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Bell态纠缠交换的环式量子秘密共享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使量子秘密共享易于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Bell态纠缠交换的协议. 参与方的量子信道构成一个环,通过在环上添加或删除节点可以构造任意多方协议,并且对其他参与方没有任何影响. 分析表明,上述协议不仅能抵抗外部窃听者的窃听,而且能抵抗内部参与方的欺骗,具有无条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GHZ态纠缠交换的量子秘密共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GHZ态纠缠交换的新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中,消息发送者Alice通过对GHZ态纠缠交换和局部幺正操作使得接收者Bob和Charlie能直接共享其秘密消息.所提出的方案是高效的,除去用于窃听检测的粒子,其余粒子全部用于消息传输,2个GHZ态纠缠交换可以共享2 bit经典消息.安全分析表明, 该方案是安全的, 适合将三方秘密共享协议推广到多方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利用量子纠缠交换的思想,给出了一个(n-1,n)门限量子秘密共享方案(QSS)。发送方利用局域幺正操作和纠缠交换,将子秘密分发给每个参与者。双方通过随机非对称使用消息模式和控制模式来保证量子信道的安全。研究表明,本方案是安全的。与采用GHZ纠缠态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相比,本方案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本方案的实现只涉及Bell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利用三对Bell态纠缠粒子来实现基于纠缠交换的三部分的量子秘密分享方案,并对已有的量子秘密分享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身份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两方身份认证协议,并扩展到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多方身份认证协议.协议中通信用户初始共享的纠缠粒子对用作认证密钥.用户通过对事先共享的纠缠粒子对进行纠缠交换和经典通信,实现用户之间的身份认证.另外对2种量子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W态的特点,证明量子密钥分配和秘密共享方案所基于的W态只能为系数全部相同的对称形式,提出了一种基于W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接收方随机非对称地使用消息模式和控制模式来保证该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安全。继而分析该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态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分析了该协议的安全性。与以往采用GHZ最大纠缠态的量子密钥分配和秘密共享方案相比,基于W态的方案效率不高,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可以采用不同于GHZ态之外的其它态用于量子密钥分配和秘密共享。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对Bell态的两个粒子分别进行不同局域操作的变换方法,提出一类对未知单量子态的动态量子态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可以抵抗Bell态替换攻击、复合纠缠交换攻击和成员欺骗攻击等典型攻击策略.同时,该方案还具备高效率、可动态更新子秘密和增减代理成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纠缠交换的方法提出实现三方安全直接通信的方案.在方案中,位于不同位置的3个合法的参与者通过使用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作为量子通道并执行Bell-State态测量实现了三方安全的直接通信.  相似文献   

9.
一个基于Bell态的高效量子秘密共享协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的思想,提出1个新的基于Bell态的高效量子秘密共享(QSS)方案. 该方案利用量子相干性和1个随机比特串,Alice直接让Bob和Charlie共享其秘密消息,而不是首先与Bob和Charlie建立共享的联合密钥,再用联合密钥传输消息. 1个Bell态可用于共享2?bit的经典信息. 研究表明该方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GHZ态实现可控的量子秘密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实现秘密重建时机可控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 该方案充分利用了GHZ态3个粒子间的相关性和Hadamard门的特殊性质,通过让Bob和Charlie共享GHZ态共享联合密钥,并使用Hadamard门保证了协议的可控和安全. 方案中,平均消耗1个GHZ态可以共享3 bit经典信息. 由于所有量子态的传输都是单向的,且除去用于检测窃听的粒子外其他均用于有效传输密钥,所以量子比特效率理论上接近100%.  相似文献   

11.
量子纠缠具有纠缠转移和非局域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送的安全性.本文报道了利用量子纠缠转移,实现直接通讯的方案. 由于信息传递不伴随粒子的传输,比ping-pong 模型的通讯方案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个利用纠缠转换在腔QED中来实现秘密共享一个任意两原子纠缠态的方案.结果表明,随着控制者数量的增加,窃听者的成功机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量子纠缠具有纠缠转移和非局域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送的安全性。本文报道了利用量子纠缠转移,实现直接通讯的方案.由于信息传递不伴随粒子的传输,比ping-pong模型的通讯方案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对两个使用Bell测量基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使用EPR对和Bell测量基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从测量不同位置的量子比特的拓扑结构出发,证明了这两个协议的等价性。指出了协议执行双方使用Bell测量基在两个量子比特上的检错策略的合理性,但在有效确定错误数量方面却有一个缺陷,即不能够检测到出现在所有量子上同样类型的错误,从而构成安全性的一个隐患。并利用|0+>,|0->,|1+>,|1->测量基解决了这个缺陷,同时不需要目前还比较难以实现的完全Bell测量,并给出了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15.
在纠缠态和纠缠交换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及协议.该方案只需n个量子信道就可实现n用户系统两两之间的密钥分发.量子交换中心通过纠缠交换建立量子信道,量子信道一旦建立,系统中任意两个用户即可进行量子密钥分发.还探讨了系统容量问题,结合话务量的概念,给出了量子Bell基测量单元数m与用户数n的关系式.量子交换中心完成纠缠交换后不再介入密钥分发,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