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原有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处理城镇污水进行提标改造。通过向原有CAST生化池中添加以聚氨酯为基材的MBBR载体,建立高效脱氮系统。结果表明,经过MBBR工艺改造之后,出水COD、总氮、氨氮、总磷值分别低于30 mg/L、10 mg/L、1 mg/L和0.2 mg/L,符合浙江省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要求。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MBBR-CAST处理系统的最优势菌种是Actinobacteria,分别在游离活性污泥和载体污泥样品中占比45.61%和47.07%。对污水处理有潜在能力的其他菌种如Pseudomonas、Anaerolinea、Terrimonas等也被检出,这些菌种的协同作用保证了MBBR-CAST组合工艺的高效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A~2O+MBBR组合工艺处理园区综合工业废水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处理效果等,结果显示,在水力停留时间:调节池、事故应急池和水解酸化池均为6h,沉淀池3h,A~2O池12h(厌氧3h、缺氧3h、好氧6h),MBBR池12h,二沉池4.2h,污泥池30min;水温15℃的工况下,A~2O+MBBR组合工艺对废水中COD_(Cr)、BOD_5、SS、NH_3-N和TN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8%、93.3%、95%、84%和71.4%,外排废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方形与球形聚氨酯填料用于MBBR处理混合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利用方形和球形聚氨酯填料作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载体,并研究和比较其串连和并联处理混合污水的效果,研究表明,MBBR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串连MBBR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3%和97%;填充球形填料的MBBR能更有效地去除COD和NH3-N,且对水质变化适应性更强。试验结果为选择更合理、有效的填料应用于MBBR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HRT为9.4 h,MBBR填料填充率为30%,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研究硝化液回流比分别为100%、150%、200%、250%、300%时MBBR一体化设备对污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硝化液回流比对COD、氨氮的影响不大,设备出水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硝化液回流比对TN和TP影响较大,均随着硝化液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最佳回流比不一样,TN去除效果最佳回流比为250%,TP去除效果最佳回流比为200%。考虑设备脱氮除磷效果和运行的经济性等方面,确定最佳的硝化液回流比为200%。  相似文献   

5.
汕头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2万m3/d,采用完全混合A2/O+二沉池+消毒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8中二级标准。通过提标改造方案比选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设计在原处理基础上增加磁混凝沉淀池工艺,在A2/O生化池增加填料(MBBR),并辅以化学除磷,该工程具有节省投资、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提标改造后各项出水指标提升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的较严值排放。  相似文献   

6.
工程信息     
《水处理技术》2013,(7):135
山东省日照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由日照市城市排水管理处投资建设,项目建设日处理规模5万立方米,占地50.17亩,采用MBBR污水处理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工程拟分期建设,一期日处理规模为2.5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7 456万元。建设周期:2013年-2013年。  相似文献   

7.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要求有效去除污水有机污染物和营养成分。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和固定生物膜工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具有耐受性强、无需反冲洗、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基于生物膜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分析,对生物膜形成、污水处理影响因素、去除痕量有机污染物及建模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MBBR可从不同场景下的填料开发、耦合ASM模型和CFD仿真模拟及联合其他生物工艺等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宁市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5 m3/d,变化系数为1.3.设计对现状A2/O生物池进行MBBR改造,并新建高密度沉淀池-转盘过滤-紫外消毒深度处理工艺,出水可稳定达到GB l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深度处理部分将高密度沉淀池、转盘过滤池、紫外消毒渠、巴...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某中学1 000 m3/d的废水处理工程进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现场场地有限、除磷要求高等问题,设计采用两级生物流化床(MBBR)与化学除磷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参数以及运行效果等。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最终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耐负荷冲击、操作运行简单、维护成本低、占地省。  相似文献   

10.
马嘉欣  李怀正 《广东化工》2022,(2):182-183,194
随着人们对含氮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近年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在有机物降解以及生物脱氮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MBBR反应机理的角度综述了MBBR工艺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溶解氧、温度等),此外通过MBBR与其他工艺的耦合,阐述了MBBR的使用现...  相似文献   

11.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简单介绍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工艺原理,这种反应器不同于其他生物膜反应器的工艺特点。综述了最近国内外应用这种处理方法在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生物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MBBR是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优点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针对该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格列奇特制药废水既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又含有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成分复杂、浓度高。作者将共代谢应用于循环移动载体生物反应器(MBBR)处理格列奇特制药废水,研究了葡萄糖在进水中的最佳比例,同时也讨论了营养元素的加入对于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建的分层悬浮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模拟合成氨废水,考察了填料生物膜驯化过程中生物相的变化和反应器内基质浓度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中NH3-N、CODCr和硫化物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00、2 800和3 mg/L时,出水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0、200和0.46 mg/L,基本达到GB 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去除率分别达到78%、93%和85%。与不分层MBBR对NH3-N和CODCr的去除率(70%和89%)相比较,分层MBBR的去除效果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MBBR在污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炼油厂水净化车间达标排放污水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进行深度处理,以求达到炼油生产装置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水量及水质负荷下,比较MBBR生物处理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及接触氧化的设计参数,发现使用MBBR生物处理可减少许多用地.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到回用水的指标,这样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A three-stage pilot-scale 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 (MBBRs, anaerobic-anaerobic-aerobic in series) was investigated to treat textile dyeing wastewater. Each reactor was filled with 20% (v/v) of polyurethane-activated carbon (PU-AC) carrier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MBBRs, the effect of PUAC carrier, its packing percentage (v/v%) and pH control on COD removal were analyzed by batch experiments. The MBBRs were inoculated with activated sludge obtained from a local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he MBBR process removed 86% of COD and 50% of color (influent COD=608 mg/L and color=553 PtCo unit) using relatively low MLSS concentration (average 3,000 mg/L in biomass attached to PU-AC carrier)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44 hr). The MBBR process showed a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A pilot‐plant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and two pilot‐plant hybrid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embrane bioreactors (MBBR–MBRs), divided into three aerobic and one anoxic chambers, were started up for the treatment of salinity‐amended urban wastewater. The MBBR–MBR systems worked with and without carriers in the anoxic zone (MBBR–MBRanox and MBBR–MBRn/anox, respectively). The systems were operated from start‐up to stabilization, showing high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a maximum of 90%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98%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on the fifth day for MBBR–MBRn/anox in the stabilization phase—but low nitrogen elimination—30% maximum for MBBR–MBRn/anox in the stabilization phase. Biofilm attached to carriers reached less than 50 mg L?1 in the hybrid system. MBR showed faster kinetics than the two MBBR–MBR systems during start‐up, but the opposite occurred during stabilization. Maximum specific growth rates for heterotrophic and autotrophic biomass were 0.0500 and 0.0059 h?1 for MBBR–MBRn/anox in the stabilization phase. © 2017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3: 3329–3342, 2017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装置为例,介绍移动床生物膜(MBBR)技术工艺技术特点,重点论述二段A/O法移动床生物膜(MBBR)技术处理化肥企业高氨氮废水应用。针对该装置实际运行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同类化工企业生产运行提供借鉴经验,共同开发更适合我国化工企业采用的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天然丝瓜络制作生物膜填料,并投加到MBBR反应器中,经生物挂膜培养,生物量达0.49gMLSS·g/丝瓜络。丝瓜络填料在MBBR反应器中处于悬浮流化状态,溶解氧传质效率高,与生活废水充分接触。本反应器在HRT为4h的运行条件下连续运行20多天,出水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2.95%、74.19%、65.78%,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铁炭微电解—混凝沉淀—MBBR工艺处理腈纶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腈纶废水对微生物活性具有不良影响,采用铁炭微电解—混凝沉淀-MB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铁炭微电解预处理腈纶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再以MBBR为生物反应器,进一步处理经过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的腈纶废水.结果表明,最终出水COD可稳定至100 mg/L以下,氨氮接近15 mg/L.该工艺是处理腈纶废水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20.
为选定华亭FMTP项目配套污水处理工艺,实现投产后污水处理的达标排放,分析了污水预处理工艺、A2/O工艺、SBR工艺、MBBR工艺和BAF工艺的原理及各工艺的优缺点,结合华亭FMTP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废水指标,预处理工艺选择混凝沉淀和气浮工艺,废水处理工艺选择了SBR和MBBR两级串联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