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渤海S油田层内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总结层内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了渤海S油田夹层构型解剖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层内夹层以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为主,呈现低密度、弱连续分布特征。层内夹层的延伸规模、发育位置及注采井钻遇率等因素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位置和富集程度。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主要有夹层顶部富集型、夹层上下富集型和夹层底部富集型3种。  相似文献   

3.
渤海L油田是典型厚油层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并伴随早期注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明显指进和舌进现象,导致部分井含水突升,生产效果变差。为解决此问题,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储层韵律性对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韵律性模型,非均质性越强,见水时间越早。对于早期注聚后含水下降幅度,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正反韵律的含水下降幅度较大,而正韵律和复合反正韵律下降幅度较小;在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高部位和低渗层,高部位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复合正反韵律为主,低渗层主要以复合正反韵律、复合反正韵律为主。开发结束,复合正反韵律纵向波及较低,其它韵律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5.
文昌W油田珠海组二段Ⅵ油组为厚层强边底水驱油藏,目前已处于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该油组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厚度大,纵向上为多期砂体叠置,隔夹层发育。为了厘清剩余油分布模式,对隔夹层开展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隔夹层主要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层间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的泥质隔夹层对剩余油控制起主导作用,因此精细刻画了层间泥质隔夹层,明确了层间泥质隔夹层空间展布特征,总结了隔夹层的控油模式以及剩余油富集区,可为后续油田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渤南油田六区剩余油分布况为研究目标,在油藏地质,开发特征再认识的基础上,将流动单元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油田开发历史的拟和,从而预测出渤南油田六区剩余油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7.
润湿性对砾岩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砾岩油藏二次开采结束后,其采收率较低,地下仍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润湿性是控制这些剩余油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强烈影响着砾岩油藏水驱动态、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数值模拟方法着重研究了油藏水平上不同润湿情况下砾岩油藏剖面油饱和度的分布,以及夺层序韵律和油层厚度对油相饱和度分布的影响,并引入无因次变量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在老油田后期开发中更好地寻找剩余油,从油层微构造,断层及断面的封堵性开发,分析了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地区为:(1)正向微构造,包括低部位的正向微构造;(2)断层形成的微构造,包括断层封闭,断层夹持以及断层遮挡的非主流线区形成的微构造。D油藏的实际钻井结果表明:通过微构造确定剩余油的富集区是一种好方法;断层是油层微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正向油层微构造和断层形  相似文献   

9.
原油指进、剩余油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开发的物理模型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粘度比、不同驱替速度下,原油的指进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不仅得到了有实际意义的实验结果,而且为渗流的网络模拟提供了依据,也为渗流实验定量分析引入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渤海油田五六区为例,从钻井,地质,测井,开发动态资料入手,研究油藏的开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小层为单位,运用黑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沉积微相分析了剩余油分布情况,提出挖潜区块。同时,利用所得认识,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子寿命求剩余油饱和度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子寿命测井在高矿化度地层中监测剩余油饱和度变化和寻找高剩余油、高含水油层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作为定量评价其准确度受到泥质含量、岩石骨架的俘获截面值、孔晾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利用中子寿命测井求剩余油饱和度就必须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校正。本文针对轮南油田2井区已有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对影响中子寿命测井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图版法进行校正,并与实际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更为精确的剩余油饱和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矿场资料预测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平面径向流公式和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出可代表整个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以及含水饱和度与矿场生产资料的关系,从而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水分流量公式,推导出含水饱和度与含水的关系,进而计算单井剩余油饱和度,预测整个油藏或单元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为下一步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浅45断块油田进入高周期吞吐阶段,受断层、储层物性、汽窜、边水、采出状况等静、动态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压力低、单井日产水平低、油气比低,关停井较多、低效无效生产井多、开发效益差等诸多问题,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在全面分析该区块生产开发动态的基础上,综合地震、地质分析,采用精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找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并依据单井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采出程度等不同参数建立了5种剩余油类型的评价标准,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单井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为油田后续精细调整和挖潜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田开发中油井产量低、含水高、注水不见效等问题,对YJ油田采用整体建模,并根据单井的生产动态修正地质模型,在建模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YJ油田平面以及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特点,总结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一步认识目前水驱状况,提出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钟市油田潜三段剩余油分布特征后,制定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主要是详细描述了高含水后期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征,重新认识了剩余油的潜力。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剩余油类型,提出了分类油藏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在重组、建立、恢复注采井网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层间调整挖潜,可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X油田纵向及平面水淹不均、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等问题,从层内、层间及平面等角度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层内水淹受韵律性及重力共同作用,层间水淹受层间夹层影响,平面水淹规律受沉积相带控制。纵向上剩余油分布于各小层顶部,平面上主河道侧向、断层附近、潜山井区等剩余油富集。采取油井转注实现井网重塑、增加新井完善注采井网等针对性挖潜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QL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总体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更趋复杂.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态参数(地质因素)出发,根据储层沉积相带及其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构造和砂体分布形态等建立流动单元的地质模型,准确、合理地划分出流动单元.结合动、静态资料,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的水驱油特征与水淹模式,对水淹后油气水分布规律进行了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指明了挖潜上产的有利区域,指导油田挖潜实际效果显著.对同类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油田韦2断块属断鼻性构造,沉积微相类型多样,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隔夹层的空间分布和物性变化都非常复杂,平面和纵向非均值性严重.通过对该断块区块、小层、井组、单井生产动态分析,并结合油藏精细描述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区小层和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认识其形成机理和形态分布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按照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成因,将剩余油划分为岩性变化剧烈型、层间干扰型、局部高点型、厚油层顶部型、压力平衡滞留区型等5种模式,并提出了不同模式的定量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主要剩余油成因类型为"厚油层顶部型"和"压力平衡滞留区型",聚合物驱在注聚阶段主要是以"调剖"机理为主,在含水恢复阶段和后续水驱阶段都是以"增加平面波及面积"机理为主;相对于"虚拟水驱开发",聚合物驱主要在含水恢复阶段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区水驱采收率,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系统地研究了油藏中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开发阶段油藏剩余油分布受不同因素的控制,在弹性开发阶段,油藏剩余油主要受储层物性的差异性所控制;在注水开发阶段,储层非均质分布以及井网方式对剩余油分布起到较大的控制作用,该区块目前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渗透率较低的区域、注采井网不完善的油层或油层中的不完善区、注水井非主流线区域.通过井网局部加密、层系调整、注水保持压力可以有效地改善Main Unity油藏的开发效果,但对Main Ghazal这类具有良好物性,连通性好,而且面积不太大的断块油藏,边缘注水开发方式比含油区内部注水开发方式更为优越.提出Main Unity油藏下一步开发调整的优化方案,与现有井网相比可提高采收率4.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