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为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利用度,本研究以选择性水解大豆蛋白为乳化剂,构建了稳定的姜黄素纳米乳液运载体系,对纳米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均质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纳米乳液的粒径、Zeta-电位、浊度、微观结构以及胃肠消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姜黄素的溶解度与油相有显著关系(P<0.05),溶解度从大到小分别为中链甘油三酯(MCT)>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以50 MPa为均质压力,制备得到的乳液平均粒径最小(265.00±4.14 nm)、Zeta-电位绝对值较大(-30.77±0.71 mV)、浊度最低。分别以菜籽油和MCT为油相制备得到载姜黄素纳米乳能抵抗胃蛋白酶的消化,在胃部保持一定的界面张力使乳液维持原有形态,而在小肠中消化,游离脂肪酸释放率达60%。将菜籽油和MCT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发现随着菜籽油比例的增加,姜黄素的生物可利用度和保留率显著降低,其中,以菜籽油:MCT=3:7为油相的乳液具备与以纯MCT为油相的乳液几乎相同的姜黄素生物可利用度和保留率,接近70%。研究结果对封装和释放高亲脂性功能成分的传递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curcumin, Cur)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存在稳定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及医药行业的应用。乳液凝胶兼具乳液和凝胶结构,有良好的稳定性,常作为天然活性物质载体,在功能食品及医药领域中应用广泛。以酪蛋白(casein, CN)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SA)为基质,通过一步均质法制备了含油量为80%(体积分数)的O/W型乳液凝胶,用于Cur负载,以改善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了CN与SA比例对乳液凝胶的形成及结构的影响,分析了负载Cur的乳液凝胶贮藏、冻融、稀释、热以及离心稳定性;探究了乳液凝胶负载的Cur的模拟胃肠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单一CN(质量分数为4%)作为基质时,可形成乳液凝胶;与SA(质量分数为2%)复合后,CN与SA体积比为9∶1至7∶3时可形成乳液凝胶。负载Cur的乳液凝胶油滴平均粒径由未添加SA的(86.00±6.31)μm减至(47.00±0.97)μm;单一CN基乳液凝胶油滴平均粒径为(107.00±7.54)μm,且在贮藏15 d后出现油析,而SA的添加显著提升了乳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鱼油微乳液并研究其特性。方法采用食用大豆油和丙三醇作为鱼油的油相溶剂,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 80)和乳糖(9:1,w/w)为表面活性剂相,制备了O/W型鱼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法考察了盐度和pH对微乳液区的影响,测定了鱼油微乳的电导率变化和粒径大小,研究了微乳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该鱼油微乳液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和耐盐性,平均粒径在10~100 nm之间,稳定性良好。流变特性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相和油相质量比为9∶1,含水量80%(w/w)的鱼油微乳液具有剪切变稀的流变行为,属于拟塑性流体。结论鱼油微乳液制备简便,稳定性良好,是包封鱼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7.
以亚麻籽油、高油酸花生油、山核桃油3种含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食用油分别与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复配,制备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甘油三酯微乳液,并对其进行类型鉴别、结构分析、稳定性研究、流变学分析和热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甘油三酯微乳液,外观均为澄清透明体系;液滴呈球型,平均粒径分别为48.97,30.92和10.51 nm,多分散指数为0.14, 0.10和0.01;透光率均大于95%; 3种微乳液均属于牛顿流体,黏弹性较低;热分析表明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降低了微乳液中水相的焓值,不同碳链长度的油脂对微乳液热力学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甘油三酯为油相制备的微乳液为牛顿流体,水溶性强,粒径小,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卵磷脂(lecithin,LEC)添加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乳液的理化性质和乳液凝胶体系的微观结构、流变特性及其所负载β-胡萝卜素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未添加LEC乳液为对照,测定添加不同浓度LEC (0.1%~0.5%)所制备WPI乳液的粒径、ζ-电位及乳液稳定性,并将上述乳液经酸诱导处理后制成乳液凝胶,分析其微观结构形态、流变特性及所负载β-胡萝卜素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LEC可通过降低蛋白质溶液的界面张力而使得其乳液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PDI)值降低,从而有效改善乳液的稳定性;同时LEC的加入显著提高了WPI-LEC乳液凝胶的表观黏度和黏弹性模量,表明有助于形成结构更加紧密的乳液凝胶体系,使得β-胡萝卜素在100℃加热10 h后保留率可达60%。结论 通过添加LEC来提高WPI乳液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改善其乳液凝胶的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从而增强所负载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月桂酸(lauric acid,LA)为酯化剂,通过微波辅助合成月桂酸淀粉酯(lauric acid starch ester,LAS),并对LAS 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以LAS 颗粒为乳化剂制备Pickering 乳液,研究乳液的乳化稳定性。以姜黄素为模型功能物质,研究LAS 制备的乳液对姜黄素的负载以及姜黄素Pickering 乳液的抗氧化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取代度不同,LAS 粒径不同,LAS 的三相接触角接近90°,表现出比原淀粉更强的疏水性。Pickering乳液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LAS 可形成稳定的Pickering 乳液,15 d 后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制备姜黄素Pickering乳液,姜黄素包埋率达68.00%,DPPH 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随着乳液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乳液抗氧化性提高。体外消化试验表明,LAS 制备的Pickering 乳液在胃肠液中均会缓慢释放姜黄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pH驱动法将姜黄素包埋在O/W乳液中,分别探究3种乳化剂:乳清分离蛋白(WPI)、酪蛋白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变性淀粉对姜黄素乳液的影响。方法:以山茶油为油相,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制备空白乳液,利用pH驱动法制得姜黄素乳液。考察3种姜黄素乳液的粒子特性和包封率;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姜黄素乳液粒子特性和外观变化,并通过体外消化试验考察姜黄素的生物可接受率及胃、肠道稳定性。结果:OSA变性淀粉稳定乳液具有较大的平均粒径[(327.8 ± 9.2) nm]和包封率[(81.7 ± 1.5)%],在pH 4~7范围具有良好的pH值稳定性。3种姜黄素乳液的胃、肠道稳定性无显著差异,其中OSA变性淀粉和WPI稳定乳液生物可接受率较高,分别为(43.4 ± 1.4)%,(47.1 ± 4.7)%。结论:3种乳化剂均能达到稳定乳液的效果,采用pH驱动法可将姜黄素包埋在乳液中,为设计生物活性物质载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大豆油体为原料,利用油体天然水包油结构,借助pH值偏移法将姜黄素负载到油体油相内核中,制备姜黄素递送体系。通过乳液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显微结构等研究其包封特征,通过内源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结构变化,探讨其贮藏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大豆油体借助pH值偏移可成功包封姜黄素,pH值偏移为1.0时,大豆油体对姜黄素的包封效果最佳,乳液包封率为65.55%;脂滴形状规则、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590.5 nm;氧化稳定性良好,但贮藏稳定性、pH值稳定性较差;蛋白质结构与未处理油体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本研究为天然油体运载姜黄素等亲脂性多酚物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分离蛋白、高酯柑橘果胶、没食子酸为原料,制备一种蛋白质-多糖-多酚复合物,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物制备条件,并通过流变特性、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乳液稳定性等分析手段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H 4.5、温度35 ℃、没食子酸含量40 mg时复合乳液的吸光度达到最大值3.082,此时大豆分离蛋白-高酯柑橘果胶-没食子酸结合最紧密;当油相体积分数为0.7时,Pickering乳液弹性和黏性最好,形成的较好凝胶网络结构,此时的电位为(-54.08±2.74)mV,平均粒径为(220.36±7.13)nm;与25 ℃常温贮存相比,Pickering乳液在4 ℃冷藏析乳现象更弱,油滴粒径变化更小,更有利于维持乳液稳定性;随热处理温度升高,乳液析乳情况逐渐增强,油相体积分数为0.7和0.8时,液滴粒径受温度变化不明显;冷冻会破坏复合物形成的界面层,随着油相体积分数升高和冷冻时间的延长乳液析油现象明显导致稳定性大大降低;随着pH值升高,析油现象逐渐明显,当乳液体系pH值接近4时,乳滴粒径最小且分布相对均匀;高浓度的盐离子会破坏复合物结合的紧密程度,液滴发生聚集,乳液析乳情况明显,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月桂叶为原料,从总抗氧化活性、过氧化值、清除DPPH、清除羟基自由基4个指标对比了月桂叶精油和常用油脂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并将月桂叶精油与基础油调配,采用电子鼻评价了油脂储藏的稳定性以及不同光照和油炸过程的品质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2.5×10-2 mg/mL、3.0×10-2 mg/mL时,精油的总抗氧化性能要优于其他单体抗氧化剂;在55℃的加速氧化过程中,当精油浓度达到0.3%时,调味油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升;以多力葵花籽油为基础油,0.8%的精油添加量进行调配,经过不同时间加速氧化的调味油表现出不同的气味信息,且不同储藏时间的油样可以很好区分。避光保存与自然光保存对油脂自身氧化速度影响不大,而全日光会加速氧化,在80天全日光保存后,油脂的过氧化值接近15 mmol/kg。电子鼻SQC分析显示,前三次煎炸后油的品质变化不大,从第四次煎炸开始,调味油的质量变化显著,并有新的挥发性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纳米银材料制备负载姜黄素(curcumin,Cur)的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功能化纳米银——Ag@β-CD@Cur,并进一步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测定。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度仪鉴定Ag@β-CD@Cur的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和稳定性。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Ag@β-CD@Cur对人肝癌细胞HepG2形态和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g@β-CD@Cur是纯度很高的单质银,且大小均一、表面光滑,粒径约为2 nm。同时,Ag@β-CD@Cur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在水中稳定存在30 d。经Ag@β-CD@Cur处理HepG2细胞24 h后,HepG2细胞的形态出现明显的变圆、细胞核固缩等细胞凋亡特征,同时,细胞存活率从对照组的100%降低到24%,进一步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凋亡比例从对照组的2.5%增加到51.0%。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化后的Cur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效果,这为Cur在纳米制剂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Preparation and Oxidation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Tea Polyphenols‐Loaded Inverse Micro‐Emuls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Xiaohong Lan Jingjing Sun Ying Yang Mengjie Chen Jianhua Liu Zhengwu Wang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7,82(5):1247-1253
Compared to synthetic antioxidants, tea polyphenols (TPs) has its own advantages in edible oil industry, however, the hydrophilic properties have restricted its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ternary phase diagram of TPs‐loaded micro‐emulsion (ME)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which glyceryl monooleate (GMO), Tween80, linoleic acid as the surfactants, ethanol as the co‐surfactant and soybean, corn, sunflower oil as the oil phase, have been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composition of ME (57.5% oil, 18% Tween80, 18% GMO, 4% Linolic acid, and 2.5% water+ethanol) could dissolve maximum water and could stable for 2 mo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6 to 7 nm, as detected by means of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The loaded of TPs into ME led to an increase of particle size to 15 to 16 nm, due to increased polarity of the water phase.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Ps in M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oxide value (POV) method. The addition of 1% water phase with 0.1 g/mL TPs could retain the POV at low value for 30 d at accelerating temperature 50 °C. Meanwhile, comparing the three edible oil, ME with corn oil has lower conductivity and higher value of POV during the storage. This work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pproach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Ps‐loaded M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application of TPs in edible oil. 相似文献
17.
18.
液态油脂结构化研究目前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三萜化合物甘草酸铵作为天然结构化材料,将液态植物油结构化形成乳液凝胶(Emulsion gel)。该乳液凝胶油含量高,且制备方法简单温和。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的微观结构显示,在较高的甘草酸铵浓度和油含量下,作为活性填充颗粒的油滴紧密堆积在凝胶网络中,强化了凝胶结构。流变学测试结果也显示,在相同甘草酸铵浓度下,制备的乳液凝胶强度显著高于相应浓度的水凝胶。另外,荷载β-胡萝卜素对凝胶结构性质影响不明显,而且乳液凝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表明该乳液凝胶具备作为油溶性生物活性物质输送体系的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利用两性小分子甘草酸铵作为天然结构化材料制备的乳液凝胶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等领域都具有宽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