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第三脑室室管膜上巨噬细胞迁移过程进行不同时相的扫描电镜观察,结合透射电镜分析其细胞类型及相应功能。结果示第三脑室内存在室管膜上巨噬细胞,此类细胞胞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伸出多个舌状和指状伪足,其迁移的全过程是首先在室管膜表面形成穹窿样隆起,继而推开室管膜上皮细胞间隙,露出胞体,继续向外游走,最后完全游离在脑室腔内。透射电镜下该细胞呈长卵圆形,核大,异染色质多,细胞器较少,具有单核吞噬细胞的形态特征。本文在超微结构水平清晰地观察到第三脑室室管膜上巨噬细胞迁移过程的不同时相,并为进一步探讨其功能提供了超微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鼠侧脑室及其脉络丛室管膜上皮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大鼠侧脑室及其脉络丛室管膜上皮的超微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功能。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侧脑室壁室管膜上皮细胞游离端呈不规则多边形,可见纤毛及微绒毛,偶见分泌泡,脉络丛上皮细胞游离端微绒毛及分泌泡丰富,纤毛光见,可见、丛上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侧脑室壁及脉络丛上皮均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但二类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明显有别,室管膜上皮表面可见纤毛及微绒毛,分泌泡少见,脉络丛上皮游离端微绒毛丰富,常吻合成迷路样网,微绒毛的顶端膨大,形成微顶浆分泌小泡,胞浆内细胞器丰富,大鼠侧脑室壁及脉络丛上皮超微结构的差异反映二者功能的不同,本研究认为侧脑室脑脊液分泌的主要部位是脉络丛,其分泌的方式除脉络丛上皮细胞的主动运输功能外,可能微顶浆分泌法是侧脑室脑脊液形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大鼠中脑水管室管膜的超微结构特征。发现中脑水管壁具有平行走向的纵嵴,腔面被覆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大量纤毛、微绒毛及分泌泡;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胞浆内细胞器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特点。通过超微结构研究,认为大鼠中脑水管不仅单纯是脑脊液引流的通路,而且还具有主动参与脑脊液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衰竭婴儿红细胞形态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采集一例肝衰竭婴儿的静脉血,制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红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扫描电镜下,该婴儿正常双凹圆盘形红细胞数百分比仅为2.5%,而泪滴形、靶形、口形、网织红细胞、刺形、棘形和椭圆形等多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却高达红细胞总数的97.5%。在透射电镜下,网织红细胞和少数成熟红细胞切面具有棒状突起,突起分枝或不分枝,甚至形成了高度曲折凹陷的迷宫图形。结论:该例肝衰竭婴儿红细胞形态从外形到内部超微结构均有显著改变,提示红细胞形态多样性可能与病情复杂和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游离细胞扫描电镜制样方法制备的凋亡细胞样品,镜下凋亡检出率较低,细胞容易脱落变形,不能满足观察要求。本文采用200μmol/L双氢青蒿素作用前列腺癌PC-3细胞48h,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改良的制样方法制样并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阳性率明显提高,细胞贴附紧密、分布均匀,凋亡细胞超微结构比透射电镜更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6.
正中隆起室管膜面赘生物及其形成过程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SD雄性大鼠(2周龄-27月龄)第三脑室底正中隆起前缘附近,本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到有呈圆柱状中空赘生物出现。该赘生物可分为基底部、体部及末梢部,其直径为2-10μm,长度为2-230μm。通过观察该赘生物的形成过程,有理由认为它是室管膜细胞过度增生所致,但与室管膜瘤不同。  相似文献   

7.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了纤毛虫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腹皮层纤毛器的形态和形态发生特征.其中每片口围带小膜包括4列副小膜,第1列仅包含3个基体,此列在翻领部与其余3列紧密排列,在领部则位于分隔两列相邻小膜之间的嵴上.口围带在翻领部具有长度不等的侧向纤毛.形态发生中,前仔虫口围带的翻领部和领部两端是完全更新形成的,领部其余部分则保留下来.后仔虫的口围带原基最初于左列中腹棘毛左侧形成.此外,形态发生期间老的口围带小膜后端一部分小膜保留,其随着逐步向后迁移,最后出现在后仔虫口围带的最前端,这部分老的口围带小膜可能对后仔虫口围带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作用,或与中腹棘毛共同参与了后仔虫口围带的形成,这可能代表了腹毛类纤毛虫的一种新的口器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8.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其求偶、交配过程中,性信息素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沙柳木蠹蛾雌蛾腹末第VIII节、第IX节、第VIII~IX节节间膜及产卵器表面的化学物质采用溶剂提取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根据性信息素主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含量确定性信息素分泌腺体的分布部位。同时对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和雄蛾触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分泌腺体主要分布于雌蛾腹末第8~9节的节间膜上,表面密集分布着大量的刺状锥形突出体;雄蛾触角中分布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最多。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受器的分布明显比雌蛾触角上的数量多且密集。  相似文献   

9.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长期热成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间的关系。方法:用热盐水灌胃(55℃,150g/mL,2.5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扫描电镜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热盐水灌胃后第12周,大鼠胃粘膜出现腺体明显缩小,粘膜肌层的平滑肌呈柬状增生插入粘膜固有层中一腺体上1/3至2/3腺上皮萎缩,腺管腔增宽,胃小凹颈部粘膜宽度变窄。扫描电镜见正常组大鼠胃粘膜被纵横交错的小沟分隔成许多胃小区,呈网状,胃小凹(胃腺开口)壁衬有圆形或椭圆形上皮细胞,体积基本一致,有短而稀的微绒毛。上皮细胞排列规则,被覆一薄层连续的粘液。热盐水组大鼠在12周时见胃粘膜细胞表面粗糙,粘膜表面糜烂、扁平;在32周时见胃粘膜细胞萎缩、腺腔直径增大、细胞表面破溃,并见纤维性渗出。结论:热盐水灌胃可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损害,长期过成及过热刺激可能会诱发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既有抗感染能力,又有成骨作用,且免疫原性低的新型植骨材料。方法:采用超声和负压双重复合法制备复合庆大霉素羊同种抗菌骨,辐照灭菌后,植入羊股(肱)骨骨缺损合并感染模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抗感染效果及成骨能力。结果:抗菌骨组在体内抗感染和成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庆大霉素羊同种抗菌骨具有较好的局部抗感染效果及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超微结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三种不同颅内血管栓塞材料进行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和动脉瘤治疗后的手术标术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可控性钨制电解式微弹簧圈栓塞效果理想,血栓形成完全;丝线栓因栓形成较差,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则对血管组织可引起慢性炎症及异物吞噬反应。本文对颅内AVM和动脉瘤等血管内栓塞治疗选择栓塞材料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