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电渗析法延长化学镀镍液的使用寿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化学镀镍用次磷酸盐作还原剂,在镀镍过程中,次磷酸盐转变成亚磷酸盐。随着亚磷酸盐的积累,镀镍速度减慢,镀层质量大受影响。我们采用电渗析法,通过离子交换膜有选择地除去亚磷酸盐,成功地延长了镀液的寿命。本文介绍这些令人感兴趣并且十分重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3.
电渗析法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电渗析技术,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以降低镀液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采用非均相离子交换膜条件下,考察了4种工艺条件对电渗析的选择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了优化工艺条件,在去除副产物的同时限制了有效物质的流失。 相似文献
5.
电渗析法回收化学镀镍老化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了两种阳离子交换膜在电渗析回收化学镀镍老化液中的不同性质,选择其中较优的一种,考察了时间、pH、温度对各种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室温,J=100mA/cm2,pH=5,t(电渗析)=6h。对回收镀液所镀试件进行的测试表明,镀速和耐蚀性略低于新镀液所镀试件,硬度稍高于新镀液所镀试件。 相似文献
6.
7.
化学镀镍液的补充调整及再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化学镀镍的进行,镀液中主盐等组份的浓度就会降低而满足不了工艺条件的要求,同时还原剂次磷酸钠被氧化生成亚磷酸在溶液中不断地累积增加,致使施镀无法继续进行.为了使经过多次使用后的镀液的各组份及pH值恢复到规定的范围,就必须对使用后的镀液进行补充调整,通常槽液的补充调整有三种方法: 1 根据选定的配方和操作条件测得各组份消耗的实验数据,列表或绘成曲线,作为调整成份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采用电渗析法研究了化学镀镍废液的再生工艺,研究分析了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方法,以及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对镀液中不同离子去除(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日本的CMS离子交换膜和上海的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组成的膜对作为离子交换膜,在65 mA/cm2下对化学镀镍废液处理48 h时的再生效果较好,HPO2-的去除率达60.86%,H2PO2-和Ni2+的损失率分别为63.13%和1.20%.经本法处理并补加有效成分H2PO2-之后,可从再生化学镀镍液中制得性能良好的镍镀层,即化学镀镍废液得到回用. 相似文献
13.
化学镀镍添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确定度镍配方的情况下,研究了镀液中次亚磷酸钠的关系。确定了通过测定体系中Ni^2+浓度的变化,便可确定其它成份添加量的化学镀镍添加工艺。实验证明,该法简单,可行,适用于在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化学镀镍镀层具有优异的抗蚀性和耐磨性,一般作为工程用或功能性镀层,因此,化学镀镍在表面处理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用双层化学镀镍的方法,镀取两层电位不同的化学镀镍层来提高化学镀镍磷合金的防蚀性能。第一层采用酸性Ni-P镀液,配方为镍盐30g/L,次磷酸盐10g/L醋酸盐15g/L,pH=5-5.5,T=81°±l℃,t=0.5h,s/v=0.3dm~2/L,镀速18μ/h,镀层含P=6.88%。对饱和甘汞的电位为-212mv。第二层采用碱性Ni-P镀液,配方为镍盐20 g/L,次磷酸钠NaH_2PO_2 18g/L,Na_3C_6H_5O_7·2H_2 O20g/L,pH=8-9.5,T=48-48℃,镀速6μ/h,镀层含P=4.15%,对饱和甘汞的电位为-278mv。两层镀层电位差66mv。从测试结果来看,它的结合力及抗蚀性均不错。 相似文献
17.
低温化学镀镍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酸性化学镀镍电解液中,改变络合剂和种类和浓度,降低了化学镀镍沉积温度,使该镀液在pH4.6、温度为70℃条件下,沉积速度可维持15μm/h。用XRD分析了镀层微观结构,SEM观察了镀层形貌,并对镀层进行了耐蚀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
废化学镀镍液合成Ni—P纳米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废化学镀镍溶液添加分散剂以PdCl2为催化剂,在80℃条件下制备Ni-P纳米粉。TEM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粉末粒径约10-20nm,粒度均匀,形状规一、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氢氧化钙沉淀法去除化学镀镍液中的亚磷酸根、硫酸根等有害离子,并用氟化物去除多余的钙离子,可实现镀液的循环利用.分析了亚磷酸根去除率与钙离子添加量、沉淀时间、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利用的镀液能维持较高的镀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