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链传动过程中,链节啮入轮齿时存在着冲击,传动链条承受着周期性的交变载荷.作者对齿形链啮合过程的冲击速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齿形链和渐开线齿形链轮的啮合参数进行了研究,以期改善其链传动性能,使传动更加平稳,并为齿形链与渐开线齿形链轮的啮合设计和运动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非共轭啮合的滚子链传动应有的正确啮合条件,指出爬链是链传动不正常啮合的集中表现。文章讨论了滚子链传动啮合过程、围链轮齿受载规律,链条节距与链轮弦节距以及链轮安装误差极限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爬链的力学和和几何条件,最终提出了以保证传动过程中不发生爬链为前提的滚子链传动正确啮合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链传动中,滚子啮入链轮不产生干涉所需最小间隙出发,计算出加工每组中最小齿数链轮需要的铣刀设计齿数,并按照铣刀设计齿数的齿顶位于所加工齿数范围中最小和最大齿数齿顶的中间位置,求出铣刀加工的最大齿数,从而建立了链轮铣刀的合理分号制度及各号铣刀齿形的最佳设计方案,所得结果与美国现行的链轮铣刀标准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款Ⅴ型发动机的结构形式,给出其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正时链系统的结构布局、系统内链与链轮、导轨、张紧器的设计以及系统的链长计算,并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运动轨迹、链节之间的张力、链与传动部件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张紧器的张紧力.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建立的正时链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款V型发动机的结构形式,给出其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正时链系统的结构布局、系统内链与链轮、导轨、张紧器的设计以及系统的链长计算,并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正时链传动系统的运动轨迹、链节之间的张力、链与传动部件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张紧器的张紧力。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建立的正时链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为我国机械工程界所接受的按失效形式的封闭功率曲线(即所谓帐篷曲线)设计链速V≥0.6米/秒的滚子链传动的方法,在设计步骤上尚存在试算过程。试算过程常发生在四处:一处在假设链速V和选取小链轮齿数z_1这一步骤中;一处在假设链条节距p,按帐篷曲线决定链条规格这一步骤中;一处在验算小链轮轴孔直径d_k应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值d_(kmax)这一步骤中;一处在求大链轮齿数z_2(须z_2≤120)这一步骤中。这四处试算可能导致设计者在设计计算中多次返工。返工时都须改设参数,重新计算。  相似文献   

7.
基于Catia和Adams软件建立了齿形链传动系统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了齿形链与链轮传动过程中的横向振动特性,分析了主动轮和从动轮扭转振动以及链节的横向振动的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结果表明齿形链的横向振动呈现周期性,在啮合频率附近振幅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外变速自行车系统中主传动链轮和链条的啮合入手,确定了链传动中链齿的压力角计算式;并对链传动中的链轮齿和链条进行系统的力学分析,利用计算机程序确定出系统的力学特性,相应得出了外变速自行车的最佳拨链位置。  相似文献   

9.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4,26(6):i001-i011
·机械工程·基于虚拟现实的注塑模工作过程仿真马正元 ,金 艇 ( 1·1 )………………………………………………汽车主减速器齿轮设计中的神经网络辅助方法田国富 ,杨 林 ,孙书会 ( 1·4)…………………………三相变频微型压缩机及其在制冷领域中的应用卜海潮 ,宁建荣 ,李天阳 ( 1·7)…………………………虚拟互动技术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蒲大圣 ,张 剑 ( 1·1 0 )…………………………………………汽车平顺性非线性模拟分析及软件实现王岩松 ,耿艾莉 ,张立军 ( 1·1 3)………………………………链轮齿数对链传动动载荷的影响王君玲 ,…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齿形链铰链机构的发展演变过程,论述了Hy—Vo链的变节距原理。文中推导了Hy—Vo链的节距与相邻链节间转角变化的几何关系计算公式,并初步阐明了这种链条同链轮实现共轭啮合时的啮合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发动机正时机构的齿形链传动中,由于存在多边形效应,链条中心线上下波动,链板啮入轮齿时存在啮入冲击.通过Pro/Engineer建立了标准链条与直线齿廓和渐开线齿廓链轮啮合传动模型,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实现了模型在高转速时的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中低转速时直线齿廓链轮可降低链条波动,转速相同时链条与渐开线链轮啮合接触力较直线链轮低.  相似文献   

12.
在发动机正时机构的齿形链传动中,由于存在多边形效应,链条中心线上下波动,链板啮入轮齿时存在啮入冲击.通过Pro/Engineer建立了标准链条与直线齿廓和渐开线齿廓链轮啮合传动模型,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实现了模型在高转速时的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中低转速时直线齿廓链轮可降低链条波动,转速相同时链条与渐开线链轮啮合接触力较直线链轮低.  相似文献   

13.
对大节距链传动爬行现象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链传动多边形效应是引起大节距链传动不平稳的主要因素。列举了链传动多边形效应的补偿措施,给出了大节距链式输送机设计的几个设计原则。采用链轮-凸轮补偿机构和链条导向机构可以有效地消除爬行现象,保证足够的系统刚度、运行速度而减轻爬行现象。  相似文献   

14.
对大节距链传动爬行现象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链传动多边形效应是引起大节距链传动不平稳的主要因素。列举了链传动多边形效应的补偿措施,给出了大节距链式输送机设计的几个设计原则。采用链轮-凸轮补偿机构和链条导向机构可以有效地消除爬行现象,保证足够的系统刚度、运行速度而减轻爬行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同步孔带传动是一种新型的传动方法,利用带轮的轮齿与开有椭圆孔的平带啮合实现传动,适用于轻载、远间距、多动力点的同步传动。作者提出了这种传动的结构型式,就避免齿孔干涉、保证正常啮合及避免齿及孔过度撞击等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就带的材料参数选择进行了大量的静态、动态试验,并且提出传动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计算程序。目前,同步孔带传动已成功地应用于信函分拣设备中。  相似文献   

16.
在外摆线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包络线法,求出外摆线等距曲线方程,从而得到外摆线滚子链轮齿廓曲线的一般表达式。在Pro/E中建立了外摆线链轮、国标GB1244-85标准链轮及日本JIS B 1801-90标准链轮的滚子链传动模型,并利用ADSAMS实现了3组模型在不同转速下的动态对比仿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外摆等距线滚子链轮能有效降低多边形效应的影响,更适合在高速下传动。  相似文献   

17.
少齿数渐开线齿轮节点外啮合的判定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渐开线的性质,利用轮齿啮合过程及正传动特点,推导出了少齿数渐开线齿轮节点外啮合的判定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和产品试验证明判定条件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滚齿运动学原理讨论了链轮滚刀基准齿条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了链轮滚刀基准齿条齿距系数的优选问题,建立了齿距系数优选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