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 C—15型结构的 V_2HfxZr_1-x 化合物,给出一个高稳定的临界磁场,在4.2K 上和 x>0.3时,超过200KOe。组分为 V_2Hf_(0.5)Zr_(0.5)的最高转变温度可达10.1K,临界磁场可达230KOe。这种材料在4.2K 上和130KOe 的磁场上,临界电流密度为1×10~5A/Cm~2,这有利于在高磁上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单轴拉伸条件下研究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双辊铸轧、轧制和热处理AZ31镁合金流动应力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下,动态回复、连续动态再结晶、晶界滑移和附加滑移系的活化使合金的延展得到改善。在473~523 K和10-2~10-1 s-1条件下,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几乎与应变速率无关,而与应变速率依赖于临界剪切应的非基面滑移有关。由于经上述工艺加工的AZ31镁合金具有较低的临界剪切应力,因此在573 K和10-3 s-1条件下出现了孪晶。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桥梁钢A709M-HPS485wf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单道次等温热压缩实验,分别采用Najafizadeh-Jonas加工硬化率模型和Cingara-McQueen流变应力模型研究了高性能桥梁钢A709 M-HPS485wf在温度为1273~1423K,应变速率为0.1~3s-1)变形条件下的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获得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力与峰值应力比(σc/σp)及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比(εc/εp),且由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该钢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σc)及临界应变(εc)与变形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Pacman弹簧装置测量在不同磁场,温度和应变条件下Nb3Sn多芯股线的V-I特征曲线。外部磁场变化范围由4T到14T,温度变化由4.2K至10K,材料轴向应变变化范围在-0.9%~+0.6%。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应用广泛的三维偏量应变定标模型,通过该定标模型模拟了Nb3Sn超导材料临界电流Ic随应变状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Pacman弹簧装置测量了4.2 K,12 T条件下Nb3Sn多芯股线的Ic-ε特征曲线.材料轴向应变变化范围在-0.9%-+0.6%.通过偏量比例模型模拟了材料临界电流Ic随应变状态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轴向应变条件下超导材料载流能力(Ic)的衰退和Ig V-lg I曲线斜率n值的变化,通过临界电流随轴向应变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制备工艺Nb3Sn股线的轴向应变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Zr基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Zr基非晶合金具有很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可在小于103K/s临界冷却速率条件下获得.近年的研究表明,Zr基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超塑性、高弹性、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和优异的加工成形等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Zr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着重对Zr基非品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性能、加工性能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7075铝合金的变化型临界损伤因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断裂作为一种主要的失效形式制约了成形工艺开发。Cockcroft-Latham损伤准则适用于多数合金韧性断裂失效的数值计算。对于应变软化型7075铝合金,确立临界损伤因子并揭示其与变形条件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压缩试验与数值模拟相互佐证的途径获得了7075铝合金临界损伤因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一定时,最大累积损伤值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单调减小;7075铝合金的临界损伤因子不是常数,而是为在0.255~0.453范围内变化的变量;可由应变速率和温度为自变量表征临界损伤因子的变化规律。根据临界损伤因子规律分布图,可以精确地预测材料加工中发生断裂的时刻和位置,此外,还可识别出稳健的加工工艺参数区间。  相似文献   

8.
在变形温度为260~41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对AZ80镁合金进行热拉伸实验,测试AZ80镁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依据Arrhenius本构方程形式,确定AZ80镁合金热变形过程的本构关系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加工硬化率方法,当加工硬化率函数对应变(ε)求一阶导数后的函数取最小值时所对应的应变值,即为临界应变(εc)。采用新的加工硬化率方法,确定AZ80镁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力;研究热变形工艺参数对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AZ80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临界应变、临界应力、稳定应变与Z参数的关系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Sellars模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由于Nb_3Sn化合物超导体具有高的转变温度Tc(18.3K),高的上临界磁场Hc_2(~22T),高的载流能力以及低的交流损耗,所以它是工程和实验室用高场超导磁体所选用的实用超导材料之一。在过去10年  相似文献   

10.
属于A15型超导化合物的Nb_3Sn有很优异的超导临界参数,但A15型化合物固有的脆性使其在制备上带来了很多困难。现有的Nb_3Sn制备方法是表面扩散法和复合加工法,工艺比较复杂。日本九州大学工程系新近研究成功用汽相反应法制得粒度为0.05~  相似文献   

11.
过去已有的研究表明,添加碳是改善MgB2临界场和临界电流密度的好方法。碳的来源可以是碳粉、碳纳米管,或类似于SiC,B4C的各种碳的化合物。最近的研究表明,用添加了纳米碳的先驱粉制作的铁壳MgB2单芯带在14.3T,4.2K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Jc可以达到10^4A/cm^2。所用的先驱粉是用把Mg,B和纳米碳粉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制备的。  相似文献   

12.
具有β—W(A15)型晶体结构的金属化合物V_3Ga拥有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根据不同的研究数据为14.5—16.5°K),很高的上临界磁场(210—250KG),和很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在一些文献中介绍了V—Ga系相平衡图。事实表明,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镓在钒中的固溶体形成了宽阔的单相区(51%Ga以下,原子百分比),而化合物V_3Ga是呈固态于1350℃生成的。加入各种元素进行合金化,研究其对化合物V_3Ga超导性能的影响,无论从科学方面还是对解决可能的工艺任务来说都是很有意思的。文献中曾经研究过许多元素添加剂对化合物V_3Ga临界温度的影响。文献中指出,在全部的研究工作中合金化都降低了临界温度,並且临界温度的降低照例因添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而不同。然而在文献中发现,添加硅铝稍微提高了临界温度(其值为~0.4°K)。文献的作者们在研究合金化合导致临界温度的变化时:在某些情况下显然没有考虑到合金的结构和相组成。而它们在以各种元素的任何原子组份进行合金化时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本文研究了V_3Ga—Me型合金的结构和相组成的变化,这里Me代表周期表中Ⅲ一Ⅷ族的元素。如同文献一样,在维持比例V:Ga=3:1的情况下,加入其量为5%Me(原子百分比,下同)的合金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球磨和固相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o_(1.2)Mn_(0.8)B化合物,并对其晶体结构、磁性能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_(1.2)Mn_(0.8)B化合物的物相为Co_2B单相结构,具有CuAl2型体心正方晶体结构,空间群为I14/mcm;在居里温度TC=175 K附近,化合物发生了铁磁(FM)-顺磁(PM)二级磁相转变,热滞为0.7 K;Co_(1.2)Mn_(0.8)B化合物在外磁场0~5 T变化下的最大磁熵变ΔSM为1.17 J·(kg·K)~(-1),其对应的温度不随外场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贝 《机床与液压》2017,45(13):19-22
K9玻璃广泛应用于高端光学元件,但K9玻璃是具有难加工性质的脆性材料。为了提高磨削效率,尽量减少磨削损伤以及减轻后加工工序的难度,降低加工成本,许多研究者都在开展K9玻璃的加工技术研究。钎焊砂轮具有磨粒出露高度大、磨粒易排序等特点,采用钎焊金刚石砂轮对K9玻璃进行精密磨削,研究砂轮在修整过程中的变化,并观察K9磨削表面质量随磨削工艺参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砂轮修整时磨粒会出现平台磨损、棱边钝化等形态变化,磨削K9玻璃表面会出现有磨痕纹理的光泽区域和剥落破碎的坑点。  相似文献   

15.
对Mn1.2Fe0.8P0.48Si0.52和非化学计量比Mn1.2Fe0.8P0.48Si0.49化合物的物相与磁热效应(MCE)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均为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化合物中含有少量的(Fe,Mn)3Si第二相。当Si的含量x由0.52降到0.49时,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由268K升到282K,而Si含量的变化对化合物的热滞没有明显的影响。Mn1.2Fe0.8P0.48Si0.52和Mn1.2Fe0.8P0.48Si0.49化合物在外磁场变化为0~1.5T下的最大磁熵变分别为11.7J/kg·K和9.0J/kg·K。低成本的原料、较大的磁熵变使得Mn1.2Fe0.8P0.48Six化合物成为一种理想的室温磁致冷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高质量Tl-2212薄膜的制备方法。在最佳退火条件下,对蓝宝石(1102)基片和CeO2缓冲层进行高温热处理,所生长500nm厚的Tl-2212薄膜具有优良的面内和面外取向,薄膜的超导电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临界转变温度(Tc)达到107.5K,在液氮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为(Jc)3.6MA/cm2,微波表面电阻Rs(77K,10GHz)约为263μΩ。  相似文献   

17.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6082铝合金在623~773 K和0.01~5 s~(-1)条件等温热压缩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6082铝合金真应力-应变曲线虽无明显单峰值特征,但仍发生动态再结晶,并且动态再结晶程度与Z参数紧密相关。在ln Z=24.9014(723 K, 0.1 s~(-1))热压缩时,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最高,为38.6%。应用加工硬化率确定了动态再结晶初始临界应变,建立临界应变与Z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方程。结合EBSD分析测试结果建立6082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微观组织分析发现,原始晶粒内形成的亚晶结构随着变形的进行持续吸收位错,其取向差不断增大至大角度晶界,从而形成新的再结晶晶粒。在原始晶界附近通过亚晶界迁移引起亚晶粗化,使其小角度晶界形成大角度晶界的连续动态再结晶是其动态再结晶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Ti-5553合金在变形温度800~860℃、应变速率0.1~10 s~(-1)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分析了应力-应变曲线,推导出加工硬化率θ与临界应变ε的关系曲线,应用曲线的拐点判据得到了合金在不同条件下变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值。应用Sellarsn模型建立了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变形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温超导体的大量应用,例如做变压器、发电机和马达,要求高电流传输能力的柔软导体,并且,这种柔软导体在0.1T以上的磁场中仍然能保持高的电流传输能力.由于热激活的磁通线流动,大多数高度各向异性超导化合物,例如铋基化合物,其临界电流密度恤)在77K和外磁场存在的情a下会迅速降低.此外,目前也还不清楚,单轴织构的饬基线材究竟是否可以达到大规模工业应用所要求的足够低的成本/性能比,因为饬合线材一般不仅含有大量的大角晶界,而且大约明的线材挂面被银所占住.因此,富有生命力和低成本的(记或锦)Ba,uta*opo司加工技…  相似文献   

20.
采用Pacman弹簧装置测量了4.2 K, 12 T条件下Nb3Sn多芯股线的Ic--ε特征曲线. 材料轴向应变变化范围在-0.9%---+0.6%. 通过偏量比例模型模拟了材料临界电流Ic随应变状态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轴向应变条件下超导材料载流能力(Ic)的衰退和lg V--lg I曲线斜率n值的变化, 通过临界电流随轴向应变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制备工艺Nb3Sn股线的轴向应变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