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旻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8,(4)
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之前,工艺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典型的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给出了对于一般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方法,对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从图纸分析、装夹方案、加工路线、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加工程序等方面的数控车削工艺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4.
成组工艺技术在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控加工中,对每一个零件进行编程,然后输入调试,会降低数控加工的效益.轴类零件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按照成组工艺技术,对零件进行特征分析,构建复合零件,编制复合加工工艺,再按照复合工艺编制适合于复合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存储于PC机,设计一个软件系统,在加工不同零件时,只要输入零件特征,系统会根据存储于PC机的复合加工程序,自动生成适合于加工该零件的程序,大大减轻编程工作量,可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开发的编程方法,经过实际应用,减少了编程、输入调试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控加工这一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势,并可降低对操作员的技能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培训投资. 相似文献
5.
6.
7.
8.
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中小批量轴类零件的生产引入数控车床加工时,由于没有普通车床人工操作的灵活性,切削过程中将会发生打刀、卷屑、等问题,影响加工质量.这样不仅不能发挥数控机床的优势,且严重影响到数控车床的推广使用.在企业推广应用数控车床加工泵轴过程中,通过优化切削用量、灵活运用编程技术、改用机夹式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等措施,及时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一轴类实例零件的加工,分析其结构特点及数控加工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工艺路线,编制程序并进行数控车削加工,为数控编程加工提供实际参考作用,对提高编程效率和实际应用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直线段相对于圆形窗口位置关系的快速判别方法 ,以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分析逼近曲面的三角片与刀具在刀轴方向的投影之间关系的效率 ,从而加快了自由曲面三轴数控加工的干涉检验速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四轴卧式加工中心上加工阀体零件为实例,全面阐述了面向加工过程的数控程序后置验证的原理、作用、意义.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种实现思路与方法:把设计平台(如Inventor、Solidworks、Pro/E等)与数控加工仿真平台,如Vericut,双向关联使用,可以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完美验证.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与加工仿真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现代机械加工型企业去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效率、成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三轴数控装备,综合考量现有方法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圆和非圆(直线、折线)复合轨迹的几何运动误差检测新方法。根据多体系统理论,运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误差模型,通过检测三个坐标平面内直线(折线)运动轨迹精度得到包括位置误差、直线度、垂直度在内的12项直线性误差,再通过三个坐标平面内检测圆运动轨迹精度,依次辨识得到9项角偏误差,从而实现三轴机床全部21项几何运动误差的检测。根据该方法,分析在不同测量顺序下各坐标平面内角偏误差的解算情况,据此总结出8种可行的角偏误差辨识方案。基于平面光栅的检测试验在2 h内便可完成,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网络化数控系统适于未来网络动态联盟的企业成组模式,研究开发其在机床的适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开放数控系统,论述了其在机床上的适配方法,提出一套分部可调的机床电器配置系统,设计完成一台新型数控机床,该机床稳定、可靠、低噪音,经运用空间误差补偿技术,具有2.5μm的运动精度. 相似文献
18.
On the estimation of continuous mappings from cradle-style to 6-axis machines for face-milled hypoid gear gen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dern Computer Numerically Controlled (CNC) machines for grinding face-milled hypoid and spiral bevel gears have six axes and are able to perform complex motions with almost free-form ease-off topography correction capabilities. However, in the gear literature and in the common practice machine-settings, corrections are usually performed within the classical cradle-style framework. We believe that, working in the 6-axis framework, may have advantages with respect to correction performances, and numerical conditioning of the result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However, since for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basic kinematic settings are usually given within the cradle-style framework, an imperative intermediate step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radle-style kinematics into the 6-axis (minimal) layout.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estimation of the continuous mappings from the cradle-style to the 6-axis kinematics is investigated. In particular,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methods are assessed: (i) an existing central difference method (CDM) approach, and (ii) an original Least Squares Method (LSM) approach.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SM approach presents some advantages over the CDM approach in terms of accuracy of the reconstructed surface, numerical stability,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