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用在油气田中使用的的天然气脱水技术包括冷却脱水法、溶剂吸收法(如甘醇法)及膜法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甘醇法,特别是三甘醇法,在需深度脱水时使用分子筛脱水。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工艺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天然气在离开油藏时通常含有水蒸气,有些油田还含有H2S和CO2,酸性气体会使管线和设备腐蚀,水蒸气在天然气的压力和温度改变时容易形成水化物,不符合天然气集输和深加工的要求,因此必须脱除天然气中的水蒸气、H2S和CO2。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在1973年底建成投产的二甘醇脱水装置,已运转九年,效果良好。二甘醇贫液的浓度96.5~98%,天然气的露点降30~35℃,而甘醇液的循环量仅30公斤(二甘醇)/公斤(水)。同时,甘醇的正常损耗量仅6~8毫克/标米~3,经营费用也低达0.11分/标米~3,甘醇重复再生6000次以上也未出现老化迹象。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脱水是天然气净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合适的脱水技术和工艺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存在的装置相对复杂、系统运行成本高、三甘醇的处理等问题,介绍了三甘醇天然气脱水系统的结构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节能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前,国内多数三甘醇脱水装置运行状况正常,基本能达到管输天然气水露点的要求,但现有三甘醇脱水装置普遍存在甘醇贫富液换热效果差、高压甘醇富液的压力能未得到有效利用、工艺参数不够优化等问题,导致脱水装置的能耗偏高。为了有效降低脱水装置的能耗,实现脱水装置的节能运行,本文分析了国内三甘醇脱水装置用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甘醇脱水装置的主要节能措施,并对常规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工艺流程进行节能改进。在流程中应用了先进的能量转换泵和高效的板式换热器,取消了甘醇泵前水冷却器、循环水系统及泵出口缓冲装置。本文对脱水工艺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工艺模拟和能耗分析,分析表明:与常规三甘醇脱水装置相比,改进后的甘醇脱水工艺节能效果显著,提高了能量综合利用率,简化了工艺流程,在工艺设计和技术改造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长庆气田开发中大量使用的天然气三甘醇脱水橇装装置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对长庆气田数字化集气站的流程和运行管理进行分析,优化天然气三甘醇脱水工艺,匹配先进的控制系统,创新研发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处理量(200×104~500×104m~3/d)橇装脱水装置,更加适应气田生产开发需要。装置主要包括三甘醇吸收脱水、甘醇溶液再生、加热精馏、闪蒸、循环、换热、散放等功能。应用后脱水单元施工周期缩短50%以上,征地面积较数字化减少30%以上,规模化应用后投资降低30%以上。集成设备提高了成橇水平,定型设备提高了安装质量,操作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系统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三甘醇脱水系统工艺技术流程、操作注意事项,最后浅析三甘醇脱水系统工艺计算的流程,旨在为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合理可行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的国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茂林  梁政  李永生 《钻采工艺》2007,30(4):102-104
文章从工艺设计、主要设备的研发介绍了30×10^4m^3/d国产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的研发过程。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吸收塔、重沸器等的设计要点、优化情况、关键控制点以及制造与成撬情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国产化的积极意义。通过与国外进口的同类设备的对比测试,其水露点指标高出国外同类进口设备约3倍,价格只是同类型进口设备的70%。由于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的国产化,在经济上已累计为国家节约资金达1500万元以上,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脱水生产中三甘醇的使用情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天然气脱水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三甘醇,可以保证脱水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降低装置故障机率,节约天然气脱水的操作成本,通过现场的生产情况提出了一些保护三甘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延长三甘醇的使用寿命,降低天然气脱水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10.
对天然气开发过程重要配套工艺之一的原料气三甘醇(TEG)脱水的技术发展动向进行了讨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贫TEG提浓措施为惰气气提,该措施可将贫TEG质量分数提高至99.20%~99.98%,相应的露点降范围为55~83℃。经改进的Drizo工艺可使干气中水的质量分数降至1×10~(-6)以下,脱水深度达到分子筛吸附脱水的水平。该工艺还具有减少BTEX/CO_2排放、可回收原料气所含芳烃、降低投资与成本等技术经济优势,尤其适用于FLNG工程。同时,近年来在国外建设的TEG脱水装置上,高效规整填料、电动齿轮泵、能量转换泵和全焊式板式换热器等新型设备及材料的应用日益普及。  相似文献   

11.
三甘醇(TEG)脱水工艺是目前天然气工业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从高含硫气田采出来的天然气需要先脱除其中的水分,以防止水合物生成及减轻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产生酸液带来的腐蚀危害。三甘醇脱水工艺在各集气站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不同的脱水工艺对管道和设备的腐蚀存在差别。通过HYSYS模拟,对三甘醇脱水典型工艺、再生废气回收利用工艺、三甘醇高压富液气提工艺、三甘醇低压富液气提工艺4种脱水工艺进行了论证。分析得出,三甘醇低压富液气提工艺的脱水效果好,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并能显著降低H2S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再生废气的污染等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芯 《国外油田工程》1993,9(1):31-35,68
ARCO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试验证明,用于天然气脱水的结构型填料性能优于盘式塔。结构型填料几乎将处理能力提高两倍,处理效率提高50%。与塔盘式接触塔相比,其气体处理能力之增强和平均段高度之降低,结构型填料的应用符合新接触塔设计和提高现有塔盘式接触塔处理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二甘醇(DEG)、三甘醇(TEG)、四甘醇(T_4EG)和这些甘醇的混合物及其它甘醇,在天然气脱水方面都得到了应用。这一类甘醇有高吸湿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蒸汽压。然而,各自的物理性质相当不同(见表1),因此,这些甘醇对于天然气脱水有很大差异。对任何新建的或原有的装置,甘醇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甘醇的初投资、装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无机盐与硫化氢(H2S)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的影响规律。方法 综述了无机盐与硫化氢在三甘醇脱水性、再生性、流变性、发泡消泡性能以及腐蚀性等方面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的影响。结果 随着三甘醇溶液中无机盐和硫化氢的富集,三甘醇溶液流变性下降,易发泡且消泡困难,还会与三甘醇发生反应,引起三甘醇变质,脱水效果明显下降。含硫化氢的三甘醇溶液具有腐蚀性,腐蚀管道和设备后产生铁离子,进一步影响三甘醇的性能。结论 由于三甘醇自身的化学结构易受破坏以及外界高温环境,使得三甘醇易发生变质。在天然气采用MDEA进行脱硫时,需要控制MDEA的添加量。建议:(1)深入研究三甘醇变质机理;(2)建立各无机盐离子与硫化氢对三甘醇溶液脱水性能影响的模型;(3)建立统一的三甘醇溶液废弃标准。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填料层的高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液气比很低的情况下,用比表面积小的填料由于润湿较充分,填料表面效率高,比用比表面积大的填料,填料层高度低,塔直径小。用φ50的金属鲍尔环比用φ25的填料层低1米,塔直径小20%。  相似文献   

16.
三甘醇脱水装置作为一种成熟且常用的天然气处理装置,广泛应用于海上平台。以某海上平台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为例,介绍了其工艺流程现状,分析了该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利用工艺模拟软件HYSYS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提高闪蒸温度可以提高三甘醇富液中烃类的闪蒸效果,但效果不显著,使用三甘醇预换热器提高闪蒸温度的实用性不强。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两种降本增效优化方案。方案一,吸收塔至闪蒸罐间设备的设计压力仍保持8 100 kPa,同时优化掉三甘醇预换热器;方案二,在吸收塔三甘醇富液出口的调节阀后设置串气工况的安全阀,同时将再生塔顶部冷凝器、三甘醇预换热器和三甘醇闪蒸罐的设计压力降低。上述两种优化方案,均可以避免国外专利技术对关键设备的制约,不但可以降低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成本,还可以减少设备采办的周期。  相似文献   

17.
三甘醇脱水是天然气脱水的成熟工艺,但采用三甘醇脱水装置处理高含CO2天然气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对采用三甘醇脱水装置处理高含CO2天然气的脱水效果、CO2对三甘醇寿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三甘醇装置在溶液起泡、汽提塔液泛、设备腐蚀、出口气体水露点高等方面常出现的操作问题,提出了操作参数对产品气指标影响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规整填料在天然气三甘醇吸收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天然气三甘醇脱水撬设计中如何做到脱水和脱盐,介绍了该装置板式贫富液换热热器的原理以及具体效果,为进一步改善该装置的使用提供了更多方便。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化工》2007,32(1):78
2006年11月22日,一种用全新工艺技术的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在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并投入新疆吐哈油田天然气生产。该产品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国内天然气脱水工艺水平,填补了国产撬装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在新疆天然气市场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