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完整性是操作系统的安全目标之一。分析了安全操作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策略,详细说明了用户职责和进程可信度是决定系统中用户、进程和文件完整级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个完整性控制模型,该模型使用角色来简化对用户完整级的管理。分别给出了模型的完整性公理、模型元素、系统状态的定义、系统设置方法和以及状态转换规则,并对模型进行了正确性证明,最后介绍了模型的应用实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系统中属于相同应用类中的应用程序产生利益冲突,可能威胁应用程序安全,包括信息泄露和信息未授权的修改。文章基于中国墙策略,提出了一个新的应用保护模型,该模型明确地区分了主体和用户的概念,并基于格的属性对于实体分配了敏感标记,通过七条访问控制规则,等同地考虑了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基于一阶谓词逻辑,形式化地描述了模型的基本元素及访问控制规则,进一步讨论了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区域边界的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传统的MLS( Multilevel Security)策略模型注重机密性保护,缺乏完整性保护,无法实施安全的信道控制策略.从多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区域边界访问控制模型-MPEBAC( Multiple Policy Enclave Boundary Access Control),以MLS模型为基础、以RBAC模型和DTE模型为伙伴策略,消除了MLS策略模型的缺陷,提高了信道控制策略的安全性,实现了基于角色的自主访问控制和基于安全标记属性的强制访问控制,为等级保护下区域边界网关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等级保护中安全标记保护级(三级)系统的区域边界访问安全,将角色特权概念与任务工作流概念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基于安全标记的双认证访问控制模型.实现了基于角色的"特权"访问控制、基于工作流的动态权限管理访问控制和基于安全标记的强制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5.
BLP模型存在完整性保护缺失、可信主体定义不明确和未考虑平台环境因素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信等级的BLP改进模型TL-BLP。该模型引入主客体和平台的可信等级,并对BLP模型安全特性、主客体的敏感标记和状态转移规则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信度的动态度量,保证访问操作平台的安全性,通过对BLP模型“下读上写”的限制,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TL-BLP在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基础上,能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实现基于可信度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CSCW访问控制策略模型缺少时间和约束特性,在实现上也未能较好地解决开放网络下的身份伪装和欺骗问题,以及影响安全策略完整性实施的软硬件平台可信问题。本文基于角色一活动概念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依赖和约束特征的CSCW访问控制模型Fine-grained Access Control for CSCW,从而能够定义更为精确细致的安全策略;在模型实现中给出了Trusted Computing-enabled Access Control架构以及关键的策略分发和实施协议等。该方法通过建立完整的协作实体-CSCW平台-应用信任链,构建了可信的访问控制平台,增强了协作实体的身份鉴别,并通过角色相关策略的分发和在本地协作站点上的完整性实施,减轻了服务器端集中式执行安全策略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微内核完整性保障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安全操作系统中访问控制机制被篡改、绕过,提出利用微内核多服务器结构为安全核完整性提供保障.微内核提供的进程隔离和消息传递机制使得各个服务进程独立运行,通过受控的消息机制进行交互,有效保证了各个模块的完整性.微内核结构的简单性和模块化为形式化验证奠定了基础.原型系统Nutos利用Flask安全体系结构为用户提供灵活多策略的强制访问控制,由微内核多服务器结构为Flask中的安全服务器和引用监控器提供完整性保障,确保安全策略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Bell-Lapadula模型和Biba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优点,提出了既满足信息保密性和又满足信息完整性的强制访问控制模型。编写了Windows过滤驱动程序,可主动拦截用户进程对文件的操作。加载自主设计的强制访问控制模块,实现了对Windows系统下文件资源的强制访问控制,并可通过入侵检测机制发现非法入侵者的来源。实验结果表明,原型系统可有效地对Windows文件系统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保护,能够主动阻断入侵者的非法操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操作系统中数据文件可能出现的文件泄露等安全性问题,在研究了访问控制领域经典的BLP和Bib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同时维护数据文件保密性和完整性的新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同时,结合Minifilter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程序开发并实现一种文件安全保护系统,对核心逻辑和关键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能根据既定策略有效地保护系统的文件安全,为数据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LAMP网站系统安全防护多集中于服务本身以及网络安全,无法提供网站服务器系统级的安全保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域隔离的LAMP网站服务器保护方案,为相关服务设计安全域并制定访问控制规则,通过强制访问控制对服务器系统进行保护.方案设计思想简明,易于实现.分析证明,该方案可防范多种攻击手段,有效提高服务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Android系统一直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自发布以来一直面临着root、镜像篡改、恶意程序等安全风险,框架层是在系统安全中容易被忽视但又能产生极高的安全风险.本文分析了Android系统中框架层的表现形式和框架层的使用方式,针对框架层特点提出了一种框架层完整性度量方法(FIMM),以此保障Android系统框架层代码完整性和运行时的完整性.对于Android系统针对框架层组件完整性保护的缺失,该方法能提供框架层组件在加载时的完整性度量和完整性校验.而对于Android的系统服务,我们考虑到其较长的运行周期的特征,于是研究了系统服务的调用过程并为其提供了较为细粒度的动态度量,在每次系统服务调用时确认系统服务进程代码段的完整性.最后我们给出了基于Android模拟器的原型系统的实现,并分析了FIMM的安全性和性能损耗,认为FIMM能完全达到我们的安全预期,并且只会造成少量的性能损耗.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展客体层次结构的安全数据库策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万军  张霞  刘积仁 《软件学报》2003,14(5):955-962
安全策略模型是安全可信系统的基础.Bell-LaPadula模型是多级安全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安全策略模型,但它缺乏针对数据模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规则.以该模型为基础,针对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提出了一个以扩展客体层次结构为基础的安全策略模型.模型通过扩展客体层次结构使完整性成为模型的内在属性,并引入或重新定义了客体域、扩展安全公理和操作规则.模型更加适应多级安全数据库系统的要求,增强了策略模型与系统规格和高层模型的一致性.普遍性和通用性安全模型的扩展和增强,特别是安全性以外的特性的引入是安全策略模型向实际系统模型转化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跨域访问控制与边界防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保障跨域访问过程中的信息网络安全,在深入分析其所面临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跨域访问控制与边界防御模型,该模型将跨域访问过程划分为域内和跨域两个阶段,同时结合相关安全技术进行策略决策和策略实施,保障了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跨域访问过程中的访问控制和边界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的网络安全策略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策略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其验证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的网络安全策略动态验证模型和算法.首先给出了安全策略完整性构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保护因子、敏感因子和安全因子等要素,建立了安全策略的正确性评估模型;最后,引入关联标识集,利用策略各属性特征间的作用关系,提出了安全策略的一致性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安全策略的安全性能,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为网络安全策略的验证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多级安全模型在访问过程中缺乏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的不足,基于可信计算技术对使用控制模型进行改进,实现保密性和完整性两者兼顾的多级安全模型。改进模型将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护,并运用完整性验证策略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同时方便安全管理员根据管理需要,对安全策略进行调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开放系统环境的恶意代码防御模型。把系统内部划分为可信域和不可信域,可信域由已标识客体和已授权主体构成,不可信域由未标识客体和未授权主体构成。为把低完整性级别的信息限制在不可信域以防范恶意代码对可信域的渗透和攻击,定义了主体授权规则、客体访问规则和主体通信规则。为使可信域可以安全地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引入了可信完整性部件。可信完整性部件由安全性检查部件和可信度提升部件构成,其中前者对所有要进入可信域的客体进行安全性检查,后者把经检查被认为是安全的客体转移到可信域并提升其完整性级别,从而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数据完整性是信息系统的安全目标之一,该文描述了一个时间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完整性策略模型。该模型将数据的完整性与时间联系起来,定义数据完整性的演化规则,解决了低可靠性的主体需要更新高完整性级别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志蓉  赫方  岳阳 《计算机工程》2008,34(3):168-170
安全系统的重要目标是完整性和保密性,BLP模型是经典的保密性模型,Clark-Wilson模型是最能反映完整性保护需求的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良构应用的多级安全策略模型,利用良构应用完成信息从低保密等级流向高保密等级的工作,利用基于角色的方法完成在使用良构应用的用户间的职责隔离,从而保证了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在模型的具体实施中,模型的执行规则和保证规则明确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在实现该模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影响系统安全性的严重问题,而对于该问题的检测也已展开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基于调用栈完整性(CSI)的检测方法不同于目前已有的各种检测技术。CSI利用通用的完整性规则,在保持对于应用程序完全透明的情况下,基于调用栈完成缓冲区溢出的检测。通过对于Linux内核中所实现的CSI原型系统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性能损失下有效地识别包括基于shellcode的传统攻击,以及petupn into libc在内的高级攻击技术,其检测强度高于现有的各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