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碾压混凝土坝的渗透特性出发,分析了碾压混凝土坝层(缝)面渗流与坝体应力相互影响的耦合机理,层(缝)面渗流向层(缝)壁面施加法向渗透压力和切向拖曳力来影响坝体应力,坝体应力改变层(缝)面的等效隙宽来影响渗流,进而提出了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讨论了该耦合模型的有限元数值解法,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由计算实例可看出,耦合作用使坝体渗流场发生变化。并且使坝体应力增大,使坝踵处的应力集中加剧。  相似文献   

2.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16.5m,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上。本从碾压混凝土坝的渗透特性出发,分析了碾压混凝土坝层(缝)面渗流与坝体应力相互影响的耦合机理:层(缝)面渗流向层(缝)壁面施加法向渗透压力和切向拖曳力来影响坝体应力,坝体应力改变层(缝)面的等效隙宽来影响渗流;进而提出了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讨论了该耦合模型的有限元数值解法,并进行了龙滩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数值模拟。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耦合作用使各应力分量增大,而且使坝踵附近的应力集中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3.
龙滩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军瑞 《红水河》2001,20(2):47-50
结合龙滩水电站工程,分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及碾压层(缝)面渗流的特点,提出碾压混凝土坝渗流的渗透静水压力和渗透动水压力及其对坝体应力的影响机理,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计算出渗流场影响下的龙滩坝应力场分布。可以看出,由于渗透静水压力和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使坝体各应力分量最大值增大,也使坝踵处应力集中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4.
结合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渗透特性,考虑碾压混凝土层面 流及其力学效应以及坝体应力状态对层面渗透性的影响,采用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元数值解法,对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龙滩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渗透特性,考虑碾压混凝土层面渗流及其力学效应以及坝体应力状态对层面渗透性的影响,采用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元数值解法,对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视成层浇筑而成的碾压混凝土在强度和渗流特性上都为横观各向同性体,给出描述南体渗透各向异性的渗透张量和线弹性变形的5个弹性特性常数的算式,并论述了求解压混凝土坝渗流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据碾压混凝土圆筒体试件在层面法向荷载作用下的室内径向渗透模型的耦合作用试验结果,建立碾压混凝土坝中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耦合算式及解耦算法,其中用单元开裂裂缝分布模型考虑了坝体层面及混凝土本体在任何可能方向上  相似文献   

7.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分析的缝面渗流平面单元模拟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朱岳明  龚道勇  章洪  马东亮 《水利学报》2003,34(3):0063-0068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成层施工的结构特点及其渗流特 性,笔者在非均质各向异性等效连续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可精细而又方便地模拟大坝中层 面、缝面和裂缝等渗流行为的缝面渗流平面单元模型。在没有增加计算网格结点的前提下, 不但能高效率地刻画出层面和缝面所带来的坝体强渗透各向异性的特点,而且又能极容易地 对那些局部零星分布的有强集中渗透能力的冷缝和裂缝等缝隙进行逐个细致地模拟,坝体的 渗流实际情况在数值模型中得到了甚为客观的展现,提高了大坝渗流场的计算分析精度,基 本上完整地解决了碾压混凝土坝的渗流建模问题。最后,较详细地进行了一个高102m的大坝 的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重力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强大建模与计算功能,建立混凝土重力坝断面二维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模型,选择结构力学模块和描述流体流动的Richards方程模块,利用出渗面混合边界求解方法确定渗流自由面,以此研究正常蓄水情况下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的影响,并与不考虑耦合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考虑与不考虑耦合作用时的渗流场、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耦合作用对混凝土重力坝渗流场、应力场与位移有较明显的影响;(2)耦合作用使坝体浸润线位置稍微偏低,渗流场等势线偏向下游,坝基扬压力变大;(3)耦合作用使坝体总体应力增加,坝体上游拉应力与下游压应力增大,坝踵处的应力集中加剧。研究成果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受施工、龄期、环境及服役期大坝承受的反复静动荷载等多因素影响,坝体和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损伤,碾压层本体及层面物理参数呈渐变特性。针对碾压层内力学参数渐变的特性,提出了相应物理参数的等效算法,且给出了耦合性态参数间的数学转换关系,分析坝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相互影响机理,据此建立了考虑层内参数渐变的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耦合作用致使大坝的渗流场发生改变,坝体的应力较未耦合时普遍偏大,坝踵处的应力集中显著;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激励下的不利因素可为大坝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文税  李国润 《人民长江》1992,23(10):43-47
碾压混凝土坝,由于其施工特点,存在着影响坝体渗流场的因素。例如美国柳溪坝因为层面结合不良而造成严重渗漏。日本采用常态混凝土防渗层包住碾压混凝土坝体,发挥了较好的防渗效果。本文探讨了影响大坝渗流的水平结合层面和常态混凝土防渗层的效果,以及增设坝内排水管的作用等问题。作者结合四川省铜街子工程的实际,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碾压混凝土坝的平面渗流场进行了计算,认为:有了上游防渗层,碾压混凝土贯穿性层面对渗流场影响不大;上游防渗层应避免出现贯穿性开裂;而增设坝内排水管对坝内自由水面的降低比单纯加厚上游防渗层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坝稳定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稳定渗流方程和土体平衡方程的弱解形式,并根据该弱解形式和所设计的计算流程,按照有限元语言的语法规则,分别编写了线弹性土坝耦合场的全量算法和非线性弹性土坝耦合场的增量算法的脚本文件,借助有限元自动生成系统(FEPG)生成了FORTRAN有限元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所开发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开展饱和/非饱和土的非稳定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分析方法研究,考虑土石坝施工过程的初次蓄水变形、运行期考虑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导致的坝体变形对坝体安全的影响,对科学客观地评价坝体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分析对象做出合理假定的基础上,推导了非稳定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的等价积分方程,对其进行了空间域和时间域的有限单元离散,并用Fortran90编制了相应的求解该耦合问题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一土柱非饱和固结问题的计算分析和一均质坝考虑施工过程和蓄水过程的应力应变计算分析表明,提出的针对土石坝的非稳定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方法是合理的,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3.
系统介绍了土石坝防渗加固工程中高聚物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和步骤,在考虑实际工程条件基础上,建立坝体正常蓄水情况下高聚物防渗墙土石坝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分析的数值模型。高聚物防渗墙堤坝在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时,坝体不同位置处的最大压应力的结果要大于不计耦合时的压应力值,且高聚物防渗墙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值考虑耦合时明显大于不计耦合时,坝体内浸润线位置也有同样变化。分析结果说明忽略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会导致坝体和墙体的位移和应力计算结果偏小,为今后高聚物防渗墙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深厚覆盖层坝基中存在弱透水层时,弱透水层往往既是隔水层又是软弱夹层,是利用其作为渗流控制依托层,还是不考虑其防渗作用,关系到防渗工程的成本、进度等。流固耦合能较真实反映出弱透水层对坝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该文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推广到黏弹塑性,同时考虑土体力学参数及水力参数的动态变化关系,借助ADINA进行双场耦合求解,分析上江坝深厚覆盖层坝基中弱透水层对土石坝渗流场、应力场和自身应力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半封闭式防渗墙和弱透水层可形成坝基内部的联合防渗体系,能达到显著的渗流控制效果,大坝渗流量、坝基出逸坡降和弱透水层自身应力应变均小于其允许值,能保证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同时防渗墙和弱透水层承受的应力应变会相对增加,需要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给予辅助。实例中防渗墙深度相比封闭式防渗墙减小近60 m,若方案能给与采用,可大大减少工程造价。因此,坝基内部若存在弱透水层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科学论证后若能加以利用,能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以某水库堤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对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先分析地震荷载引起的渗流场时程变化,再与应力场进行耦合,分析坝坡稳定性。渗流场和震动场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坡体稳定性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会激发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是否考虑地震荷载和孔压变化的耦合效应会使得稳定性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异。不考虑该耦合作用时,边坡易发生浅层滑动,滑动面较平坦,易高估堤坝的抗震稳定性;考虑该耦合作用时,滑面位置明显深入,易发生深层滑动。孔压的累积效应可能是两相介质边坡动力失稳的关键因素。因此,地震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对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小湾水电站高拱坝工程,分析坝区岩体多重理解隙网络渗流的特点及渗流对应力的影响机理,采用多重裂隙网络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小湾高拱坝建坝蓄水后坝区渗流场和渗流场影响下的应力场进行分析计算。可以看出,建坝蓄水使坝区渗流场发生较大变化,且使大坝附近的坝基岩体竖向有效应力有增大,也使坝肩岩体的拉应力增大。  相似文献   

17.
李茂秋 《红水河》1997,16(2):11-14
百色水利枢纽坝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具有独特的性质,建库后渗流场的演变及掺控措施均受其制约。本项试验利用三维电阻网络模型研究坝基渗流,水库渗漏及渗流场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