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计一种新型高量程压阻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对铜靶和混凝土靶进行100000 g以上的侵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侵彻钢靶具有良好的抗过载能力.对实测过栽时程曲线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与988传感器的侵彻过载数据基本吻合:侵彻混凝土靶时出现传感器粱断裂现象.需进一步从封装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过程中,不同的机械滤波材料滤波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应用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不同滤波材料对加速度激励信号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0.5cm厚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在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中可以起到较好的机械滤波器的作用,达到了对高过载环境下加速度计的滤波、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弹体侵彻混凝土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零漂、外围电路简单、抗过载能力强等优点,成为高量程微加速度计设计的首选,因此我们采用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采用弹载存储测试技术,记录弹体膛内及侵彻过程中的实时加速度,分析了实测的加速度曲线,膛内及侵彻速度曲线,侵彻深度.发现了加速度传感器非线性问题,在马歇特锤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无人机撞击混凝土靶过载试验测试过程复杂、成本高且存在测试盲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无人机撞击混凝土靶过载测试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主控单元,结合双平面工作方式的大容量FLASH芯片,实现过载测试数据的存储及回传,通过软件碰撞仿真和模型机试验确定传感器的选型和设备安装位置。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真机撞击试验,并测得撞击过载峰值为2502g,撞击速度198m/s,经实测试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电磁炮是一种新型武器,能够通过电磁力驱动弹丸高速侵彻半无限钢靶,弹丸高速撞击靶板形成高压,当高压超过弹丸和靶板的材料强度时,就会使材料产生变形,最终形成一个侵彻弹坑。文章进行了动能弹高速侵彻半无限钢靶的实验研究,在设计动能弹时,要考虑到绝缘性、材料强度、材料性能稳定性,并在弹丸中设计一个良好的缓冲结构,以应对高速侵彻时产生的加速度,并确保侵彻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炮弹从出膛到触靶侵彻目标整个过程的动态特性,就要对弹上存储器采集到的非平稳侵彻加速度信号进行处理。本文介绍高过载弹载记录器硬件系统的设计,并对弹体侵彻试验中实际获取的加速度信号在时间域进行了预处理、积分等分析。对高过载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分析,从而了解侵彻过程中各种频率成分。通过对信号的处理和全面分析得到了侵彻加速度信号的特征,为工程人员提供了一种如何去获取所需参数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弹体侵彻过载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实测弹体过载,为系统研究过载特性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存储测试技术在高 g值侵彻过载测试技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并论述了影响弹体侵彻过载测量准确性的几个关键因素,提出提高测量精确度的部分解决方法,研究结论对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等效串联电容式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在不影响传感器微波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过载功率的提升。分别建立了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和集总参数模型,对过载功率特性和微波特性进行了优化与分析。使用Ansys软件和Hfss软件对传感器相关参数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文章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MIM电容相对值β从1.25变化至0.8时,过载功率可提高3.43倍至6.57倍;经过优化,系统仍保持较好的微波匹配特性。该研究成果对于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过载功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场试验时,由于弹体的初始偏航以及侵彻靶体面的倾斜,使得破坏过程和侵彻深度等参数与垂直侵彻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测试斜侵彻过程的参数,抗高冲击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测试要求。本文基于CPLD器件XCR3064为核心处理芯片;结#ADC、铁电存储控制器、电源管理模块,设计了三维加速度测试系统,不仅可以记录弹体发射、飞行时的加速度,还可测得着靶侵彻过程中各个轴向的加速度值。实测到的减加速度,为分析侵彻速度、侵深和数值模拟提供可靠,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弹丸侵彻混凝土靶板的相似与模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对弹丸侵彻混凝土靶板进行了相似率研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与穿甲问题研究相同的相似特性,并通过相关文献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1.
A twisted fiber optic sensor based on intensity modulation is described.The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the sensor and the choice of steel strand modules are introduced.The sensor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ensile strain and distribu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the transferring light power has an approximate linear relation with the outer force.The intelligent steel strands with this kind of sensor will have a good application in monitoring the concrete crack and deformation distribution in huge structures such as dams and bridges.  相似文献   

12.
小波包在弹体侵彻目标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硬目标侵彻载体结构、研究对象和侵彻过程的复杂性,在试验中得到的特征量─加速度信号的频率成分很多,而且都是非平稳的随机过程,是试验过程中各种作用的综合结果。小波理论是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小波分析是一种信号的时间-频率分析方法,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本文利用小波包理论将试验数据进行了不同频段的分解,并对相应频段的信号作了相应频谱分析。结果证明,小波分析对于复杂目标识别数据是一种颇为有效的分析工具,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低频叶簇穿透成像雷达工作于微波频率的低端,拥有远超传统窄带雷达的系统相对带宽,因此具备强的叶簇穿透和高分辨成像能力,经过近三十年来迅速发展,已在战场侦察、反恐维稳以及资源勘查与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文中分别从低频叶簇穿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低频叶簇穿透干涉SAR(interferometric SAR,InSAR)技术和低频叶簇穿透地面动目标指示(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or,GMTI)雷达技术三个具体应用,系统回顾了低频叶簇穿透雷达技术的兴起和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各自的技术特点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低频叶簇穿透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和新兴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及混凝土材料收缩等原因,其内部可能出现核心混凝土空洞缺陷及混凝土与钢管壁间的界面剥离缺陷,进而对其力学性能带来负面影响。该文针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的缺陷检测,在表面粘贴压电陶瓷片进行测量,对这两种内部缺陷在不同测试路径上压电陶瓷片响应的影响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健康、存在核心混凝土空洞和界面剥离缺陷的不同试件不同检测路径上压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比较,研究了缺陷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并得到采用对测方式检测的敏感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对测方法可有效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其敏感范围的确定具有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一种混凝土表面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应用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实现了对钢筋混凝土试件内部应变的测量,试件不仅就应用光纤光栅进行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变测量的技术、工艺进行研究,还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了重复性实验,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还考察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温度补偿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对反辐射无人机突防过程中数量进行规划研究,将突防分为了突防雷达探测系统和防空火力系统两个过程,分别建立了反辐射无人机群对这两类系统突防的概率模型,并对两种概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按照反辐射无人机与目标的距离,分析出了无人机群的突防顺序及详细过程。最后结合两种概率模型提出了无人机群的数量规划,并得到了无人机群数量对毁伤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以及该模型对实战对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监测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方案,该节点主要由埋入式传感器和外部电路组成。埋入式传感器基于LC振荡电路,通过不同粗细钢丝的通断情况,使谐振频率发生变化,从而判断钢筋的腐蚀情况,该模块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线,无源,便于工程安装实现等特点。外部电路以MSP430F149为主处理芯片,由DDS、无线数据收发芯片NtLF905等电路实现,该电路能够实时采集埋入式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变化信息,并具有通讯距离远、数据传输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