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有效克服MIMO中多发送天线引入的空间干扰,结合Turbo编码提出了一种全新和高效的接收机方案。该方案修正了Turbo软迭代译码算法,同步进行干扰检测和Turbo译码,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接收的信息。多接收天线可以对判决似然比和迭代译码的外部信息提供分集增益,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该方案克服了传统的空时技术,比如STBC(空时分组码)和BLAST(空时层处理)的发送天线、发送时隙以及接收天线间的约束限制。仿真结果从系统性能和迭代参数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天线集中配置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同步环境下应用的现有正交空时分组码,提出并讨论了应用于 多基站协作下行传输的天线分布式配置系统异步环境中基站发射空时编码结构和接收端用户译码实现算法,该码仅要求用户 接收端知道信道信息状态即可,通过预设不同的循环前缀大小可对分布在多基站不同地理位置天线具有相对时延差的异步传 输信号实现可靠接收。最后,分析了该异步空时码的性能特性,在异步环境下以牺牲部分码速率和编码增益能够获得全空间 分集和低复杂度接收译码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从差分码的编译着手,导出两天线差分空时分组码译码的差分系数矢量估计值关系式,据此可知,两天线差分空时分组码的译码过程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通过仿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差分空时分组码的译码性能比普通空时分组码的译码性能虽相差大约3dB,但在快衰落信道状态下仍可保持较好性能。  相似文献   

4.
4天线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种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结构及特点,提出两种新的4天线准正交分组码编码方案,增加了4天线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可用码字.在不增加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新的编码方案性能接近于TBH码和Jafarkhani码.比较了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和QR分解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QR分解译码算法对新的准正交分组码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译码复杂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空时分组码与传统的波束赋形结合在平坦瑞利单径信道及多径衰落信道下的发射分集的性能,并在多径衰落信道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空时译码的方案.基于八元均匀线阵,对于不同信道情况下的基于波束的发射分集性能进行了数字仿真计算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波束的空时分组码发射分集技术,对空时衰落信道环境下移动终端的接收性能以及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相调制下的空时分组码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给出了应用空时分组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并以基本的两天线空时分组码为例给出了其编码算法和最大似然解码算法,尤其是在常用的多相调制下的简单线性译码算法,多相调制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带宽利用率高、性能优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带有预编码的空时分组码设计方法,通过旋转信号星座图对原始L维信号向量a进行变换,并将得到的信号两两一组构成L/2个2×2信号矩阵,由两根天线依次发送出去,采用该方法可使空时分组码同时获得时间分集和空间分集.当接收端有m根接收天线时,预编码分组空时码在准静态衰落信道下获得的分集增益为Lm,是传统两天线分组空时编码系统的L/2倍.与网格空时码相比,预编码STBC在不损失性能的同时具有更低的编译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一种全速率的多天线中继STBC协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多天线中继在空时分组码协作发送过程中既可以实现全速率又能获得较高分集增益,提出了一种将中继间空时分组码协作与单个中继的多天线波束成形相结合的多天线中继空时分组码协作机制.中继采用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相同载波上的符号由不同中继通过空时分组码协作进行转发,同一中继内的天线间进行波束成形.此外,为了降低信道反馈开销,设计了一种适合多天线中继空时分组码协作机制的有限速率反馈机制.仿真结果表明: 文中所提多天线中继空时分组码协作机制在获得全速率的同时,用户端采用空时分组码译码算法就可同时获得由中继间空时分组码协作和中继内多天线波束成形带来的分集增益,且采用所提有限速率反馈机制可在损失较小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信道反馈开销.  相似文献   

9.
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可显著提高多天线系统的传输容量.传统的V-BLAST译码算法是排序连续干扰抵消算法(OSIC),然而由于数据层间误码传播的影响,OSIC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分集增益.利用最近提出的迭代V-BLAST译码算法,低分集增益数据层通过高分集增益数据层的判决反馈来迭代检测,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但这种算法的迭代次数高,迭代的次数与MIMO系统中发射天线的数量相等.为了减少系统实现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的V-BLAST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证明在对称系统中(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数相等),新算法与传统V-BLAST译码算法相比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可显著提高多天线系统的传输容量。传统的V-BLAST译码算法是排序连续干扰抵消算法(OSIC),然而由于数据层间误码传播的影响,OSIC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分集增益。利用最近提出的迭代V-BLAST译码算法,低分集增益数据层通过高分集增益数据层的判决反馈来迭代检测,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但这种算法的迭代次数高,迭代的次数与MIMO系统中发射天线的数量相等。为了减少系统实现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3次迭代的V-BLAST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证明在对称系统中(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数相等),新算法与迭代V-BLAST译码算法有几乎相同的性能,但由于其所需的迭代此数少,所以算法复杂性也小。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一种在信道编码与空时编码级联下接收端采用Turbo迭代机制进行接收的系统方案,给出了具体的迭代译码算法和步骤,并在相同的频谱利用率下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仿真结果说明级联Turbo码的空时编码系统比不级联空时编码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编码增益;在接收端采用Turbo迭代结构接收的级联接收系统比一般的级联接收系统具有更佳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四副发射天线时的酉空时编码新方案,通过合并单位阵和空时分组编码矩阵,将接收端的最大似然译码简化为最大欧氏距离译码,从而大大降低了译码复杂度;根据瑞利衰落下的接收信噪比,推导出了信道容量下界.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保证满分集增益,在误码性能接近最大似然译码的同时,译码时复数运算次数降低了85.6%,且信道容量下界与理论推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Turbo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 ,可以获得较高的误比特性能 ,而且增加交织器的长度或增大译码迭带次数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带来额外的编码增益 ,但同时也会增大译码时延 ,给通信的时实性和译码复杂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 ,在选定Turbo码参数时必须考虑到性能、复杂度和时实性三方面的折衷 ,给出了不同码参数的Turbo码在基于小波基的多载波系统中低信噪比区域的性能分析 ,为系统参数的选定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  相似文献   

14.
传统Turbo码在接近山依限仍具有优异的纠错性能,但其译码延迟较大,不能满足通信系统实时性的要求.为了降低延迟,适应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该文提出一种以分组码为子码,构造新型的Turbo码的编译码方法,并对这种新型Turbo码进行了大量的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交织长度较短的条件下,该新型Turbo码随迭代次数增加收敛较快,大大提高了Turbo码译码速度.这种新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Turbo码的译码延迟,它的出现能够进一步满足通信系统实时性的需要,从而扩展Turbo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气信道的特点和Turbo码的基本编译码结构,构建了基于Turbo码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大气湍流的光强闪烁效应,运用MATLAB软件,采用Log-MAP译码算法,仿真分析了交织器方案对Turbo码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利于Turbo码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获得实际引用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6.
A new space-time (ST) code desig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sign criteria of space-time codes,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MIMO systems with fewer receive antennas than transmit antennas. The space-time codes, referred to as full diversity lossless capacity (FDLLC) ST code, achieve full transmit diversity and lossless equivalent channel capacity for ST precoded systems. Combined FDLLC-ST codes with channel codes, ST bit 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 ST-BICM )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an iterative detector/decoder is em- ployed at the receiver.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design has good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other ST precoded MIMO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A new architecture of space-time codes as a combination of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s (OSTBC) and linear dispersion codes (LDC)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it error rate(BER) performance of OSTBC. The scheme proposed is named linear dispersion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s (LDOSTBC). In LDOSTBC scheme, firstly, the data is coded into LDC codewords. Then, the coded LDC substreams are coded into OSTBC codewords again. The decoding algorithm of LDOSTBC combines linear decoding of OSTBC and ML decoding or suboptimum detection algorithms of LDC. Compared with OSTBC scheme when the rate of LDC is MtR, the performance of LDOSTBC scheme can be improved without decreasing the data rate, where Mt is the number of transmit antennas and R is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of the modulation constellation. If some rate penalty is allowed, when the rate of LDC is less than MtR the performance of LDOSTBC can be improved fur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