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钢高炉长寿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金觉生 《炼铁》2005,24(1):1-5
根据炉身破损机理、炉缸侵蚀机理、高炉传热与冷却等方面理论研究结果,对高炉长寿理念有了新的认识。通过高炉长寿系统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实际应用,宝钢高炉长寿技术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强化冶炼基础上的高炉长寿生产维护技术,使高炉长寿挑战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炉长寿问题关系到包钢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也是目前公司生产系统中 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关注国内外先进高炉的长寿技术措施,为包钢高炉如何实现长寿广开思路,将对包钢生产产生良好的影响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宝钢高炉20年的长寿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经历了几次高炉寿命制约因素的转变,通过高炉长寿系统工程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宝钢高炉长寿技术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强化冶炼基础上的高炉长寿生产维护技术,使高炉长寿挑战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宝钢3号高炉一代炉役的生产时间、累计铁产量和单位炉容铁产量都已经创造了国内高炉的新纪录,实现了高效长寿。回顾3号高炉长寿和生产历程,分析了长寿设计中的教训和经验,解析了高炉设计与操作方式、技术和习惯之间的匹配关系,探讨高炉长寿设计改进技术方向。结合3号高炉操作实践,论证了3号高炉长寿操作维护成功技术和经验,同时,从高炉长寿角度,剖析了高炉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潜在关系,为高炉长寿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琦  宋阳升 《钢铁》1995,30(7):75-79
回顾了90年代我国炼铁生产技术的进步,高炉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大幅度改善,在高炉现代化,大型化,喷煤和长寿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望了今后炼铁生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钢高炉长寿技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武钢高炉长寿技术研究成果和应用长寿的成功经验,高炉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武钢根据此观点开发出一套适用的高炉长寿新技术,高炉炉体合理设计、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研制及应用、微孔碳砖、半石墨碳砖、烧成微孔铝碳砖、磷酸浸渍粘土砖的研制和应用,高炉耐火材料使用性能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成功引进和应用及高炉操作维护经验等项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树芳  李平伟 《钢铁钒钛》1999,20(1):6-10,15
介绍了4^#高炉长寿的实践经验。根据钒钛磁铁矿的冶金特性,对4^#高炉炉体关键部件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发了延长高炉寿命的操作技术,使高炉一代炉龄可望达到12年。  相似文献   

8.
对宝钢大型高炉长寿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宝钢炼铁工作者在掌握大型高炉操业技术的同时,对高炉长寿工作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大高炉生产操作与长寿维护系统技术,实现了2号高炉一代炉龄15年以上和3号高炉单位炉容产铁已达12000t/m~3(还在生产中)的高炉长寿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4#高炉长寿的实践经验。根据钒钛磁铁矿的冶金特性,对4#高炉炉体关键部位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发了延长高炉寿命的操作技术,使高炉一代炉龄可望达到12年。  相似文献   

10.
许美兰 《武钢技术》1997,35(9):8-11,17
武钢3号高炉第三代大修炉体设计,在保持内型不动的前提下,借鉴武钢高炉破损调查的经验,吸取国内外高炉长寿的技术,对炉体结构,内衬砌筑,冷却设备,供排水等进行技术改造,以便宜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目标。高炉经大修投产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已达到和满足生产要求,高炉利用系数达1.9以上,入炉焦比450kg左右,生产技术指标使历史水平。  相似文献   

11.
陈俊 《中国冶金》2016,26(4):38-42
阐述宣钢高炉长寿高效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提出适合宣钢原燃料条件下高炉长寿高效生产的合理途径。从施工设计到操作管理,逐渐形成具有宣钢特点的高炉长寿高效生产技术:采用经济合理的“扬冷避热型梯度布砖法”,建立健全中钛冶炼条件下炉缸活跃指数管理机制,严格控制钾、钠、锌等有害元素质量分数,减少炉缸气隙,使高炉实现长寿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高炉长寿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玲 《钢铁研究》1998,(1):50-53
高炉长寿是目前国内外炼铁界关注的主要课题。在此介绍了国内外高炉的长寿状况,高炉长寿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首秦高炉长寿设计与生产实践工作。剖析首秦炉缸长寿生产技术特点,改善炉缸工作状况。同时, 做好日常高炉长寿运行监控、管理工作,建立适合首秦高炉的长寿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昆钢6号高炉采用了多项先进实用的长寿技术,开炉已经接近8年,目前各个系统工作正常。通过综合调查分析,作者认为6号高炉长寿前景颇为看好,预计一代炉役寿命将达到12~13年或更长,可望创造全部使用国产耐火材料的大型高炉长寿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讨论炉缸炉底长寿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首钢高炉长寿经验,提出高炉炉缸炉底长寿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一控制炉缸炉底的象脚状侵蚀,避开炉缸的过度侵蚀,使炉缸炉底侵蚀向锅底状侵蚀的方向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首钢迁钢1号高炉本体炉缸炉底的设计和设计思想,经过数学物理模型计算,阐明长寿设计理念和理论计算的统一,并在首钢迁钢一号高炉本体设计中得到应用。高炉的长寿设计是内衬结构、冷却体系、检测自动化的结合,长寿设计尤为关键,科学的设计是高炉长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可中  李肇毅 《钢铁》2001,36(12):6-10
宝钢的3座高炉(1、2号高炉内容积均为4063m^3,3号高炉4350m^3)现处于满负荷生产。近年来在生产技术上大力提高高炉喷煤,1号高炉1999年年均喷煤比达238kg/t铁。高炉生产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得益于精料技术的推进,得益于高炉操作技术以及长寿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高炉长寿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高炉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也出现数十座高炉发生炉缸事故或异常侵蚀破损。高炉长寿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高炉要实现长寿除需要保障炉衬、炉体材质和建筑施工质量外,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关键,高炉生产操作监控维护是基础。基于对多座高炉长寿技术应用状况和高炉炉缸的破损调查,从设计、操作等多方面对炉缸破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长寿炉缸设计的优化原则和实现炉缸长寿的生产操作、监测、维护及管理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佳龙  李怀远 《炼铁》1999,18(5):1-5
从设计,生产操作,炉体及冷却壁设备的欠水密闭循环系统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武钢5号高炉长寿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安钢高炉实际,分析了影响强化冶炼高炉长寿的限制性环节,指出了强化高炉的长寿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设计、制造、施工、生产监测、维护等各方面着手,综合考虑,并逐步加以改进,才能真正解决强化冶炼高炉的长寿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迁钢1号高炉于2004年10月8日建成投产,高炉有效容积2650m^3。根据实施首钢搬迁转移400万t钢生产能力方案的总体部署,迁钢炼铁工程分成两期建成,一期、二期工程各建设一座26500高炉,最终形成一、二期年产生铁合计445万t生产规模。迁钢1号高炉设计中以“长寿、高效、低耗、清洁”作为设计原则,在精料、长寿、高风温、喷煤、清洁生产等方面,积极采用当今国内外高炉炼铁先进技术,使高炉整体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外同级别高炉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