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可膨胀石墨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法和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HDPE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伸测试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厚片石墨烯(TSG)与HDPE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片层结构的石墨烯为HDPE结晶提供异相成核剂,使其结晶度提高;当加入的TSG质量分数为0.3%时,HDPE拉伸强度由22.5 MPa提升到24.9 MPa,提升了10.7%,弯曲模量由443.5 MPa提升到510.4 MPa,提升了15.1%,冲击强度由55.3 kJ/m2提升到56.0 kJ/m2,提升了1.3%,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DPE-g-MAH为相容剂,分别制备EVOH/HDPE二元共混物和EVOH/PA6/HDPE 三元共混物.分别研究EVOH/HDPE和EVOH/PA6/HDPE共混物的阻透性、加工流动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结构.从SEM可以看出:共混体系呈两相结构,分散相HDPE和PA6以球状均匀的分散在连续相EVOH中.二元体系中,随着HDPE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体系的阻透性能略有下降;加工流动性有所提高;当m(EVOH)∶ m(HDPE)∶ m(DPE-g-MAH)为100∶15∶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与二元体系相比,三元体系的阻透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如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与聚氨酯(PU)的共混物,研究了增塑剂含量、聚合物共混比以及填料的种类对材料微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VC中加入增塑剂后,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在m(PVC)∶m(DOP)=2∶1时达到最大值,而PU的加入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碳酸钙和白炭黑两种填料的加入均能使m(PVC)∶m(DOP)=70∶30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并且白炭黑的增强效果更好,所制得的制品透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PVC与PU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这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相一致.热老化试验表明: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延长,增塑剂逐渐迁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应性挤出工艺合成 PMA- St- PC增容剂母粒 ,并探讨了增容剂母粒的合成工艺。研究了增容剂母粒含量对 PC/ PS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及对熔融指数、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影响。用 TG及 DSC研究了添加增容剂的 PC/ 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 :PMA- St- PC增容剂母粒对 PC/ PS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可显著提高 PC/ PS体系的熔体流动性以及力学性能 ,当 PMA- St- PC含量为 2 5 %时共混体系具最大的熔体流动速率 (MFR)和弯曲强度  相似文献   

5.
在聚丙烯中添加了聚苯乙烯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分别利用简单共混法和反应挤出法制备了聚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混物,并对它们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与简单共混制备的三元共混物相比,反应挤出制备的三元共混物拥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及冲击强度. 当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质量比为80∶20∶5时,反应挤出三元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为34.8 MPa,弯曲模量为1 396.7 MPa,冲击强度为4.3 kJ/m2. 对反应挤出三元共混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其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包覆在聚苯乙烯表面,形成核壳粒子分散在基体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无卤阻燃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及阻燃性能.方法选用增容物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和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加入到基体树脂中减少材料的力学性能损失;对原位反应增容方法进行改性,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丙烯酸甲酯(MMA)和马来酸酐(MAH)为单体制备原位增容阻燃材料.结果在增容物增韧条件下,增韧效果为POE>EPDM-g-MAH>POE-g-MAH;在原位增容反应中,当DCP用量为2.0 g、单体MMA为20 mL、MAH为25 g时原位反应制得材料的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15.74 MPa、断裂伸长率为134.81%、冲击强度为40.84 kJ/m2、垂直燃烧等级达到UL94V-0级.结论增容物的加入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原位反应中引发剂和单体之间的比例对材料的力学和阻燃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具有超韧性能的丙烯酸酯类冲击改性剂AIM,为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及产品性能,利用就地增韧原理将AIM、马来酸酐(MAH)、聚氯乙烯(PVC)以及引发剂同时加入密炼机共混,再经平板机压片,制备AIM、MAH与PVC三元共聚物,即一种新型超韧PVC.采用TG-DSC联动量热仪、DMA等,研究AIM与PVC的共混比例对超韧PVC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IM与PVC共混,其质量份数比为18/100时,超韧PVC的冲击强度最好,冲击强度为304 kJ/m2,比纯PVC树脂提高5倍左右,大大缩短了塑化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ABS/PVC塑料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采用 ABS,PVC,增容剂三元共混体系,借助机械共混方法,寻求树脂的最佳配比及对增容剂品种和用量的系统选择,制成了性能优良的 ABS/PVC 塑料合金.该合金不仅具有冲击强度高、耐燃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而且其它性能指标与 ABS 相近,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对HDPE/PA共混物的微观形态进行分析,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离聚体对HDPE/PA共混体系相容性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聚体对HDPE/PA共混体系能起到增容的作用,并峭同质量分数离聚体的加入可以提高HDPE/P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从面证实了离聚体可改善HDPE/P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聚乳酸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差以及聚丙烯生物降解能力差等缺点,将聚乳酸和聚丙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共混,以聚乙二醇为增容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乳酸/聚丙烯共混物,并分析了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结晶温度低于纯聚乳酸;当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为9%时,共混物的两相达到完全相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和韧性得到提高,最大断裂伸长率为纯聚乳酸的3. 7倍,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共混物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均优于聚乳酸和聚丙烯.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May 26,2014,BeijingScience is a human enterprise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at occurred in the 17th Century initiated the advances of modern science.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system created by human beings,the tremendous productivity brought about by science,and the spirit,methodologies and norms formulated in scientific practice since the 17~(th)Century have long become essential elements of  相似文献   

14.
15.
单面约束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与运动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单面约束力学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运动方程。方法利用D'Alembert原理建立D'Alembert-Lagrange原理.Jourdain原理和Gauss原理,结果与结论得到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带乘子的Euler-Lagrange形式,Nielsen形式和Appell形式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6.
q 是一个正整数,所谓 q-树的图是递归定义的:最小的 q-树是完全图 Kq,一个 n+1阶的 q-树是通过在 n 阶 q-树上加上一个新点并连接这点与 n 阶 q-树中任意 q 个互相邻接的点而获得,其中 n≥q.1-树我们通常称为树.在本文中,证明了对任意正整数 q,q-树是可重构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分离了药物扑尔敏的光学对映体.考察了在不同背景电解质 pH 值尤其是较低 pH 值下环糊精浓度对对映体表观淌度差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尿素在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层状球形夹杂在无限大基体中的局部化关系及平均应力场理论,给出了一种方法来分析含 n 种层状球形夹杂所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文献给出的空心玻璃球和高分子基构成的复合材料,该理论的预测与实验吻合很好.当表层稍失时,该理论退化为传统的 Mori-Tanaka平均应力场理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当前高师物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查情况,提出了高师物理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