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辉  朱青  古青 《云南建筑》2012,(1):24-25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观的视觉载体。它是一门科学的艺术,也是,一门艺术的科学。它既是石头的史书,能正式地表达历史.又是“凝固的音乐”,能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它创造的精神与物质双重文明源源不断地滋荞、教育并护佑着众生。  相似文献   

2.
建筑文化与创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建筑文化与建筑创作的关系,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建筑文化以它卡富的内涵引导建筑理论的创立,它是建筑观的表现,也是创作观的反映。建筑文化是建筑创作的坚实基础,而建筑创作实践.本身作为建筑文化的、部分.不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更是~神文化活动.与此同时也推动建筑文化的更大进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希望有助于中国现代建筑繁荣昌盛和健康发展。解放建筑创作思想建筑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社会历史文化和艺术思潮总是对建筑的演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想、火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随社会生…  相似文献   

3.
祠堂是族人供奉祖先和祭祀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古代社会下特有的产物,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形态,它的历史演变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祠堂吸收了传统文化,凝聚了血亲文化,糅和了建筑文化,其建筑形式与构建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笔者将祠堂的建筑文化、人文精神同社会管理和社会教化相结合,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祠堂文化,探索祠堂建筑,以期寻找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古老的血缘宗亲、祠规家规等,为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道德水平、文化水平添砖加瓦,提升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为面 ,以西方建筑的时间发展为线 ,以西方建筑各时期的代表建筑为点 ,分析论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风格演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5.
正建筑既是技术的,也是艺术的,既是实用的,也是审美的。我们在建筑时,不仅要考虑它的实用价值,更要考虑它的文化价值,因为,建筑的核心是文化。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文化的理解,从建筑的文化内涵及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对建筑的影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观的视觉载体。它是一门科学的艺术,也是一门艺术的科学。它既是石头的史书又是凝固的音乐,它创造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文明,源源不断地滋养、教育与护佑着众生。然而缺乏对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尊重的无序开发和对经典建筑遗产的无知拆毁,丧失个性和责任的媚俗复制,使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缺乏地域性和识别性,使我们的建筑师衰退了勇于创新的动力,中国建筑留给世界的印象常常是千年不变的“大屋顶”或是当前对世界建筑的简单抄袭与模仿。我们在思考:为何…  相似文献   

7.
<正> 在第14届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提出“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它揭示了建筑学新的,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遮风蔽雨”、“凝固的音乐”,现代的“住人的机器”或建筑是“空间艺术”的价值观。在施工情况下建筑师所面临的任务,将不只是一个单位建筑物,而是一个整体建筑环境的创造,这就促使传统建筑学研究范围要不断扩延和深  相似文献   

8.
一、文化的内涵与建筑文化文化一词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依照人文来教化;文化的概念发展到汉代指的是天文,典籍礼仪等;而今天的文化则是含有耕种居住,神的意思,它包括了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内容,文化是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一切方面的总和的统称;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多种现象的复合整体;马克思则认为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发挥的创造能力和习惯则是文化概念中起主导作用的组成部分。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建筑活动…  相似文献   

9.
室内陈设艺术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艺术创造不同于传统的绘画、也不同于雕塑和建筑,它更多的强调了空间氛围的艺术感受。 陈设艺术如同一把伞,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设计艺术的综合体现。现代意义的“陈设”与传统的“摆设”有相通之处,但前者领域更为广阔,可以说一切环境空间都有陈设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一、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如果建筑装饰行业有其文化内涵,应当弘扬民族文化,它也是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中央强调抓精神文明建设,建筑装饰行业应首当其冲。民族化、现代化的路子是走中国自己的路子,我国地域广、民族众多,那些不顾地理条件,照搬国外搞建筑装饰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建筑装饰设计是龙头,它急需加强和提高,民族化不是复古,现代化不是西化。最近国家在清理文化市场,这是很好的。建筑装饰行业领域也有个别不健康的现象,我们的态度是对外来的文化要  相似文献   

11.
胡浩 《中外建筑》2001,(4):13-14
《北京宪章》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一章中提出了“全社会的建筑学”的概念。笔者以为,这既是对20世纪建筑学发展的一个精当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建筑设计模式的一种良好展望。它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建筑师要参与社会,“建筑发展要考虑到全面的社会——政治背景,建筑师要作为专业人员参与所有层次的决策”;另一方面,建筑设计过程也要接受全社会的参与,“(建筑学)必须要创造出日益美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而这有赖于使用者与决策者的参与”。 1 建筑师要参与社会,参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所有层次的决策 建筑是什么?答案从来众说纷纭。然而,不论说建筑是空间、还是场所,或是别的什么,人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建筑绝不只是一个房子,绝不只有一个物质的壳,它还必须包含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意义、经济意  相似文献   

12.
柳肃 《新建筑》2013,(1):40
我就建筑历史教学说点切身体会.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建筑历史教学中应加入文化史的内容.历史上的建筑大到建筑造型、艺术风格,小到制作工艺、操作、技术,都是一个时代特定文化的产物.不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就不能真正理解某种特定的建筑本身.在风格流派方面,如果不了解西方某一流派背后的哲学、美学和艺术,也就不能读懂它,顶多学点皮毛,依样画葫芦,做点外观而已.在建筑空间上,如果不理解中国的庭院空间趣味,也就不可能真正领会中国建筑的精华.要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筑,甚至要从生活方式、工艺技术等细小方面开始.我曾下过农村当过知青,下乡的第一件事便是自己给自己盖房.  相似文献   

13.
黄朝霞 《门窗》2012,(11):189-190
作为一部凝聚的史诗,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纵观古今中外,建筑是一种空间文化状态,不仅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表达着一定的宇宙观、审美观和人生观,是时代特征的另一种综合反映。使得中西方建筑艺术风格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从建筑的材料、观念、结构、空间等方面对中外建筑结构的异同进行较为具体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大多数普通人都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下建筑这门所谓深奥的艺术的另一面,其实,它也是很简单很平凡的存在着,启迪着和逐代传承着建筑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苑兆朋 《现代装饰》2014,(3):136-140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无数优美的视觉艺术符号。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它以其自身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书法、绘画一样,传统的室内空间艺术同样强调"意境"的体现,主张在有限的现实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精神境界。情与景的交融、现实与想象的互动,是营造这种空间形式和精神境界的主要手法,也是传统室内空间设计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的具体表现手法。和人类本身的世代相传类似,艺术也是具有传承性的。传统的室内空间艺术正是现代室内设计师创造个性化室内空间环境、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创意源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无数优美的视觉艺术符号。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它以其自身蕴涵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书法、绘画一样,传统的室内空间艺术同样强调"意境"的体现,主张在有限的现实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精神境界。情与景的交融、现实与想象的互动,是营造这种空间形式和精神境界的主要手法,也是传统室内空间设计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的具体表现手法。和人类本身的世代相传类似,艺术也是具有传承性的。传统的室内空间艺术正是现代室内设计师创造个性化室内空间环境、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创意源泉。  相似文献   

16.
林建新 《建筑》1994,(9):39-39
建筑装饰水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社会文明水平。十八世纪以来,建筑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历史阶段,各种新颖的建筑材料、结构、设备以及形形色色的建筑造型,使建筑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建筑无论在规模上、数量上、类型上、速度上都突破了旧传统的习惯和束缚,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建筑装饰,已经作为建筑的~项基本标志,闯进了建筑美学的领域。现代建筑装饰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其艺术形式于变万化,艺术风格不一,很难用条文作出具体…  相似文献   

17.
我们正处于一个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品牌”这一代表商品形象的新名词已越来越为有远见卓识的商品经营者们所重视。而从广义上讲,城市文化发展之终授目标,也正是创造该城市自己的“品牌”。城市的品稗当然包含面根广,如地方特色、风土人情、资源及文化等,而作为城市重要“硬件”的城市建筑,却能从根大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的品牌。作为城市建筑,其风格特点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外在形象,所以城市建筑文化的创造,也即是城市外在形象的创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肖兰  颜哲 《四川建筑》1999,19(4):28-30
1前言居住问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建设和改造的过程。随着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的居住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世纪之交的今天,人们已开始认识到生活的世界不等同于物质的世界,生活环境的创造不完全等同于物质生产,而建筑及其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舞台,为人类提供了世代生息的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正是本着“和谐”。“合一”、“以人为本”,发掘人类传统的建筑文化的本质精髓同现代建筑相结合,走向人性的复归,充分体…  相似文献   

19.
卜玲 《中国建材》2001,(1):81-81
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人类的建筑活动始终是伴随着艺术的创作而发展的。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长久的一类,因此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成就也就更显著、更多面、更重要。建筑的实质不仅仅在它的实体,它的物质功能,还在于创造一个美好形象和美好环境,创造一个将人包含在内的中空部分,并使人们能够进入其中行进、活动,去感受它的一切。建筑的本质就是人创造的人为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现代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现在,以科技为内核、艺术为表象的环境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20.
斯德哥尔摩的Tham&Videgard Arkitekter建筑工作室完成了一项马尔默的博物馆改造设计,博物馆外墙覆盖橙色金属穿孔板。这座新的艺术博物馆既是一座公共文化建筑,也象征着一个起点,它提供了少有的在城市里创造新节点的机会,同时改变了都市平衡并使其所属街区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