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连续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的发展历史及玻璃电熔技术在我国玻璃纤维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对我国第一座年产万吨中碱全电熔拉丝池窑做一全面技术回顾,以此对玻纤工业中拉丝池窑另一种生产技术做一介绍,为玻纤工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进入“十五”以来 ,我国玻纤工业连年持续高速增长 ,尤其是池窑拉丝生产线更以空前蓬勃发展的态势向“十五”规划目标冲刺 ,取得显著成果。预计 2 0 0 3年 ,全国玻璃纤维年总产量将突破“十五”规划 38万吨目标 ,达到 4 2万吨左右 ,其中池窑拉丝总产量将突破“十五”规划 2 3万吨目标 ,达到2 5万吨左右 ,提前二年顺利完成“十五”规划。“九五”末期 ,我国玻璃纤维年总产量为 2 1.5万吨 ,其中池窑拉丝总产量为 5 .2万吨。进入“十五”以来 ,2 0 0 1年 ,全国玻璃纤维总产量为 2 6万吨 ,其中池窑拉丝总产量为 10万吨。到 2 0 0 2年 ,全国玻璃…  相似文献   

3.
顾云龙 《玻璃纤维》1992,(4):32-37,11
1、玻璃纤维发展形势我国玻璃纤维工业从1958年开始已有30余年历史.以前一直是用坩埚法生产的,也就是将玻璃球再次熔化拉制玻璃纤维的.1991年预计生产中、无碱玻璃球18万吨,其中无碱球窑6座,年产量为3万吨;另外还有引进的三条无碱池窑拉丝生产线.1991年无碱纤维产量为2.5万吨,1992年预计为2.7万吨.在"八五"期间  相似文献   

4.
我国玻璃钢年产量逾18万吨国家发布统计数字是当年下半年发布上一年的数字。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1992年我国(不含台湾省)玻璃钢年产量为!3.3万吨。据台湾强化塑胶协会称,台湾省玻璃钢年产量为5万吨(其中印刷线路板2万吨。这样我国玻璃钢年产量已逾1...  相似文献   

5.
钱世准 《玻璃钢》2002,(2):28-31
<正> 我国台湾省的台湾玻璃工业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玻璃工业公司,产品包括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容器玻璃和厨具玻璃。该公司创建于1964年,目前在台湾省内有新竹、台中、桃园、鹿港四厂,共有29座玻璃窑炉。2000年的销售量为56.9万t,销售收入为130亿台币。为应对台湾加入WTO的国际市场竞争,确保市场占有率,台湾玻璃工业公司从1993年开始投资大陆市场,先后在大陆建立青岛浮法玻璃公司、长江浮法玻璃公司、青岛压花玻璃公司、沂南硅砂公司、安徽台玻矿业公司等公司。2000年大陆公司的销售量为32.2万t,销售收入为84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珠海玻璃纤维厂现在运转的年产4000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是1990年6月15日建成投产的.这条生产线的全套技术与装备,都是从日本引进,是我国玻璃纤维工业首次全套从国外引进的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为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这座池窑运转到今年六月份,将达到日本原设计的四年保证期,要按预定计划停窑冷修.1993年12月1日,珠海厂已与日本国日东纺绩株式会杜及三井物产化学株式会社签订了池窑冷修扩建工程合同.双方商定旧窑于今年9月底放玻璃水,用100天的时间拆除旧窑并砌筑一座年产7500吨的新窑.新窑将于1995年元月份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7.
池窑生产E-玻璃纤维主要用单元窑熔化玻璃,一座年生产能力为4000~5000吨的无碱池窑其液面高度一般为600mm,熔化温度为1550~1600℃,熔化能力每平方米0.7~0.9吨的玻璃液.为了提高E-玻璃池窑的熔化能力和玻璃的均匀性,池窑中普遍采用鼓泡器,早先在我国上海耀华玻璃厂中碱池窑中使用,近年来南方玻纤制品有限公司和珠海玻璃纤维厂全套引进无碱纤维生产技术,鼓泡技术便得到了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八五”期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概况(下)危良才(珠海玻纤公司)三、东凳南方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东美南方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从美国原丝公司引进一座年产4000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于1990年4月投产。该公司系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约1...  相似文献   

9.
据《Chem Week》1990年4月11日报导,法国圣哥本公司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分公司Cristaleria Espanola分公司将在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工厂内投资二千三百万美元,新建一座年产7000吨耐碱玻璃纤维的池窑。Cristaleria公司正计划投资九千三百万美元以便将通用玻璃纤维的生产能力由38000吨增至65000吨。新生产能力将于1991年4月投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玻纤应用开发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玻纤应用开发的几个问题讨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姜肇中当前我国玻璃纤维工业的发展,一是要积极推广池窑拉丝新技术,二是要大力进行制品应用开发,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随着年产7500吨、万吨池窑的投产,池窑拉丝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及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纤维复合材料》2010,27(2):39-39,35
<正>行业企稳回升,全面复苏可期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进入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我国玻纤产量稳步回升。一季度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为58.22万吨,同比增长11.1%,其中池窑玻璃纤维纱为46.6万吨,同比增长15.8%。目前在产池窑生产能力超过210万吨,外贸出口仍处于恢复性增长,玻璃纤维及  相似文献   

12.
广东玻璃纤维厂和珠海特区玻纤公司经过多次商谈,双方同意进行横向联合,最近已获得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组建"广珠玻纤公司".珠海特区玻纤公司是引进日本日东纺公司具有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的大型玻纤企业,年产玻纤4000吨,包括:"E"玻璃单元熔窖池窑拉丝技术和关键设备;纺织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13.
由珠海市水产公司、澳门美昌洋行有限公司和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三方组成的珠海经济特区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于六月二十八日在珠海市与日东纺织株式会社、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两家公司正式签订合同,从日本引进整套池窑拉丝生产设备和有关技术,计划在合同正式生效后两年内投产。年产各类连续玻璃纤维制品4000吨,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池窑寿命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纤维池窑寿命影响因素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邹宁宇玻纤池窑寿命是左右池窑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试以一座年产万吨的池窑为例:当烧蚀严重、难以维持正常生产之时,必须进行冷修。如开始冷修到恢复正常生产需要二个月时间,那么产量损失1600吨以上,再加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我国玻纤工业是在1958年创建的,其中生产玻璃纤维所需的玻璃球车间也是在当时配套兴建的。1959年由原建材部玻璃设计院承担全部工程设计,首先在上海耀华玻璃厂建造了一座日产四吨无碱玻璃球的制球车间,接着又增建了一座日产十吨中碱玻璃球的车间。这二个车间的熔窑根据生产量较小的特点,均采用马蹄焰池窑。以后,随着玻纤工业的发展,全国建材系统玻璃厂先后又兴建了十二座类似规模的球窑,这些球窑现  相似文献   

16.
《上海化工》2008,33(6):47
PPG工业公司宣布其与南亚塑胶公司(台湾证交所股票代码:南亚)共同在2008年5月2日点燃其位于中国昆山由双方合资之必成玻璃纤维(昆山燃司的第三座池窑:这座新窑具有年产量3.8万t玻璃纤维的产能,  相似文献   

17.
珠海玻璃纤维企业有限公司池窑拉丝工艺是我国第一次由日本东纺株式会社引进的生产工艺,该技术的引进填补了我国池窑拉丝工艺的空白.该厂1989年4000吨池窑及1994年7500吨池窑扩建工程窑炉砌筑均由日方施工,2000年该厂冷修扩建至8500吨池窑的砌筑工程由本公司施工.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FRP工业始于60年代,1968年游艇开始外销,1969年玻璃钢浴缸应世.台湾的游艇、网球拍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地.年产FRP制品3~4万吨,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一、原材料1.玻璃纤维1975年始有玻璃纤维工业,产品至1986年仍仅有无捻粗纱、方格布.1986年产量为7000吨,1988年达1.2万吨.三个引进国外技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我国玻纤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创历史最高记录。 2005年,我国玻璃纤维总产量达到95万吨,其中池窑拉丝产量为66万吨,实现利润20亿元,进出口额20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8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原“十五”规划提出的玻璃纤维年产量达38万吨、池窑拉丝产量比例占总产量60%和出口创汇2.5亿美元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谭良 《玻璃纤维》1998,(2):21-26
玻璃纤维纺织技术如何适应池窑拉丝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谭良池窑拉丝是当今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它能够保证稳定、优质、高效地生产玻纤原丝。近年来随着国内几座池窑的相继建成投产,池窑拉丝技术已被我国掌握,生产高质量的玻纤纺织制品所需的原丝已能够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