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立华  闫小培 《城市规划》2005,29(7):9-13,56
分析了“城中村”的浅层涵义及其本质,认为“城中村”已经演化为“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社区”,仅考虑村民的改造措施是不妥当的。通过“城中村”和贫民窟的比较研究发现,“城中村”是有序的、自组织的“类单位制”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这不同于以非法、无序、暂时性、社会职能缺失为基本特征的贫民窟,因而不能够采取类似于处理贫民窟的改造模式。城市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的目的应当是不谋“城中村”的区位利益,只为身为弱势群体的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谋福利。在此基础上,“自我原位塑造”,即“在原有区位上由村民或村集体改造自身(但以留存乃至扩大出租屋经济为前提)”是目前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红星  蒋芸 《山西建筑》2007,33(9):76-77
面对在中国城市普遍存在“城中村”的现象,调查了“城中村”目前的人居现状及人居环境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提出改造城中村的思路与模式,揭示“城中村”实现合理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每当乘车路过广州市中山大道珠村路段时,记者的目光总是被道路两旁醒目的工程机械配件城、配件街、配件中心以及一家挨一家的配件商铺档口所吸引。为了探究了解我国工程机械领域这一独特的“景观”,本刊记者于近日走进了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珠村,走进了据称是亚洲最大工程机械配件集散地的珠村工程机械配件市场。  相似文献   

4.
陈静敏  郑力鹏 《华中建筑》2007,25(7):135-137,141
城中村问题是每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广州这类城市化进程飞速而又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城中村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尤显严峻.该文结合广州市黄埔村、珠村、聚龙村等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系统整理出较为典型的关于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资料,揭示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并就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部村镇办开展“城中村”问题调查为深入了解各地“城中村”的现状,2006年3月17日,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下发调查问卷,开展“城中村”问题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城中村”改造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情况、“城中村”改造工作负责机构设置情况、“城中村”数量、“城中村”改造进展情况、当地针对“城中村”问题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以及对解决“城中村”问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下发至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建委、农委、规划局及有关部门,问卷调查工作于4月8日前完成。江西省大余县推行建筑工匠持证上岗制度针对农…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李钊 《安徽建筑》2001,8(3):8-9
1.“城中村”的概念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本文将它称为“城中村”。如汕头市金园区的金砂村、广厦村,龙湖区的龙湖村等。这些村庄现在从村民的生活到村内的建筑基本上已经完全表现出城市的特征,但是由于历史及管理体制上的因素,“城中村”又非常明显地呈现出建设布局混乱,建筑密度过大,巷道狭窄拥挤,采光通风条件、卫生条件恶劣等问题,尤其是片区内事故隐患多,一旦发生地震、火灾和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城中村”…  相似文献   

7.
分析“城中村”的概念,提出“城中村”是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农民聚居点与农民工为主的城市外来人口租赁聚居点复合的片区,概括了广州市、深圳市、温州市和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的经验,“城中村”改造不仅需要解决村中农民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城中村”内以出租形态居住的外来人口的城市功能性安王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中增加居住用地中租赁业居住用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王添翼  荀平 《华中建筑》2009,27(2):153-156
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的城市和乡村共存的二元现象。本文立足于山地条件下城中村的空间特殊性,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城中村“后山坡”的调查走访,由外而内地解析其独特的空阃形态,记录其特征与肌理,执意纯粹地反映该地块的空间状况,旨在强调部分城中村的空间形态意义,建议尊重和保留其空间肌理。“城市孤岛”则是该文中对后山坡片区空间形象的总绘。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各地“城中村”的现状,2006年3月17日,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下发调查问卷,开展“城中村”问题调查。  相似文献   

10.
李硕 《城乡建设》2022,(17):32-33
<正>2020年以来,保定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更新,统筹城市建设,推进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努力改出城市“新颜值”、发展城市“新空间”、提升生活“新品质”,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保定市城中村改造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2021年5月25日,河北省城中村改造工作现场观摩会在保定召开。  相似文献   

11.
李铭 《上海住宅》2006,(4):14-17
所谓“城中村”,就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急剧扩展,在城乡结合部的城郊农村一个一个地被“孤岛”化,成为围绕城市边缘分布的、丧失了土地.转为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有的大城市建成区中某些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管理相对薄弱的区域也具有“城中村”的特征。 城市一般对“城中村”公共设施的投资很少,并且多数“城中村”在实际上已脱离了主流社会的管理。在这些拥挤.狭窄的“城中村”里,社会管理混乱,普遍存在着违法建筑、治安恶化、环境脏乱、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少村子甚至成了黄、赌、毒的温床,威胁到周边城区,影响了城市发展。 “城中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已实施对“城中村”的治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的城郊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形成“城中村”。“城中村”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建设,往往具有成因复杂、数量众多、牵涉面广等特点,对于已建成的房屋,也有很多没有办理审批手续。城管执法部门在处理这些情况时,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实际,就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搭建房屋的性质认定及处理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余咪咪  赵敏  贺文敏 《山西建筑》2007,33(30):79-80
以西安市“城中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西安市城中村的现状,分析了“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及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城中村”改造的对策,以使其与城市总体发展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杭州市启动“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明确到“十三五”末基本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目标,将城中村打造成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社区,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加快城市国际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叶裕民  田光明  仝德 《规划师》2024,(3):152-159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作出的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工作部署。如何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扬弃传统“排斥性”城中村改造模式,建构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机制,积极稳步推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步发展,增加区位合适、职住平衡的高品质有效住房供应,联动促进城中村区域空间品质提升、新市民住有所居、产业结构升级等多领域系统优化,是新时期城中村高质量更新改造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秋季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跨界研讨会”,目的在于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画像”,探索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模式,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中村改造理论。本期特此开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与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沙龙栏目,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旨在促进对该议题的广泛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健 《中州建设》2004,(6):57-58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城中村“的改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如何稳妥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是摆在城市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城中村改造是个颇为难啃的“硬骨头”,别说是县级市要搞好城中村改造,就连“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也进展得不很顺利。但城市要提升档次,人居环境要尽快改善,土地要集约化利用,这诸多需求,又迫使我国各个城市对存在已久的城中村实施大面积的治理改造。有人甚至将这种改造称作一场“革命”。如今,隆隆作响的推土机正在驶入各个大小不一的城中村,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所谓城中村,在农业经济时期,就是一定区域中的农村居民点,或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中心地”(集贸墟镇),是与农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农村聚落形式。在工业化、城市化到来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各地村落的形成、建设与扩展,均有其相对稳定的营造方式和社区文化氛围,呈现多样化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环境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真正工业化、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大、中城市的建设区日益膨胀,发达地区的一系列新城迅猛崛起,大片农村地区被纳入城市建设区范围,原来点状分布的农村居民点则…  相似文献   

19.
梁芳  张海龙 《建筑与环境》2009,3(5):177-179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中村”的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城中村”是我国近20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不断快速扩张和郊区农村的不断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最后给出“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及其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城市圈的急剧扩大,原来是城郊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个“城中村”。它是繁华闹市中的一个小村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理机制,基本上“独立”于所处的城市环境。目前,疯长的“城中村”已曰益成为城市隐痛:一幢幢“握手楼”紧贴在一起,抬头只有“一线天”,成为消防的死角;杂乱喧嚣的集贸市场,各色人等川流不息,成为流动人口的大本营……“城中村”在大都市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在带来户籍管理、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的同时,也给火灾预防研究提出了新课题。那么,如何破解此一社会难题?各个城市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酝酿着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