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针对潍坊市峡山水库、白浪河水库中的藻类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两个水源地的藻含量随季节变化特征比较明显.在水温较低的春季和冬季,藻类数量较少,峡山水库藻类种类以裸藻、绿藻、硅藻占优势,白浪河水库藻类种类以金藻、绿藻、硅藻占优势;在水温高的夏季和秋初,藻类大量繁殖,蓝藻成为两个水库的优势种群,白浪河水库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峡山水库出现水华.  相似文献   

2.
水源水库中藻类生长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西安市地表水源水中的藻类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7年3-5月藻种主要为绿藻、硅藻,其优势种属分别为星球藻、直链藻,含藻量峰值出现在5月底,细胞密度为2 254 × 104个/L:6-9月藻种主要为蓝藻、绿藻,其优势种分别为微囊藻、栅列藻,含藻量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细胞密度为3 009×104个/L.监测期间水源水的总氮平均含量为1.54 mg/L,总磷平均含量为0.015 mg/L,N/P较高,表现为氮过量,磷为限制因子.藻种群密度高峰值主要受磷含量、水温及光照的影响.黑河库区水体已为中营养状态,并出现了富营养型浮游植物指示种类,水体向富营养化发展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山水库水藻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山水库水藻类种属的鉴定以及与藻类生长繁殖密切相关因素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溶解氧等相关因素的测定,同时对水库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中山各水库水的水质状况良好,所监测的项目均在国家要求的水源水II类标准之上(除总氮外)。通过对中山这五大水库水进行藻类及相关因素的跟踪监测,摸清水库水藻类繁殖的规律和优势种,为应对中山水库水源水藻类变化及防止水库水出现富营养化及早进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4.
5.
6.
TP浓度和季节变化对再生水水体中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藻类的过度生长是将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时面,临的难题之一。采用城市再生水,在南方某市开展了以再生水为补水的景观水体的藻类生长模拟试验,重点考察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总磷浓度下的藻类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春、夏、秋季,影响藻类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总磷浓度,而在冬季则是活跃的藻种。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再生水景观水体的运行管理和藻类生长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源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源水水质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供水的调度和运行管理。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地的三个典型断面的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氮、总磷浓度的空间变化不大,各断面变化趋势相近;总氮和总磷浓度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际变化差异明显,具有准18个月左右的变化周期。研究结果可为供水厂的调度和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俊峰  李涛 《供水技术》2008,2(4):30-31
针对黄河水藻类高发的现象,对水源地和沉砂池进行了取样分析,确定藻类为异味产生的根源.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投加20 mg/L聚合铁和10 mg/L硅酸钠的同时,投加0.4-1.0 mg/L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FL45C)对藻类和浊度的去除以及臭和味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夏萍  张东  卢宁  叶辉  王铮 《供水技术》2011,5(4):1-4
为了配合南方某水库水环境的调查,对库外、库首、库中、库尾等各监测点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和数量及藻毒素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监测和分析,并对藻类密度和环境因子做了相关性分析,评价了该水系的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藻类密度与CODMn、DOC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温、浊度、pH、TN、TP呈较小正相关性,与DO和TN/TP呈较小负相...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边滩水库藻类增殖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口及两个长江口边滩水库(陈行、宝钢水库)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藻类增殖潜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8℃下直接培养原水样,藻类自然增殖两周后蓝绿藻可成为优势藻种而大量增殖;向灭菌水样中人工接种铜绿微囊藻(其在28℃下长江口水样中的最大现存量可达5.65×10^6 个/mL),其在各水样中的平均比增殖速率为0.22~0.34 d^-1,倍增周期为2~3 d,表明长江口及其边滩水库原水具有较强的藻类增殖潜力.水下光照度是影响长江口边滩水库藻类增殖的重要因素;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降低了水体的浊度,提高了水下光照度,为藻类增殖创造了良好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1.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引黄水库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引黄水库水的特点,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能够降低常规工艺出水浊度,改善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同时提高常规工艺对氨氮和藻类的去除率。适宜的臭氧投加量为1~2mg/L,当臭氧投加量为1mg/L时,臭氧预氧化后,滤后水浊度、CODMn、UV254、氨氮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与常规工艺相比分别提高了2.7,2.5,7.8,5.2和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预臭氧-浮滤池工艺和臭氧气浮-浮滤池工艺对鹊山水库水进行了试验研究.预臭氧-浮滤池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臭氧预处理对浊度去除影响不大;臭氧预氧化对UV<,254>的去除效率很高,平均去除率为76.47%,经气浮、活性炭过滤之后,总去除率可达到100%;臭氧预氧化对COD<,Mn>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总去除率较无臭氧预处理平均提高7.0%,出水平均值降至1.87 mg/L.臭氧气浮-浮滤池工艺试验表明,臭氧气浮对浊度去除影响不大,臭氧的强氧化性主要表现在对UV254的去除上,其平均去除率比浮滤池工艺提高了9.8%.  相似文献   

13.
赵志领  李涛 《供水技术》2008,2(6):42-45
以采用黄河侧渗水为原水的柿园水厂现有常规净水工艺为基础,开展了水源突发性砷污染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对砷的混凝去除效果优于三氯化铁;液氯投加量为2.0 mg/L时,除砷效率均最佳;调节pH对砷去除效果的改善不明显.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适合黄河侧渗水砷去除的最佳参数:聚合硫酸铁投加量10 mg/L,硅酸钠投加量3.3 mg/L,液氯投加量2.0 mg/L,沉淀时间60 min.混凝剂的投加量是影响除砷效果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处理山东某引黄水库的夏季高藻原水,研究了PVC合金超滤工艺的除污染物效果,并与同期水厂出水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超滤膜的运行稳定性和技术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超滤工艺可以显著去除藻类、致病微生物,出水浊度低于0.1NTU,组合工艺对有机物总去除率在35%左右。预处理能够有效延缓膜污染,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张波  武强 《工程勘察》2004,(4):35-38
通过在黄河滩地利用大口径水平辐射井取水试验 ,探讨了解决在黄河下游细颗粒含水层合理开发地下水难题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实验证明 ,大口径水平辐射井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井出水量 ,降低了以黄河水为供水水源的取水成本  相似文献   

16.
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供水技术》2008,2(6):39-41
采用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以黄河微污染水源水作为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水厂常规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沉淀-超滤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后,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出水浊度为0.07~0.09 NTU;对藻类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出水中未检测出藻类;在高密度沉淀池投加3 mg/L粉末活性炭后,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CODMn,出水CODMn≤3 mg/L;高密度沉淀池对氨氮的去除率为30%,组合工艺总去除率为54%;在未投加任何消毒剂的情况下,工艺出水细菌基本为零,能保证很高的微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黄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黄河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超滤工艺对浊度和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0.1NTU的保证率可达到95.26%,对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9.7%以上;对UV254的去除效果一般,平均去除率为14.9%。微絮凝—超滤工艺对CODMn的去除效果受进水CODMn的影响较大,当进水CODMn为3.6~4.5mg/L时,出水CODMn〈3.0mg/L;但当进水CODMn为4.6~5.9mg/L时,出水CODMn〉3.0mg/L,不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息海疆 《山西建筑》2003,29(12):80-80,136
针对北“引黄”工程概况,介绍了其周边城市的给水现状及工程规模,提出了具体的工艺选择与设计方案,并对今后城市供水格局的调整方向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