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织绣纹样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形式法则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将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分成了自然、生活以及装饰三大类,论述了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以几何形形态为主的原因:工艺需求、构图需求以及适形需求。最后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云南傣族织绣纹样视觉语汇所蕴含的地域性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丰富的人文现象特点。  相似文献   

2.
审美创造作为一切艺术的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精髓所在.如何创造出真正能给人以艺术吸引力、感染力的舞蹈作品,如何把握舞蹈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可以从动作流的传情达意,"形神化"的意外之象,"诗情感"的气韵涌随三方面的来把握.  相似文献   

3.
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它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序化、理想化为特点,形成合乎人类的需要与人类审美理想相统一、相和谐的美的形态。陆俨少先生以其“书写性”的多变笔墨和“装饰性”的流畅线条,加之奇谲的造型与布局形式,构成了“陆家云水”的独特语汇。  相似文献   

4.
从外开与重心、肌肉力与重心、协调与重心三个方面,论述了重心与平衡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提出用“增加小八字位的训练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外开的训练强度;反对单纯对局部肌肉力的训练,提倡脱把训练,使肌肉力训练与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的训练同步进行;要求在舞蹈动作的进行中(空中)把握力量和重心,预判下一个动作,养成用“脑”跳舞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舞蹈服饰的角度,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舞服的审美特征。首先,以长袖飘带、裙襦细腰和云冠锦屣为主体的宫廷“女乐”舞服,体现女性的“阴柔之美”;第二,唐代宫廷舞服受到异族舞服的影响,形成了中西结合的“交融之美”;第三,古代礼宾、祭祀仪式的舞服,具有“质朴为尊”和“以羽为仪”的审美意识,显示出“庄严之美”  相似文献   

6.
《商品与质量》2009,(22):13-13
“默示”和“明示”是民法上意思表示的形式。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的表示行为,除常见的口头语言、文字、表情语汇外,还包括依习惯使用的特定形体语汇。明示一般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默示所包含的意思,他人不能直接把握,而要通过推理手段才能理解。默示一般是推定、法定沉默形式、约定沉默形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表情表述能力,提出建立组合单帧表情空域特征的表情序列联合特征.在分析Gabor小波的不同方向和尺度组合对表情图像表征能力基础上,确定采用3个方向和2个尺度的Gabor滤波器组提取单帧表情图像特征,描述表情动作的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组合连续表情图像序列的特征,建立包含表情动作变化过程的联合特征,解决了利用表情相关的局部空域和时序变化信息建立表情表述模型问题.利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器分别在JAFFE静态表情数据库和Binghamton动态表情数据库上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静态图像采用Gabor+PCA特征比PCA特征更具有效性,表明利用动态表情序列建立表情特征比用静态表情图像具有更高的表情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赣南民俗体育已逐步成为城乡人民活跃文化、娱乐生活、抒发喜悦之情的一种娱乐方式。通过对赣南民俗文化的根源、赣南地域舞蹈语汇的把握,艺术性地去挖掘代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与广场舞融合,将传统客家民俗体育的形体、动作、音乐、队阵、服饰、道具等元素融入广场舞进行合理改进与创意,在保持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特色的基础上设计与创编赣南客家特色广场舞的表现形式,将吸引更多当地人的关注与参与,这不仅丰富了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与内容,同时也促进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夸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夸张的定义与价值,从面部的设定、比例的设定、表情的设定、动作的设定四个方面探索了夸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夸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注意要点,以期为丰富动画设计理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从舞蹈服饰的角度,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舞服的审美特征。首先,以长袖飘带,裙褚细腰和云冠锦履为主体的宫廷“女乐”舞服,体现女性的“阴柔之美”;第二唐代宫廷舞服受到异族舞服的影响,形成了中西结合的“交融之美”,第三,古代礼宾,祭祀仪式的舞服,具有“质朴为尊”和“以羽为仪”的审美意识,显示出“庄严之美”。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古典舞审美角度探讨“身韵”所包含的“形”、“神”、“劲”、“律”这四个方面认为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动因、机制及达成来论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动因是两者在中西方都代表着2种不同的,但具有互补性差异的生活理想;和谐的机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科学话语下的“生态和谐”,而和谐的达成便是“以山水为体、以文化为魂”的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使得机器人舞蹈与音乐更好地配合,并能够快速地进行舞蹈编排,以音乐的情感特征识别为基础,以多机器人舞蹈系统为应用对象,构建了能够自动识别音乐情感特征并根据不同曲目特点设计出体现音乐内涵的多机器人舞蹈表演程序的系统.通过一个机器人足球仿真平台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人们说到茶形,多是指干茶的形态而言。人们在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茶叶美妙形态。由于茶叶品种不同,采制工艺不同,成茶形态也就不同,有的若禽舌,有的似奇葩,有的像砖头,有的如春螺。这些精美的艺术造型,不仅会引起人们生理感官“表层”的愉悦,还会在观赏者的心理“深处”激起阵阵浪花,产生丰富的联想。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丰富的建筑墙体语汇是他极具特色的建筑处理方法,本文主要在分析巴拉干的墙体语汇的特点,色彩,手法以及所营造的建筑意境,同时将其与中国园林建筑的墙体的色彩,形式,手法等作以比较,从异同的分析中得出设计上的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个性化虚拟人更加形象生动,能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做出表情动作,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文和英文文本进行语义和分类处理,分析出动作和情感信息。采用潜在语义方法从文本中提取出动作语义信息,利用hownet计算词汇相似度,使用K最近邻方法将文本情感信息分为6类:愤怒、厌恶、恐惧、喜悦、悲伤和惊讶。实验结果为:语料文本分类准确率为87.5%,系统能从用户输入的文本中提取出情感、动作信息,使虚拟人做出相应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只有少量人脸表情图像样本的约束条件,为构造更为有效的统计特征实现小样本表情识别,提出了几何系数赋权纹理特征的小样本表情识别方法。利用主动外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 AAM)定位出人脸表情关键点,拟合关键点椭圆区域,计算椭圆离心率对比中性表情得到人脸表情几何系数;拟合关键点矩形区域,利用韦伯梯度编码(Weber Gradient Coding,WGC)提取拟合区域的纹理特征;将几何系数权重赋权拟合区域WGC特征联合支持向量机实现小样本表情识别。结果表明:在公共人脸表情库JAFFE、CK上进行测试,并与其他表情识别方法进行比较,文中算法识别率最大分别提高了1.95%与5.24%。  相似文献   

18.
茶点之论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滥觞于明清之时。茶点是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类点心。茶点精细美观,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品种丰富,是佐茶食品的主体。茶点既为果腹,更为呈味载体。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茶点类型与茶点品种。在与茶的搭配上,讲究茶点与茶性的和谐搭配,注重茶点的风味效果,重视茶点的地域习惯,体现茶点的文化内涵等,从而创造出了茶点与茶的搭配艺术。  相似文献   

19.
在编舞中如何运用和处理好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一门视听艺术,人们在观看舞蹈的同时,除了欣赏舞蹈动作与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以外,还会注意音乐的可听性。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要有好的编舞技法、好的舞蹈演员以外,同时也需要有好的音乐。舞蹈音乐与其它音乐在创作上最大的不同点则是舞蹈音乐与舞者的肢体动作相吻合,音乐是为舞蹈服务的,它能给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对双性同体诗学理论的阐述出发,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伍尔夫《到灯塔去》中呈二元等级对立的男女性别角色模式,从而引出作者所提出的解构或颠覆这种对立、使男女两性特征达到和谐统一的途径之一———双性同体观,并对其在这一小说中的体现和应用作了解读,从而揭示了伍尔夫在这一作品中所表现的深层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