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基础、比较了不同方法合成的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介绍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稀土铕发光材料因其具有较强的特征荧光,而且具有色纯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激发寿命较长和理论量子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生物、医学、光、电、磁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总结了由稀土铕掺杂配合物制备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从发光性质、稀土发光材料以及稀土铕掺杂配合物等方面展开论述。着重讨论近年来稀土铕掺杂配合物在新型发光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型蓄光材料掺铕铝酸锶制备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评述了二价铕离子激活的铝酸锶新型蓄光材料的制备现状,并对其研究方面和制备改进做了探讨,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塑料科技》2009,37(2)
英国的Distmpol公司日前工业化生产一款新型透明坚韧的丙烯酸共聚物,该产品商标属于NAS和Zyla系列。这款新型FDA批准的材料是传统热塑性塑料的有益替代品,可替代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明聚苯乙烯(PS)以及透明丙烯腈.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  相似文献   

6.
戎红仁  王平  顾浩 《化学世界》2002,43(10):558-560
制假造假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商品经济发展得更趋成熟;全民的道德水平和遵纪守法自觉性的高度的提高;国家大力提高对制假造假的打击力度,使得制假造假需要付出的代价远高于其对所得暴利的期望值等.  相似文献   

7.
以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P(MMA-BA-AA)]纳米粒子,以此对聚乙烯醇(PVA)进行增强,讨论了粒子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表明少量粒子可明显提高PVA力学性能。采用P(MMA-BA-AA)纳米粒子增强可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P(MMA-BA-AA)含量为5%时,PVA拉伸强度从50.3MPa提高到65.7MPa,断裂伸长率从201%提高到248%。通过中和乳液粒子,证实增强粒子和PVA之间的主要作用是氢键复合。借助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定量计算了PVA与增强粒子间的界面黏结强度。结果表明:粒子含量5%时与PVA间作用最强。材料界面黏结强度的变化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力学性能的变化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
用环己烷作为连续相,Span80/OP10作为复合乳化剂,KPS-TMEDA作氧化还原引发剂,在室温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00万的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钾(AA-K)的稳定共聚物胶乳,并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配比对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反应条件:c(KPS)=1 7×10-3mol/L,c(monomer)=3 5~5 5mol/L,n(AA-K)/n(AM)=0 1,温度20~30℃较适宜。对聚合物胶乳的絮凝及泥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效果明显,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子发光材料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综述了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基础,介绍了光致发光材料的基本类型,分析了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建宇 《现代化工》2001,21(4):13-16
发光稀土高分子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本文就其3种合成方法进行评述。以稀土离子与含配位基团的聚合物进行反应,难以获得发光强度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使稀土离子与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同时作用,可以得到荧光强度比较理想的产物,但反应难以定量控制;以小分子稀土配合物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也可获得荧光强度较高的高分子配合物,但聚合反应的空间位阻较大。并针对方法3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引发剂,次亚磷酸氢钠作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共聚物PAA-AMPS。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共聚物分散性能的影响,共聚物分散剂PAA-AMPS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丙烯酸(AA)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的摩尔比为8:1;引发剂(NH4)2S2O8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 %;链转移剂次亚磷酸氢钠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单体质量分数为24%;反应温度85 ℃。通过FT-IR、GPC 及TGA等手段对共聚物的结构、热稳定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对添加不同量的分散剂的料浆粘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25%,料浆的粘度最低,共聚物的分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改性AVE乳液制备可再分散乳胶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可再分散乳胶粉的生产工艺。实验以AVE乳液为种子乳液,以MMA为壳单体进行了核壳乳液聚合,以核壳配比、乳化剂、引发剂选择及加料方式为考察因素,得到效果稳定的乳液。随后在喷雾干燥过程以空气进口温度和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得到乳白色的流动性较好、平均粒径100μm且粒径分布均匀、包覆效果较好的乳胶粉,乳胶粉的成膜性能良好,并由此得出了较优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法用混合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对氯化聚丙烯(CPP)进行接枝改性,制备出不同接枝率的改性CPP,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改性CPP在PP底材上得附着性能。结果表明:改性CPP在PP板材上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改性CPP与丙烯酸树脂的相容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系三元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铵-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亍共聚物吸液性能与共聚物组成、交联剂用量、中和度等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吸水能力在2000g/g以上,吸0.9%NaCl溶液能力在130g/g以上,并且吸液速率快,在6min之内即可达到最大吸液量的90%。  相似文献   

15.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PN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PNMA制备的各项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n(NSA-18)∶n(MAO)=3∶2、n(亲油单体)∶n(亲水单体)=1∶3.5、w(APS)=4.5%(基于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88℃、活泼单体滴加时间为2 h时,合成的PNMA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和一定的柔软、防水性能,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的透光率为42.7%(400 nm,25℃),复鞣加脂后革样增厚率为29.6%,静态吸水率为43.6%。  相似文献   

16.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PN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PNMA制备的各项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n(NSA-18):n(MAO)=3:2、n(亲油单体):n(亲水单体)=1:3.5、w(APS)=4.5%(基于单体总量)、反应温度为88℃、活泼单体滴加时间为2h时合成的PNMA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和一定的柔软、防水性能,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的透光率为42.7%(400nm,25℃),复鞣加脂后革样增厚率为29.6%,静态吸水率为43.6%。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丙烯酸、氢氧化钠、丙烯酰胺为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基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铵、无水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选择颜色鲜艳又具有水不溶性的颜料为着色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具有色彩晶莹、吸水不褪色的多彩吸水聚合物。并讨论了交联剂用量、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吸水倍数的影响以及颜料的选择、水不溶性颜料的用量对产品着色、褪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丙烯酸14.2 g,氢氧化钠17.2 g,蒸馏水43.8 g,丙烯酰胺26.6 g,N,N-亚甲基双丙烯基酰胺0.15 g,5%过硫酸溶液2 mL,5%无水亚硫酸钠溶液2 mL,颜料8 mL。  相似文献   

18.
吴挡  李玉雪  俞强 《中国塑料》2015,29(12):39-45
制备了具有不同嵌段长度的聚乳酸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LA-b-PMMA),并将其作为大分子相容剂用于聚碳酸酯/聚乳酸(PC/PLA)共混体系,研究嵌段结构对PC/PLA共混体系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共混体系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PLA-b-PMMA的加入改善了PC与PLA之间的相容性,其增容效果取决于PLA-b-PMMA的添加量及两嵌段的长度;当PLA-b-PMMA添加量为6 %时,PC与PLA之间的相容性较好;在PMMA嵌段长度一定时,随着PLA链段长度从3390提高到9780,共混体系中两相的相容性不断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强;在PLA嵌段长度一定时,随着PMMA链段长度从20680提高到99680,增容效果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The electron beam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polymers of HEMA and MMA are reported. A copolymer with 4% of HEMA was found to have comparable sensitivity and enhanced contras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MMA and this material would appear to be useful in lithograph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合工艺研究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成利  李寒旭  董众兵 《应用化工》2005,34(11):697-699
以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为共聚单体,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以水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P(AA-MA)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共聚物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研究了各因素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的影响程度,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为:单体比例为8∶1,加料时间0.5 h,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2.5 h,过硫酸铵用量6%,亚硫酸氢钠用量2%,异丙醇100%(以单体质量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