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京城温暖,给首都蓝天。这句话是北京热力集团的宗旨,也是承诺。热力集团是首都重要基础设施行业,组建5年以来,集中供热面积从400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1亿平方米,占市区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固定资产原值从50.9亿元增加到109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造了供热史上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
从蜂窝煤到现代化燃气锅炉 从0平方米到1.3亿平方米北京热力集团服务于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改善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半个世纪的发展,成就卓越,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首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有大型供热企业——北京热力集团.承担着为首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全市大气环境治理的重任。预计到2009年3月底采暖季结束时,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将达到1.5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2月即将过去,不知不觉中冬天的脚步已渐行渐远。冬季的北京虽然寒冷,但得宜于城市不断提升的、强大的集中供热能力,首都人民整个冬季都能在房屋里享受温暖。早在2005年11月初,北京市最大集中供热单位──北京热力集团就表示,即使出现了最严重的气荒情况,热力集团也将力保京城百姓的温暖,确保室温抽测达到16度以上。事实证明,热力集团圆满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不过,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北京热力集团负责管理的供热管网东起高碑店,西至石景山热电厂,北至海淀镇,南至方庄。集团组建5年以来,供热管线从285公里增加到680余公里,热力交换站从1162座…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建设》2006,(10):98-98
企业简介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承担着首都北京集中供热的生产、输配和供应任务。2000年6月集团公司成立以后,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方面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团内部的改革稳步推进;集中供热面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服务水平逐年提高,北京热力的品牌效益日益扩大。今天的北京市热力集团,是一个拥有多个分公司、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成立这六年间,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的供热管线从285公里增加到660多公里,热力交换站从1162座增加到1655座,固定资产原值…  相似文献   

6.
房京辉 《区域供热》2014,(3):117-121
<正>1搭建热力站现场管理平台的背景供热行业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采暖又是基本生活需求不可或缺性的。供热企业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而对服务和窗口形象关注不足,一直以来都以蓝领阶层的粗放式管理形象呈现在用户面前。目前销售分公司承担着北京热力集团1.03亿平方米供热面积、1720座热力站、2808户热用户的运行与管理。面对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驻京部队、各国驻华使馆、国家部委、北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是震后组建的新兴公用事业单位。近20年来,经过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3.7亿元,职工2900余名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担负着唐山市60多个居民小区、11万户居民、816个公建单位、19个工业企业的供热及蒸汽输配任务,已实现供热面积754万平方米。近几年来,唐山市热力总公司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科技兴热、开展热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加强了企业管理,筑起了企业腾飞的基石,促进了总公司全面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8.
刘淀生 《小城镇建设》2008,(11):103-104
今年是北京热力发展建设50周年,50周年既是北京热力收获的季节,也是北京热力再次腾飞的起点。50年前,北京热力集团的前身——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成立,由此拉开了首都集中供热建设发展的序  相似文献   

9.
通常来讲,代收代缴供热费的物业公司为供热公司减少环节,供热公司应存感激之情。然而供热公司都称代收代缴供热费的物业公司为热费收缴的“肠梗阻”。原因何在呢?近日,本刊记者从北京市热力集团得到了答案,截至目前,社会各单位累计欠费已达4亿元,其中物业公司欠费竟达到了一半。对此,北京市热力公司集团决定亲自出马,让别人代做终归少不了费事,现已成立专门的收费公司,将对直接供热的3400万m^2居民住宅逐步实施直接入户收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十六家快讯     
正首开集团6亿元曼哈顿买楼有消息称,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首都开发集团以约人民币6亿元(约9975万美元)购得纽约曼哈顿中城约1.01万平方米的公寓楼,平均每套公寓价值约476万元(78万美元)。对此,首开股份董秘王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集团公司一个新的投资行为,集团公司在美国投资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是突如其来的事情。中星集团连续28年荣获市立功竞赛优秀公司称号近日,2013年度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表彰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北京热力集团负责的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4亿平方米。在推进热改方面,北京热力集团一直积极落实。但是,供热行业的定位问题始终困扰着热改进一步推进。我个人的观点是,供热行业是公益性的  相似文献   

12.
首都集中供热事业发展已有35年。从1958年到现在,热力公司从仅有的一条13.44公里长的供热管线发展到237公里长,供热面积从不足3万平方米发展到2100余万平方米,大小热力站619座,担负着首都工业蒸汽和民用用热的供应,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供热企业。近年来,热力公司在供热运行、经营管理、高新技术设备应用等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郑州地区冬季供热时间较短,供热设备及职工空闲时间长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提出了“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全年发电、多元经营”新的运作格局。新的运作格局继续坚持以供热为主的经营方针,在截止96年底供热面积55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计划97年底发展到630万平方米。夏季制冷指的是在夏季利用总公司现有的蒸汽锅炉向用户供应蒸汽,用户利用溴化锂制冷机实现中央空调系统。总公司在截止96年底蒸汽制冷面积21万平方米基础上,计划97年底发展到28万平方米。全年发电指的是总公司要拥有自己的热…  相似文献   

14.
《城市开发》2010,(6):88-88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开集团”)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首开集团是在北京市国资委主导下由城开集团、天鸿集团合并重组形成的、以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为主营业务的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首开集团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房地产企业之一,集团总资产约人民币400亿元,年开复工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2000年6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截止到2011年底,集团总供热面积达到2×10~8m~2,热力站总数为2936座,管网1 263 km。北京市集中供热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经历了"八五"到"十一五"时期集团的两次巨大腾飞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热力集团将  相似文献   

16.
北京集中供热事业从1958年开始,迄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半个世纪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北京热力集团”随着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服务首都、奉献社会的进程中日益壮大,为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几个问题首先,一定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十六大报告,深刻理解大会的精神。在全面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要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建设事业如何贯彻好十六大精神。认真总结建设事业五年来的工作和十三年的经验十三年来,我们建设事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政府和建设战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取得了重大成就。从1989年到2001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从16.2% 提高到37.7%;建筑业增加值从794亿元增加到6462亿元,年均增长12.6%;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3.2平方米增加到21.4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2000年6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截止到2011年底,集团总供热面积达到2×10~8m~2,热力站总数为2 936座,管网1263km。北京市集中供热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经历了"八五"到"十一五"时期集团的两次巨大腾飞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热力集团将进入追求卓越的第三次腾飞,实现每年发展集中供热面积2 000×10~4m~2,预计到"十二五"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2000年6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截止到2011年底,集团总供热面积达到2×10~8m~2,热力站总数为2936座,管网1263km。北京市集中供热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经历了"八五"到"十一五"时期集团的两次巨大腾飞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热力集团将进入追求卓越的第三次腾飞,实现每年发展集中供热面积2000×10~4m~2,预计到"十二五"  相似文献   

20.
高凯  刘君 《建筑》2003,(4):27-28
一个昔日的弱小企业,用十年多的时光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是硬道理,山东建工集团由弱小到强大的过程印证了这一真谛。改革成就了山东建工的今日辉煌,如今,集团总产值从1990年的265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0.33亿元,2005年将达到42亿元,实现利润从1990年亏损84万元到2002年赢利8000万元,2005年将达到2亿元。集团成为“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三次夺得“鲁班奖”。回首这一巨变,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李宪之感慨颇多,山东建工集团的成功证明了在改革开放之年,党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