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力学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变动力学因素进行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煤泥水絮凝沉降的动力作用机理,由此得出:动力学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很大,实际生产中通过改进加药制度、混合絮凝设施等因素,可以提高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效果,改善循环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综合流场环境因素,研究了凝聚剂和絮凝剂的药剂用量、流场类型、流场能量输入和药剂作用时间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确定出煤泥水絮凝沉降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流场类型流场能量输入药剂用量药剂作用时间;流场类型和流场能量输入是决定煤泥水沉降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径流式流场比轴流式流场、混流式流场更有利于煤泥水絮凝沉降,当径流式叶轮转速为400 r/min时,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3.
太原选煤厂难沉降煤泥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原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浓缩澄清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了絮凝沉降和凝聚-絮凝沉降对该厂煤泥水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絮凝沉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考察了药剂用量、流体剪切条件、沉降方式、煤泥水浓度和剪切方式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具有较好的絮凝沉降能力,对高浓度细粒煤泥水的絮凝沉降主要是包裹作用机理;剪切条件至关重要,弱强度条件下剪切1 m in,可获得较高的清水分离率和较好的絮凝沉降效果,斜板沉降比垂直沉降清水分离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5.
以煤泥水为絮凝对象,研究了煤泥水浓度、絮凝剂用量及p H值对圆褐固氮菌所产絮凝剂GSY-9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剂GSY-9对高浓度煤泥水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当煤泥水浓度为30g/L,絮凝剂用量为80mg/L时,煤泥水絮凝率可达82.93%;p H值在2.0~8.0范围内,其具有良好的絮凝活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絮凝剂GSY-9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煤泥伴生矿物悬浮液絮凝实验表明絮凝剂GSY-9对三种矿物的絮凝效果为高岭土伊利石石英;在矿物表面吸附率测定进一步验证了其对高岭土和伊利石的絮凝效果远优于石英。Zeta电位测定表明絮凝剂GSY-9分子带负电,与三种矿物的絮凝作用不是以电中和机理为主,而是以吸附架桥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酱油曲霉絮凝煤泥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购买的酱油曲霉进行活化,研究其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酱油曲霉对煤泥水有很好的絮凝效果,菌体培养72 h时制成的絮凝剂即破碎离心上清液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最好.当加药量为1.5%,助凝剂CaCl2用量为0.2 g/L时,煤泥水的絮凝率可达90.76%.说明微生物絮凝剂对煤泥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煤泥水处理都是选煤厂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煤泥水的理化性质入手,分析了影响煤泥水絮凝沉降的主要因素、机理,指出了提高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措施及注意事项,为煤泥水性质分析、处理给出了建议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粉煤灰基无机絮凝剂不同影响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程度,以自制絮凝剂为研究对象,通过絮凝沉降试验分析煤泥水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p H值、絮凝剂用量对其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试验条件下,搅拌速度为50 r/min、搅拌时间为2 min、煤泥水温度为30℃、p H值为9、絮凝剂用量为1 000 mg/L时,煤泥水絮凝效果最好,浊度为150 NTU。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解决选煤厂在洗煤过程中煤泥水浓度相对高的问题,针对煤泥水自身特性以及凝结与絮凝过程中具体影响因素,在煤泥水絮凝处理过程中通过利用有机以及无机絮凝剂相互配合,能够确保煤泥水达到更加理想的絮凝效果。此次研究为选煤厂的煤泥处理工作提供了有效处理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煤泥水中煤泥性质及矿物组成,研究了该煤泥水的自然沉降特性,并采用絮凝沉降试验方法研究了沉降药剂种类、药剂用量、药剂比例和煤泥水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沉降条件下,五虎山选煤厂煤泥水沉降速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沉降;在絮凝沉降条件下,常规聚丙烯酰胺对煤泥的沉降效果受pH值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沉降效果较差;采用新型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絮凝剂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凝聚剂复合药剂作为煤泥水的沉降药剂,可优化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环境,改善沉降效果,且该复合药剂最佳用量为184.67 g/t,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最佳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11.
利用白腐真菌作为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研究微生物絮凝剂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初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对煤泥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系统研究聚丙烯酰胺助滤效果的基础上,为强化微细粒煤泥的过滤脱水行为,提出了基于表面力作用的两步絮凝(剪切絮凝+高分子絮凝)技术。研究表明,两步絮凝技术能显著改善微细粒煤泥的过滤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海旺 《煤炭技术》2014,33(12):324-326
对煤泥水絮凝沉降在多种条件下做了详尽的分析,得出煤泥水絮凝沉降的关键是煤泥颗粒与絮凝药剂的充分结合。通过对在不同搅拌槽下的煤泥水絮凝沉降情况进行研究,在试验中分别找出最佳絮凝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任楼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皖北任楼煤矿选煤厂煤泥水难以絮凝的现状,分析研究了煤泥水性质,并选用不同凝聚剂与絮凝剂进行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煤泥水中含有较多黏土类矿物,细粒煤泥含量高,采用质量浓度为200 g/m3石膏,15 g/m3聚丙烯酰胺的联合加药制度,对质量浓度为90 g/L的煤泥水有显著沉降效果,初始沉降速度可达7.8 cm/min.  相似文献   

15.
煤泥水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望峰岗选煤厂的煤泥水性质特点,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及XRD检测,根据微生物絮凝剂结构和组成,建立了絮凝剂对煤泥水絮凝作用模型,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在煤泥水中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煤泥水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煤泥水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赵建光  谢青海 《煤炭技术》2012,31(10):118-119
煤炭行业的洗煤废水、选煤厂的煤泥水及燃煤厂的地面冲洗废水都是水与细煤粉的混合物,使用絮凝法处理以后,可以实现煤泥和洗煤污水的分层。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利用自动化技术对分层后的洗煤废水和煤泥自动分离,以实现煤泥和洗煤污水的回收利用,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本文从煤泥水和药剂的基本性质入手,结合沉降试验、剪切试验、吸附试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研究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吸附与剪切条件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条件和APAM用量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APAM在煤泥上的饱和吸附量约为0.74mg/g;随着APAM用量的增加,APAM吸附效率降低,在用量为0.6~0.8kg/t时,APAM吸附效率为63%~51%,对应的透射比在90%以上,澄清度和除浊效果最好,说明APAM药剂的吸附效率与其絮凝效果密切相关。APAM在煤泥上的吸附使得含C峰和含N峰发生了一些变化,C—C和C=O及C—N官能团有所增多。高药剂量可以提供一定的抗剪切特性,提高絮团的再絮凝能力。通过控制药剂量和剪切条件可以调控絮团结构和絮凝沉降效果,提高煤泥水固液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8.
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煤泥水处理中使用絮凝剂是改善煤泥沉降效果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当前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类型及特点,并对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对生物型絮凝剂的研究在今后将会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是煤炭湿法洗选工艺的重要操作单元。分析和优化絮凝过程,提高絮凝效率,对提高选煤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絮凝动力学的角度,综述了煤泥水中悬浮颗粒的性质、药剂制度和流体运动对絮凝过程的碰撞频率、碰撞效率和破碎效率的影响,总结了絮凝药剂促进细颗粒絮凝的化学作用机制和湍流涡旋尺度调控对提高絮凝效率的物理作用机制;综述了从絮凝动力学角度研究煤泥水絮凝过程的方法,比较了计算流体力学(CFD)、群体平衡模型(PBM)和离散元(DEM)等方法应用于煤泥颗粒间作用力、絮凝流场和煤泥絮凝动态过程研究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认为,CFD-DEM耦合方法特别适用于多组分、多粒度的煤泥水体系,是研究煤泥水絮凝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型体系的煤泥水絮凝沉降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选煤厂现场采集的煤泥样品为研究对象,构造模型煤泥水体系,连续改变煤泥水固体含量、-0.045mm细泥含量、水质硬度、pH值及药剂制度五大因素,来研究各因素对煤泥水的沉降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并根据沉降速度、上清液浊度、絮团体压缩率等絮凝评价指标的变化,找出了沉降效果显著变化的临界点,并得到了多因素影下的煤泥水沉降速度、上清液浊度与各个因素的定量关系模型,为生产提供管理和自动化控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