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仕兴  董守安  顾永万  潘云昆  周华 《贵金属》2003,24(2):24-27,56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的长度对光化学制备金纳米粒子的影响。结果发现,疏水链越长,获得的金纳米粒子的尺寸越小;特别是苯环的引入使诱导和自催化现象越加不明显。在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获得的金纳米粒子的λmax位于540.7nm,TEM表征的平均粒径为47.1n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的λmax位于526.5nm,平均粒径为6.7nm。探讨了胶束性质对光化学制备金纳米粒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对巯基苯胺为探针分子,研究了金、银纳米粒子与吸附分子之间电荷转移的影响因素.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b2振动有较大增强,说明体系中贵金属纳米粒子与吸附分子对巯基苯胺之间的电荷转移增多.研究表明,基底、共吸附卤素离子(Cl-,Br-,I-)以及吸附分子的吸附方式都影响纳米粒子与吸附分子之间的电荷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硝酸银(AgNO3)为前躯体,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通过一条绿色途径合成了Ag纳米粒子,其粒径大小分布范围窄.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等多种手段进行表征.以吡啶(Py)作为探针分子进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测定,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光谱的检测限为10-10 mol·L-1,且随探针分子浓度下降,拉曼信号变化趋势很稳定,为后续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闫月荣  卢伟伟  姚开胜 《贵金属》2012,33(3):1-4,21
用氢气还原氧化银的方法合成了粒径约为100 nm的银纳米粒子,在表面经聚乙烯吡啶修饰的玻璃片上以自组装的方式构筑了银纳米粒子的单层二维有序阵列。经对氨基苯甲酸修饰后,进而又构筑了银纳米粒子的双层二维有序阵列。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行了表征。二维有序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对氨基苯甲酸在银粒子上垂直吸附,电磁场增强对表面增强拉曼效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种子生长法合成了GNRs,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TEM、XRD、UV-vis等手段分析了热处理对金纳米棒的形貌、尺寸及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对GNRs的热处理温度升高,其LSPR发生蓝移,并且LSPR的半峰全宽(FWHM)明显减小,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通过探究平均长径比为3.31、4.38、4....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玻璃基底的硅烷基化,金纳米粒子被组装到玻璃基底上,SEM表明金纳米粒子在玻璃基底上形成二维的亚单层组装结构.同时又利用聚苯乙烯模板对金纳米粒子进行图案化组装,在玻璃基底上形成"面包圈"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SiO2/Ag纳米复合材料,分析银氨络离子的浓度对银纳米粒子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对SiO2/Ag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以SiO2/Ag为基底的表面拉曼散射增强。结果表明,银纳米颗粒以多晶形式沉积在球形二氧化硅表面,通过调节银氨络离子的浓度可以改变Ag纳米颗粒的大小及其在SiO2上的沉积量;当银的沉积量增加时,表面拉曼散射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8.
金纳米片由于自身的高比表面积、选择性吸附特性、优异的光电效应以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现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30余篇文献分析,综述了种子介导生长法、液相还原法、模板法、气相沉积法、水热法以及光学合成法等制备金纳米片的方法;探讨了金纳米片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生物医学、等离子体传感器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对金纳米片的可控合成及其工业化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紫外光诱导方法在n型单晶硅表面成功地生长出长度为1.66~5.80μm、宽度为1.27~2.84μm、厚度在0.24~0.73μm之间变化的铜微纳米粒子。采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单个铜粒子表面光滑,并出现数个粒子聚集形成K或L形状的粒子团聚现象。结果表明:改变溶液组分浓度和光照时间可以对铜微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致密度进行有效控制。以浓度为1×10-5 mol/L罗丹明6G作探测分子,对制备的铜微纳米粒子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进行研究,证实经过铜微纳米粒子修饰后的单晶硅对其表面吸附分子的拉曼信号确实有增强作用,这是因为铜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能够提高样品表面局域场的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与再生丝素蛋白复合得到了高度稳定的丝素蛋白-金纳米粒子(SF-Au NPs)体系。研究了SF-Au NPs在不同pH值以及KCl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稳定性,应用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对SF-Au NPs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F-Au NPs在3~11的pH范围内及50~1000 mM的KCl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柠檬酸钠和牛血清白蛋白稳定的金纳米粒子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SF-Au NPs的稳定性主要与丝素蛋白空间阻隔效应有关。本文报道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SF-Au NPs体系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纳米金除了具有纳米材料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催化活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金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金在食品检测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离子为辅助粒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为弱还原剂,利用晶种法制备棒状金纳米粒子,着重研究晶种用量与氯金酸量的比例对棒状纳米粒子形状和产率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纳米粒子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进行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棒为面心立方结构,其UV-Vis出现位于530 nm处的短波吸收和970~980 nm的长波吸收,随着晶种与氯金酸用量比例的增加,纳米棒的长径比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最终形成球形颗粒。最后探讨晶种用量影响金纳米棒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稳定化试剂,用硼氢化钾还原氯金酸,结合晶种生长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粒径小的胶体金。通过晶种生长法,在反应中加入PVP试剂,用抗坏血酸做还原剂,制备了单分散的金纳米棒。结果表明,PVP试剂对金纳米粒子的形貌有重要的影响;加入PVP试剂得到的金纳米粒子(胶体金和金纳米棒)分散性好,无明显的团聚现象。应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不同粒径的纳米金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纳米金颗粒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催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肿瘤治疗、重金属分析、化工催化等领域。生物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反应条件温和、绿色且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本文利用酵母菌制备了纳米金颗粒,采用UV-Vis研究了反应条件,FESEM、EDS及TEM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成分,并通过FT-IR探究酵母菌还原金颗粒的机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60 min、贵金属前驱体浓度为1.0 g/L时,酵母菌还原所得的金纳米颗粒粒径约为8.69 nm且大小比较均一。红外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在还原贵金属前驱体时,多羟基化合物、蛋白质类物质等起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用柠檬酸钠作还原剂还原氯金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压电驱动式脉动微混合可控合成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分析了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机理及脉动微混合的工作原理。针对不同的浓度比(Na_3C_6H_5O_7:HAuCl_4)和脉动混合频率设计并开展了相关金纳米粒子可控合成试验,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得样品的光学特性、粒子粒径、粒子偏差及单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浓度比和频率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压电驱动式脉动微混合法,通过控制两相制剂的浓度比和脉动混合频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金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  相似文献   

16.
罗飞  刘大博  田野  祁洪飞  王素杰 《贵金属》2016,(Z1):119-121
以氢氧化铵溶液和2,6-吡啶二羧酸为还原剂,通过两步还原法还原氯金酸溶液制备出金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金纳米颗粒具有尺寸小、分散性好的特点,并且具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基元共振效应,使其在纳米尺度的光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素美  朱晶心  陈松  贾兰 《贵金属》2017,38(3):28-33
用来自丝素蛋白的GAGAGAGY序列多肽原位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粒径小于12 nm的球形金纳米粒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反应过程和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探索制备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肽可发挥稳定剂的作用,使合成的金纳米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多肽和氯金酸的摩尔比为10:4时合成的粒子粒径大小合适且分布均匀;溶液碱性越强,还原反应速度越慢但金纳米粒径不受影响;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快,紫外吸收峰蓝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金纳米颗粒(Au NP)s的表面自组装亲疏水性修饰及其生物学效应,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SH-(CH2)11OH和SH-(CH2)11CH3不同配比修饰的Au NP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粒度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修饰后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特征。用体视显微镜观察Au NPs修饰后对斑马鱼胚胎/幼鱼表型的影响。用MMT、NO含量试剂盒、总抗氧化能力(T-AOC)试剂盒检测Au NPs修饰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毒性和功能指标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TEM检测Au NPs修饰后被HUVECs摄入情况。结果表明,用SH-(CH2)11OH修饰比用SH-(CH2)11CH3修饰的Au NPs毒性大,当修饰Au NPs的SH-(CH2)11OH和SH-(CH2)11CH3配比为50:50时毒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