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终端超滤工艺及膜静态吸附试验,对可溶性有机物(DOM)在超滤去除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主要考察了腐殖酸作为DOM的替代物对超滤去除BPA的效果及膜吸附BPA的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对超滤去除饮用水中双酚A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腐殖酸浓度下,初始浓度为400μg/L的BPA溶液的超滤去除率和吸附率分别为96%和68%左右.试验证实,在试验周期内吸附是大孔径超滤膜去除小分子BPA的主要作用.BPA在超滤膜面的静态吸附较好的遵循了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水中BPA处于较高浓度水平时,高浓度的腐殖酸使得膜对BPA的静态吸附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沸石滤柱吸附去除饮用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又称为酞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研究,探讨其工程应用的可行性.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4种PAEs被选作目标物质.控制沸石滤柱的空床接触时间为12~18 min,使DMP、DBP、DOP及DEHP 4种酯类进水浓度皆为20~100μg/L;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出水中每种PAE的浓度.研究发现,总PAEs的去除率在24.7%~33.8%之间;随着进水浓度的增加,DMP、DBP的去除率下降,DEHP、DOP去除率上升.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水内分泌干扰物及雌激素活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松花江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状况,利用固相萃取富集-气质联机/重组基因酵母对松花江全江11个典型断面进行全面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江水中∑5ES质量浓度在6.59~30.97 ng/L,平均值为17.23 ng/L,出现最大质量浓度的位置是达连河排污口,雌酮(E1)和雌二醇(E2)是其中贡献最大雌激素,其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4.
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对保障环境中人和动物的安全非常必要.概述了环境中痕量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进展,主要的检测技术包括生物法和质谱法.生物法是判定化合物是否为内分泌干扰物及其雌激素活性大小的非常有前景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整体器官法、细胞法和非细胞法3类.在内分泌干扰物定量分析方面,质谱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高,但样品预处理过程对整个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为此,又开发出了多种高效、快速的新型萃取技术.最新的检测技术将生物法和质谱法串联结合,达到同时测定雌激素活性和化合物浓度及其结构的目的.内分泌干扰物后期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内分泌干扰物源头的减少、敏感群体最大暴露剂量的确定、污染区域的修复和大区域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转化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电催化氧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种降解阿特拉津的新型有效方法,以Sb掺杂钛基SnO2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阿特拉津废水进行降解,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分析阿特拉津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200 A/m2、阿特拉津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溶液pH值为6.97、反应30 min后,阿特拉津去除率达100%,此时能耗仅为6.67×10-2kWh/g.阿特拉津的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主要为脱烷基、脱氯-羟基化、烷基氧化等反应,伴随着阿特拉津的降解,生成OHA、DAA、ANE等一系列中间产物.电催化氧化方法可经济、有效地去除水中阿特拉津.  相似文献   

6.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其进入生物体内后,对体内激素产生严重干扰,影响生物体内环境和生长发育。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对样品净化富集,以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作为衍生化试剂,选择特征离子定量(SIM模式),对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乙炔基雌二醇(EE2)、酚类内分泌干扰物2,4-二氯苯酚(2,4-DP)、双酚A(BPA)、4-辛基酚(4-t-OP)和4-n-壬基酚(4-n-NP)共8种物质进行了GC-MS检测分析。建立了8种内分泌干扰物GC-MS检测方法,该方法可检出的质量浓度为0. 5~140 ng/L。进一步采用该方法检测渭河水体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量浓度,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够应用于环境样品中内分泌干扰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可为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采用UV、H2O2及UV-H2O2联用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双酚A.研究表明,单独的H2O2不能有效氧化去除BPA;单独UV光照射对BPA有一定去除效果,但去除率有限;而UV-H2O2联用工艺对饮用水中BPA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原水BPA质量质量浓度为1 mg/L左右、UV光强133.9μW/cm2、H2O2投加量10 mg/L和反应时间40 min条件下,BPA的去除率可达到98.3%.UV-H2O2联合工艺降解饮用水中BPA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达为ρ=ρe-(0.0002[H2O2]1.0002[UV]0.8048)t,该模型可较好模拟UV-HO联合工艺对BPA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科学研究、监管和大众媒体一直关注于内分泌干扰物,它们主要是能够模仿天然激素功能的合成化学物质。法律要求开发一种程序,用以筛选和测试水和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含有潜在内分泌干扰物。根据法规,大量的化学品将会接受各种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用以测试其潜在荷尔蒙的活性,例如雌激素活性。因此,需要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分层筛选,以降低测试成本及加快筛选和测试的速度。在已经开发的内分泌干扰物知识数据库(EDKB)项目中,将实验和建模进行了整合,以便于更加高效地进行优先级的设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在水处理领域被广泛关注的环境痕量毒害物的热点问题,综合利用液液、固相萃取的富集预处理技术来初步调查分析痕量毒害物在哈尔滨2个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降解率.研究表明,大部分有机物在经过文昌、太平污水厂的二级处理以后都能被很好地去除,太平污水厂对水中痕量毒害物的去除率在79%~94%;文昌污水厂的有机物去除率在88%~90%.太平、文昌污水二级处理厂利用液液萃取方法共检测出微量有机物分别为73和70种,利用固相萃取方法分别检出87和101种.总检出有机物数量为102种,其中属于EPA优先控制污染物质有12种;属于我国水体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有6种,其中出水中有机物大部分属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电法直接测量超滤过程中膜表面边界层内的浓度分布,算出膜的附加阻力,可定量地描述蛋白质分子在膜表面的吸附状况。讨论了膜材料、溶质种类、溶液浓度等因素对蛋白质分子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聚工艺制备聚硅酸铁(PSF)混凝剂,研究了其对溶解性有机物(DOMs)(以腐殖酸HA为替代物)的氧化性能,并对比研究了PSF与复合铝铁(PFA)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最后对PSF去除DOMs机理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PSF具有氧化性能,改变了HA的分子结构、表面性质以及HA/水溶液的界面性质,使吸附性能增强。不同pH值对HA、PSF、高岭土之间的络合模式具有不同的影响。PSF的混凝机理是以氧化/吸附-电中和/脱稳为前提条件,以吸附架桥为必要条件,以卷扫网捕为补充条件。  相似文献   

12.
明确了超滤、活性炭及炭滤-超滤、超滤-炭滤四种组合工艺对于有机物质的去除效率,讨论了不同温度条件对于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总结了针对不同有机物类型所应采用的最佳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3.
采用XAD树脂分离技术和超滤膜法对青岛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化学处理后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了分类分离,研究了出水中DOM的亲疏水特性及分子量分布规律,探讨了各类DOM组分与芳香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DOM中,酸性物质(包括过渡亲水酸性物质和疏水酸性物质)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溶解性有机碳(DOC)的79.8%,疏水非酸性物质的芳香度最高,并依疏水酸性物质、过渡亲水酸性物质、亲水性物质的顺序递减,且羰基、羧基、羟基、脂类对芳环的取代程度表现为亲水性物质〈过渡亲水酸性物质〈疏水非酸性物质〈疏水酸性物质;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DOM以小分子量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kDa)为主,其占总DOC的59.13%,表明水中腐殖酸类等难降解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增加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因此,若该种水体需要深度处理时,应重点考虑提高对腐殖酸类等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处理程度,确保回用水水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基质层是影响干植草沟对道路径流净化效果的决定因素。为此,搭建6个不同基质层组成的干植草沟模拟柱,以路面径流中代表性多环芳烃(PAHs)配制的人工径流作为进水,考察各模拟柱去除PAHs的运行效果并进行质量平衡核算,评价外源有机质的存在及类型对PAHs去除效果及其归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模拟柱对萘(NaP)、菲(PhA)和荧蒽(F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0%~87.5%、33.7%~72.9%和90.8%~96.8%,浅基质层相对不利于以溶解态为主的低分子质量(LMW)PAHs的去除;在基质中添加外源有机质有利于提高进水中PAHs的净化效果;在5个月的运行周期内,随着PAHs分子质量的增加,PAHs在基质中的积累越明显,生物降解的程度也相应降低,在接近实际使用的运行条件下,不同基质模拟柱中NaP、PhA和FlA的微生物降解率分别为62.1%~76.6%、32.2%~42.9%和17.1%~36.6%;生物炭和木屑有效地提高了PAHs的降解率,可作为良好的外源有机质材料在LID设施的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后者更具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在深度处理阶段的去除率,通过Fenton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垃圾渗滤液SBR处理的出水在Fenton氧化过程前后溶解性有机物(DOM)结构和官能团变化规律,利用XAD-8/XAD-4树脂将水样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分级为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HPO-A和HPO-N为SBR出水DOM中主要组分(占到其DOC总含量的67%).经Fenton高级氧化后,DOM的总去除率为60.01%,其荧光光谱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DOM五个组分的SUVA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氧化过程中5个组分的芳香性增强.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中,HPO-A和TPI-A均显示了很强的羧酸基团吸收峰,而HPO-N和TPI-N的谱图十分相近,有较强的脂肪烃吸收峰.Fenton反应后,HPO-A和TPI-A中的O—H、—COOH的含量降低,而苯环、C—O和CO含量升高,还生成了1-酰胺.  相似文献   

16.
黄河水中有机物的分析及去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相萃取-GC/MS榆测分析技术,分析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对比利用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技术和粒状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检测结果表明黄河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黄河水中共检出有机污染物26种,包括烷烃类、酯类、有机酸、苯系物、醇类、不饱和烃类、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化合物,其中有三种属于有毒物质.黄河水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污染物是烷烃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实验表明粒状活性炭对黄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应用平板式超滤技术及中空纤维式超滤技术对乳酸钙中蛋白质的去除,分析了膜压差ΔP、温度t、pH值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两种膜组件各自较好的工艺操作条件.平板式膜组件:ΔP=0.2~0.25 MPa、t=20 ℃、pH=3~6;中空纤维式膜组件:ΔP=0.05 MPa、t=30 ℃、pH=4.用平板式膜组件对乳酸钙料液进行预处理,再用中空纤维膜组件超滤,最终得到的滤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3.6 mg/L,蛋白质的总去除率可达83%.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应用平板式超滤技术及中空纤维式超滤技术对乳酸钙中蛋白质的去除,分析了膜压差△P、温度t、pH值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两种膜组件各自较好的工艺操作条件.平板式膜组件:△P=0.2~0.25MPa、t=20℃、pH=3~6;中空纤维式膜组件:△P=0.05MPa、t=30℃、pH=4.用平板式膜组件对乳酸钙料液进行预处理,再用中空纤维膜组件超滤,最终得到的滤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3.6mg/L,蛋白质的总去除率可达83%.  相似文献   

19.
二级处理出水中DOM在粉煤灰改性SAT系统中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改善土壤含水层处理(SAT)系统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效果,在传统SAT系统中以不同的混合比例及填充方式加入粉煤灰对其进行改性,并通过紫外254nm处吸光度(UV254)、溶解性有机碳(DOC)、比紫外吸收值(SUVA)及三维荧光光谱(EEM)技术对二级处理出水中三卤甲烷(THMs)前体物在粉煤灰改性SAT系统中的去除情况进行探讨.粉煤灰改性SAT系统对二级处理出水中的UV254、DOC、SUVA及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的去除效果优于传统SAT系统.粉煤灰添加量的增加能大幅度提高SAT的处理效果,但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故有效结合粉煤灰的吸附性与土壤层的生物降解作用可提高SAT的处理效果.量化的荧光强度数据表明,粉煤灰改性SAT系统可有效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以络氨酸类芳香性蛋白质、腐殖酸及富里酸类物质为主的THMs前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