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氧化的机理,阐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及饮用水净化和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对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二氧化钛(Ti02)化学性质稳定、难溶、无毒、成本低、催化效率高,因此光催化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物、微污染水等处理中相对于其他传统水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水处理技术,对太阳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见光催化氧化将成为新型有效的水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臭氧氧化法在深度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臭氧氧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度处理技术,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功效.介绍了臭氧的性质及氧化机理,分析了臭氧氧化法在处理纺织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垃圾渗滤液、炼油废水、焦化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中的应用,指出了臭氧氧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增设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可将二级生化出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BOD_5/COD,结合后续的工艺(如BAF、活性炭)可保证出水达标排放。分析对比了近年来工程中常用的臭氧氧化、Fenton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结合工程设计案例分析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为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的磷酸铵镁沉淀法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磷酸铵镁沉淀法 (MAP)去除氨氮、COD以及难降解有机物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在投加药剂Mg∶N∶P摩尔比为 1∶1∶0 7,pH 9~ 9 5的条件下 ,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去除率在 70 %左右 ,COD的去除率为 10 %~ 2 0 % ,而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了 4 0 %~ 5 0 % (以UV2 6 0 表征 )。并且经MAP法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UV2 6 0 /COD值从 9 1× 10 - 4降低到 (6 1~ 6 5 )× 10 - 4。  相似文献   

5.
以催生·OH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来氧化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技术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分析了多种高级氧化技术对苯酚废水处理的共同作用机理,阐述了催化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技术、超声声化学氧化、超临界水氧化等在含酚废水高级氧化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渗滤液成分复杂,采用单一的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其处理要求,需要通过不同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与灵活应用.年轻填埋垃圾渗滤液具有良好的生化处理可行性,一般采用生物(包括好氧、厌氧或好氧与厌氧相结合)法,或以生物法为主结合前处理和物化深度处理的手段进行处理;而老龄填埋场渗滤液B/C逐渐降低可生化性差、氨氮浓度逐渐升高、难降解污染物质成分复杂且浓度高.针对老龄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水质特性,选择适宜的物化与生物相结合的手段对其处理,即提高B/C和降低氨氮浓度,又达到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规律试验及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垃圾渗滤液迁移规律,科学地分析污染物运移规律和预测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通过垃圾渗滤液的动态淋溶试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CODcr,)、Cl-、SO42-、总硬度等在土壤水环境中的运移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迁移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为Cl-与有机物(CODCr);并对建立的一维数学模型求解表明·模型曲线与COD试验曲线较好的吻合,说明所建数学模型模拟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的设计和运行实例,包括工艺的选择、各单元设计和实际运行参数的比较,并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物浓度和氨氮浓度很高的垃圾渗滤液在处理时,生化处理效果优于物化处理,主要处理单元可考虑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降解有机基质,采用多级串联CASS池同时进行生物脱氮和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对不通过物化法脱氮而直接采用硝化-反硝化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渗滤液氨氮浓度高、难降解污染物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在预处理阶段,因地制宜地提高可生化性对渗滤液的后续生物处理是至关重要的。试验研究以黑石子垃圾渗滤液强化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为依托,研究强化预处理阶段对渗滤液可生化性提高所起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随强化预处理池DO的升高,CODCr、BOD5去除率升高,渗滤液可生化性在DO为0.7~0.9 mg/L范围内得到明显改善;随温度升高,预处理阶段对渗滤液的有机物去除率及可生化性都有明显的提高;随氨氮容积负荷升高,预处理阶段对渗滤液可生化性都明显的降低;pH值在8.0左右对渗滤液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提高;随预处理池总磷浓度提高,渗滤液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对渗滤液COD和TOC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渗滤液原水COD、TOC和B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 119、2 289和971 mg/L时,在反应温度405℃,压力25 MPa,停留时间37.1 s的条件下,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后,渗滤液中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8%和97.6%。此外,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能明显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反应后渗滤液的生化比由0.12提高到0.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