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某钢厂1580热连轧机组第二架轧机(简称F2轧机)在轧制特别规格产品时极易发生振动,针对易发生振动的F2轧机主传动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出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通过对现场测试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轧辊水平振动信号和主传动接轴的扭振信号具有明显的共性,轧辊水平振动是激励源,导致轧机主传动系统发生扭振共振,进而引起主轧机的强烈振动。消除或减弱轧辊的水平振动是解决轧机振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周建刚  任学平 《鞍钢技术》2007,(1):21-24,28
确立了某热带钢连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动力学模型,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扭振数学模型,用matlab 计算软件求出了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用系数法求出了扭矩放大系数,讨论了频率放大系数对扭矩放大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某热带钢连轧机主传动系统确立了扭振动力学模型,用拉格郎日方程建立了扭振数学模型,用Matlab计算软件求出了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用系数法求出了扭矩放大系数,讨论了频差放大系数对扭矩放大系数的影响关系。该轧机扭矩放大系数偏大,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由于鞍钢半连轧厂改造的需要,对1700连轧机组主传动系统固有频率进行了电算分析,对轧制过程中主传动系统进行了扭振分析,为设备改造提供了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轧机主传动效率专题讨论会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六日至九日与湖北省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学委会联合在湖北省沙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62个单位的76名从事冶金设备研究、设计、制造和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会议收到论文36篇,介绍了近年来各单位在轧机主传动系统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 会上宣读的文章,研究了扭振的理论,分析了振动的原因,实测了轧机的动态参数,提出了系统固有频率和扭矩放大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对探讨扭振造成重要部件的疲劳破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数学模型考虑了减速器齿轮的啮合刚度对系统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得到系统的用保守系统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某铝带热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数学模型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及其对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的灵敏度;用模态叠加法计算了系统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得出了各轴段扭矩放大系数的仿真结果,以判定扭振发生时主传动系统的最大动力载荷。计算发现该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固有频率分布并不十分理想,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分析结果对扭振问题的识别和解决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CSP轧机振动和振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小彬  臧勇  吴迪平  王永涛 《钢铁》2006,41(10):54-58
为了找出珠钢CSP热连轧机组在轧制薄规格集装箱板时出现振动的规律和机理,对该机组中间3架轧机的主传动系统扭振、机座系统垂振、抑振措施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带钢(轧辊)振纹和工艺参数、轧机振动之间的关系,振纹形成必要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2轧辊振纹频率为14 Hz,是由齿轮座齿轮啮合冲击激起主传动扭振造成的;F3轧辊振纹频率为54 Hz,是由接手弧形齿啮合冲击引发辊系水平振动造成的;F4轧辊振纹频率为78 Hz,是由机座水平系统共振造成的;对F4来说为避免振纹形成,在一定轧速下需谨慎选择工作辊直径.对比试验发现,关闭乳化液和采用高速钢轧辊对振动的抑制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常瑜  史荣  高聪敏 《山西冶金》2007,30(1):8-9,14
针对宝钢2050热带钢F1连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动态特性,进行了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求出了轧机的固有频率和扭矩放大倍数,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为解决轧机的振动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宝钢三热轧粗轧机R1上下辊在轧制高硬度钢种时出现轧机振荡,主要是原系统存在两方面的因素导致轧机振荡的加剧:一是R1轧机的转动惯量偏小,咬钢时动态速降大,且原双闭环控制系统存在反应滞后的缺点,使R1轧机在咬钢与加速过程中扭振加剧;二是原系统速度环的截止频率与上下辊及轧制材料组成的联合体的固有频率接近,导致R1粗轧机出现联合共振。通过投入外扰模型前馈控制(SFC)功能减轻了动态速降大的问题,有效抑制了轧机振动;通过对速度环控制参数的分段切换控制,使控制系统的频率与联合体的固有频率错开,保证了R1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初轧机实际生产中,其主传动扭振普遍存在。结合初轧机的一次综合测试,对所产生的扭振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把1150初轧机多质量系统简化为两质量系统,利用两质量系统的扭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与分析,并作了一些修正。结果表明,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完全符合。同时着重对初轧机的动荷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降低动荷系数的措施。因此,今后设计和校核机械强度时,必须认真考虑扭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