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过去编制露天矿采剥进度计划年末图采用手工法,在水平分层平面图上进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很大,也很繁琐,因此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来编制露天矿采剥进度计划年末图显得十分重要。通过采用内置于数字矿山软件Surpac中的GEMCOM MINSHCED8.0,编制可视化采剥进度计划并生成台阶年末采剥线位置图,然后在传统的制图软件CAD上,结合采场现状图与最终境界图来完善台阶年末采剥线位置图,使其形成完整的露天矿采剥进度计划年末图。用这种方法来编制复杂的生产进度计划年末图,极大降低了露天矿生产进度计划年末图编制的复杂性和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外露天矿的采剥方法近十几年国外露天矿发展很快,用露天法采出的矿石占的比重很大。国外露天矿的采剥方法也有一些发展,按其基本结构有以下四种: (一) 纵向采剥方法纵向采剥方法,如图1,采剥工作面的  相似文献   

3.
吕昕 《露天采煤技术》1997,(2):30-33,25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提出用“经济生产剥采比”来置换均衡生产剥采比的观点,并系统阐述了运用回归分析法和盈亏平衡图来预测未来经济生产剥采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提出用“经济生产剥采比”来置换均衡生产剥来比的观点,并系统阐述了运用回归分析法和盈亏平衡图来预测未来经济生产剥采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冲 《矿冶》2018,27(4):22-24
随着露天矿山生产的推进,剥采比变大成为露天矿山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矿山的长期发展,需要对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以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基于露天境界优化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运用精矿成本比较法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8.4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等确定露天境界要素,计算露天底部宽度,运用3DMine,Design-Expert软件剥采比稳定性系数作为指标研究最优采深和最终帮坡角,通过剥采比和稳定性系数等势线图上最接近边坡稳定系数1.2和经济合理剥采比8.42的公共点确定优化后的边坡角和采深,通过境界剥采比进行验证,从而建立优化后的矿体露天境界图,为矿山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团结沟露天采场采剥关系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凤斌 《现代矿业》2015,(2):175-177
团结沟露天采场在30多a的生产实践中,遵循露天矿采剥作业客观规律,通过采剥量的合理分配、采剥技术指标的超前控制,使日常生产中采剥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紧紧抓住生产剥采比的调整和均衡、采剥进度计划的编制、新水平的延深和准备等关键环节,处理好采剥工程发展的时空关系,使现场作业各台阶都能协调推进,避免了采剥关系的失调。团结沟露天采场的上述成功经验,可为其他类似矿山更好地开展露天采剥技术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东山采场生产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采场现状及最新的生产地质勘探报告和分层图从采场生产规模的确定 ,采剥方法等方面对稳定东山采场生产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东山采场生产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采场现状及最新的生产地质勘探报告和分层图从采场生产规模的确定、采剥方法等方面对稳定东山采场生产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确定露天矿最终边界的现有方法可按其用途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开采一种有用矿物矿床;另一类用于开采综合矿床。第一类方法的基础是把经济合理的边界剥采比与境界剥采比、平均剥采比和时间剥采比或者与初期剥采比和均衡生产剥采比的总和作对比。有些文献按照综合矿床的开采条件,对经济合理的边界剥采比作了一系列修正,也提出了根据边界剥采比确定露天矿境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明确露天采剥方法分类,可以从实质上了解各种露天采剥方法的优缺点,有助于合理选择采剥方案。对多年来各种采剥方法分类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矿山生产实践,提出露天矿采剥方法的分类,旨在推进露天矿山采剥方法规范分类的进程,使其更符合采矿学基本原理和当代采矿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1.
桦树沟矿区II中矿体为薄矿体,且矿体极不规则,回采近路垂直与矿体走向,沿用目前的放矿模式(截止品位)矿石回收率偏低,达不到计划值 ,主要由于放矿模式与回采工艺不相匹配。为探求这部分矿体的放矿模式,根据放矿学原理及矿石回收难易程度,提出“组合放矿”模式,其中下盘残留区按照“出矿总量控制”出矿,要求回采率≥85%,中间部位按照“截止品位”出矿,要求掌子面围岩比例控制在40%以内,该出矿模式在镜铁山矿其他矿体应用比较成熟,上盘穿口区域按照“松动出矿”,“截止品位”交替出矿模式,“松动出矿”达到爆破补偿空间便可。为进一步论证以上出矿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实验室放矿研究,试验综合回采率达到81.48%,贫化率为10.00%。通过4 a时间的实施,在桦树沟矿区II中矿体2 865~2 835 m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放矿截止品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组合截止品位放矿方式(形式、方案)包括了一切截止品位放矿方式;根据放矿形式是不可避免的, 组合截止品位放矿可能有许多方案, 无贫化放矿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组合截止品位放矿各种方案中有一种或者几种方案为最优, 可使矿山生产总赢利为最大等等。  相似文献   

13.
王磊 《矿业工程》2006,4(1):25-26
阐述了综放采场宏观应力壳的基本概念,初步探讨了宏观应力壳与关键层在结构上的宏观联系,分析了在综放开采条件下,宏观应力壳和关键层以及基本顶在承担上覆岩层荷载时各自不同的作用,强调了宏观应力壳是导致综放采场矿压规律不同于分层开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放矿工作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核心工作,结构参数的选取则是放矿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影响着采场的出矿效率及各项回贫经济指标。采场主要结构参数是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崩矿步距,根据放矿学理论,这3个参数的不同组合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回贫指标。大红山铁矿一期采用的是20 m×20 m的大结构参数组合,即分段与进路间距都为20 m,二期规划拟在400 m水平以下采用30 m×20 m的结构参数,即将分段高度提高到30 m,属于高变分段放矿形式。针对大红山铁矿二期高变分段的放矿形式,利用实验室相似材料制作放矿模型,进行低贫化放矿研究,得到了高变分段下放出体发育形态,高变分段下最优崩矿步距及进路口规格,试验结果证明采用低贫化放矿明显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有效降低了矿石的损失贫化。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矿图的主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明确定义了矿图数字化的概念,提出了5种数字化矿图的方法及其应用条件,供各类矿山企业依实际条件选用。  相似文献   

1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贫化程度与矿石回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贫化程度与矿石回收的关系,得出了放矿正常后,采用不同贫化程度出矿,分段矿石回收率趋于一致的结论。研究表明,造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来出矿石贫比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不合理的截止品位放矿方式,无贫化放矿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最为理想的放矿方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矿图数据库的地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测管理信息系统是矿山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而图纸管理又是地测管理信息系统的难点和重点。以新城金矿为例,在介绍矿山地测管理信息系统框架结构基础上,阐述了其中基于C/S的图纸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应用该方法研制的新城金矿地测信息系统实现了图纸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低贫化放矿工艺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现行截止品位放矿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了低贫化放矿、截止品位放矿、无贫化放矿各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低贫化放矿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指出适合我国无底柱采矿法降低分化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提出了该工艺在生产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多年来一直是矿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实验室模拟放矿研究,结合镜铁山矿V矿体低贫化放矿工业试验研究,形成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标准,试验综合回采率指标达到了85.67%,贫化率达到8%左右;探索总结了截止品位向低贫化放矿方式转换的工艺技术,在桦树沟全矿区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红山铁矿采矿设计中粗破碎硐室放矿方案,分析得出该设计方案存在生产流程复杂、系统协调难度大,放矿流动范围小,容易造成溜井堵塞、跑矿现象等问题,提出了振动放矿+斜溜槽的放矿工艺,该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