符合Langrnuir方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酒钢选矿过程中存在的部分设备老化、铁矿物回收率低、尾矿铁品位高、伴生有用成分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尾矿利用率低等问题, 从选矿技术和设备发展方向对酒钢选矿工艺流程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会泽铅锌矿选矿废水产生量大,且含多种有害物质,其治理及回用难度极大。针对选矿废水的来源及特性,在生产实践及技术改造过程中,逐步构建形成了一套具有和谐互补模式的选矿废水治理和回用技术,包括源头控制改善选矿废水、过程消减利用选矿废水、末端处理回用选矿废水,实现了选矿废水厂内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零外排,且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与之相关的先进技术及成功生产经验,可为类似金属矿山选矿厂治理选矿废水推进选矿清洁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钨矿在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污染物,钨矿选矿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水玻璃、固体悬浮物和COD(化学需氧量)等,钨冶炼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有COD、氨氮、氟化物、磷和砷等,因此钨矿选冶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其中,COD是钨矿选冶废水中很难去除的污染物,其来源于废水中残留的脂肪酸盐或羟肟酸盐浮选药剂。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结合钨矿选矿和冶炼常用流程,对钨矿选冶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影响废水循环利用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对于钨矿选矿废水,原浆混凝技术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从源头降低尾矿水的COD,应考虑推广应用;同时,应大力发展钨矿选矿厂内各种中矿精矿浓密机溢流水、精矿干燥脱水返回至原浮选流程的实践,此举对原流程浮选指标影响最小,且可节约浮选药剂。对于钨冶炼废水,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势必要采用组合工艺处理,而电化学技术由于管理运行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而有望成为钨冶炼废水处理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9.
龙桥铁矿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形成"高效采矿(高回采率、低贫化率、贫富兼采)—选矿(高回收率、伴生元素回收)—选矿尾矿再回收利用(干抛尾矿再选、尾矿制砖)—井下水、废水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的矿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广西武宣县锰锌矿有两座铅锌浮选厂。选矿厂废水量大、杂质多,多年来选矿废水在尾矿池自然净化后向外排放,污染环境。因此,1988年5月,我矿选矿厂用自然净化法处理选矿废水,并循环使用于选矿,取得了节水、节电、节药、提高选矿回收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显著效果。 (一)废水水质武宣县锰锌矿选矿厂是生产铅锌精矿的浮选厂,日处理能力600吨,选矿废水日产量2700多吨,这些废水不但浊度高,而且含有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某锂辉石矿浮选废水回用至生产流程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案,对清水和浮选废水进行水质分析,在实验室进行浮选废水回用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浮选尾矿不处理的浮选废水,回用前用硫酸调整pH值至中性范围,一定程度可减轻回水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回水不进行处理,通过调整和优化浮选药剂制度,可提高锂辉石矿的浮选指标,且效果优于调整回水pH...  相似文献   

12.
尾矿回水中的几种离子对铁正浮选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两个分别应用正、反浮选流程的铁选矿厂的尾矿和电厂灰渣及灰渣水排放至同一尾矿库,尾矿水退回到选厂再利用。研究了尾矿回水中所含的钙、镁、硫酸根、氟离子和砷对铁矿石正浮选的影响,钙和硫酸根离子的影响较大,镁离子和砷的影响次之,氟离子基本无影响。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浮选药剂用量,尽量避免过剩,从而减少尾矿回水对浮选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云南某铂钯矿酸浸除镁及浸出液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某地铂钯矿是迄今已探明的中国最大的铂族金属矿床。但由于其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非常复杂而仍未能进行有效开发利用。本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有效处理该矿石的方案 ,即用稀硫酸浸出原矿大大降低其 Mg O含量 ,浸渣用简单流程少量药剂浮选就可获得极低 Mg O含量(<3% )的优质铂、钯精矿。溶解进入浸出液中的 Fe、Mg可综合回收制备铁红及达国标 (GB90 0 4 -88)优等级轻质氧化镁等产品。浮选尾矿还可制备多孔硅等产品 ,整个工艺不排放固体废弃物和废气。因此 ,可望利用该工艺将云南某地铂钯矿建成绿色矿冶工程并实现整个资源的综合利用。整个工艺经济效益大大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4.
浮选精煤粒度过细会造成浮选消泡困难、浮选精煤水分高等问题,而合理的向浮选精煤中掺入粗颗粒,改善其粒度组成,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试验论证了浮选精煤掺粗有利于浮选精煤消泡,并可有效降低浮选精煤水。  相似文献   

15.
反渗透处理尾矿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废水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在我国将反渗透工艺应用于尾矿废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实例并不多。介绍了反渗透系统工艺流程和主要试验设备,说明了反渗透膜对主要离子的去除效果以及膜的污染等方面问题,为今后将反渗透工艺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河东金矿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了调查,查明了河东金矿废水的种类和流量,对不同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用河东金矿的矿石试样,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废水对河东金矿浮选过程的影响,查明了不同废水的影响程度。对有影响的废水用重力沉降法进行处理,得出了三种废水的沉降曲线,并用沉降后的水再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经沉降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后基本可以消除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按沉降曲线设计了井下水和精矿水的沉淀池,按设计的沉淀池施工运行后可以使河东金矿的废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可以使河东金矿不再向环境排放废水,是一项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工作,同时为类似的矿山废水的回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德兴铜矿矿山酸性废水中sO24-含量大,如采用常规的石灰中和法,中和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钙结垢严重,给工艺运行造成很多困难.利用选矿生产中产生的尾矿溢流液,采用二段中和工艺,在pH4的酸性条件下,充分发挥尾矿溢流液中碳酸钙的碱度中和酸性废水,不但节省石灰碱性药剂,而且达到了矿山酸、碱废水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代号为MAC-10的选矿药剂进行了GC-MS成分分析,发现有大量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内分泌污染物存在,这在有色矿山人为药剂污染类型上还不多见。对尾矿浆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分布测定表明:59.9%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存在尾矿水中,随尾矿水迁移而形成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浮选中煤表面的疏水性同时将废油脂"变废为宝",采用废油脂与甲醇、乙醇催化反应,通过不同反应时间制备出系列生物捕收剂(Bio-flotation collector,简称BFC)。BFC样品中的主要组分由气质联用(GC-MS)分析、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BFC中有机官能团,同时BFC样品的组分含量由气相色谱检测,BFC的捕收效果采用屯兰2~#煤的单元浮选试验考察。结果显示:BFC分子结构中主要含有甲酯、乙酯,而且还含羟基、酯基(其可形成氢键)、脂肪酸。在浮选试验中,BFC表现出了良好的捕收性能,其捕收选择性高,可使精煤灰分降到9.27%,而尾煤灰分高达76.37%。而且BFC具有耗量低的特点,在与煤油相同Ee的情况下,BFC用量低至0.75 kg/t,低于煤油3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