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泥岩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降雨入渗条件下泥岩边坡开挖模拟,并结合了工程实例研究泥岩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持时的工况下边坡土体位移、应力的变化,从而分析泥岩边坡在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降雨非饱和入渗是诱发边坡失稳滑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理论,建立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其数值计算模型,发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技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善了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有限元计算程序。选取新疆交河故城土遗址一典型边坡,详细分析了一个较为完整降雨入渗过程中边坡内部渗流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较好的描述了降雨过程中边坡内部的渗流场分布,为进一步分析边坡在降雨非饱和入渗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含水量作为土体抗剪强度的主要控制参量,分析了边坡含水量和抗剪强度随降雨时间的变化特性,建立了持续小强度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边坡土的总凝聚力和内摩擦角与时间的关系.随着降雨持续进行,边坡降雨影响区域扩大.通过FLAC3D进行强度折减,得到了持续降雨过程不同时间段的边坡动态安全系数和边坡失稳前的持续时间.工程计算结果表明,持续小强度降雨条件下边坡临界滑动面仍处在非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饱和土水分子运动方程,建立一维降雨人渗的计算模型,利用MATIAB编辑有限差分的计算程序求解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土体的瞬态含水量。考虑体积含水量和非饱和土强度参数的关系,对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土钉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可靠度分析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具体工程建立整体稳定性极限状态方程,用蒙特卡罗法求解稳定性可靠指标,定量的分析了降雨入渗对边坡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5,(4):76-79
在膨胀土分布区域,膨胀土问题是工程中主要的工程问题之一。为研究降雨入渗条件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非饱和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作用,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结合强度折减法对不同换填工况下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获得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换填工况均能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同时,基于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的强度折减法对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较合理,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
根据Green-Ampt入渗原理,考虑降雨入渗及其对土体的物理力学作用,分析了雨水入渗非饱和土边坡坡面入渗规律,建立了非饱和土边坡坡面入渗模型,获得了雨水非饱和入渗过程中的雨水入渗深度计算式。通过分析降雨后边坡潜在滑移体的几何模型和力学特性,获得了滑移面倾角与边坡倾角、雨水入渗深度和坡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降雨入渗影响下非饱和土边坡直线滑移与倾覆破坏的安全系数计算式,为分析降雨入渗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提供了一种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
为了研究持续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的影响,采用电阻法测定了降雨入渗土质边坡的入渗深度和入渗时间,分析雨水入渗深度、时间对边坡破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坡面浅层范围内,雨水入渗深度与入渗时间可按线性关系拟合,离坡面深5cm范围内,不同位置处的雨水入渗时间和入渗规律基本相同,即离坡顶越近,雨水入渗深度越浅。模拟试验研究对持续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失稳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降雨对非饱和黄土边坡含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确定了非饱和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基质吸力关系曲线及其参数,进一步通过非饱和渗流计算,研究了降雨对非饱和黄土边坡含水量的影响.揭示出坡高对边坡土体含水量分布影响较小,但边坡含水量增大区域随坡高的增加而增加.坡度越陡,降雨引起的坡体浸润区深度增加越大,不利于边坡稳定.土体干密度增加,降雨增湿区域变小,边坡稳定性较好.随初始含水量增加,降雨入渗区域和区内土体含水量增加.降雨历时越长,入渗深度不断增加,边坡土体湿软区不断增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体含水量较少,降雨入渗时边坡浸润区大小和含水量都增加缓慢,有利于边坡抵抗降雨入渗;在湿润地区,土体含水量较高,降雨入渗时边坡浸润区大小和含水量都增加较快,不利于边坡抵抗降雨入渗.  相似文献   

9.
随着边坡降雨入渗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考虑气相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工程价值。通过滑坡模型试验研究了降雨条件下边坡入渗过程中气阻效应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机理,考虑了坡体不同位置、不同埋深等因素对气阻效应的影响,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获得了边坡在降雨条件下侧向湿润锋发展特征,对比孔隙压力与含水率等指标得到了气阻效应的作用原理。试验分析表明,降雨过程中孔隙压力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匀速阶段、反弹阶段、消散阶段。气阻效应的存在明显减缓了入渗速率,导致水力不平衡、滞后响应等。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堆积体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其中不少滑坡的滑裂面为折线型。为研究折线型滑裂面堆积体边坡在持续降雨作用下的稳定性,首先,基于传统降雨入渗Green-Ampt(G-A)模型,同时考虑边坡倾角、饱和区渗流和非饱和区渗透系数变化的影响建立适用于有限长边坡的降雨入渗模型;其次,结合不平衡推力法和降雨入渗模型,推导折线型滑裂面堆积体边坡在持续降雨作用下稳定性动态变化的计算公式;最后,对比现场入渗试验结果验证所提出入渗模型的合理性,并基于舟曲江顶崖堆积体滑坡与传统入渗模型下稳定性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边坡坡面倾角、渗透系数等都影响着坡体饱和层的形成快慢以及湿润层厚度的扩展速度;(2)降雨入渗开始阶段,三种模型得到的湿润层扩展速率相同,随着降雨的持续,本文模型计算的湿润层扩展速率大于G-A模型而小于分层假定入渗模型;(3)江顶崖堆积体滑坡的稳定性随着降雨的持续逐渐减小,降雨初期,滑坡稳定性下降较快,降雨后期,稳定性下降速率逐渐放缓;提出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得到的边坡滑动时间要早于传统入渗模型下稳定性计算结果。研究成果可供持续降雨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强勇  张绪涛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0):1572-1576
根据SARMA法的基本原理,考虑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和暂态附加水荷载对岩体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能考虑雾化雨入渗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改进SARMA法。将提出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应用于紫坪铺#2导流洞出口高边坡工程,进行了边坡在泄洪雾化雨入渗影响下的安全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雾化雨入渗和入渗形成的暂态饱和区是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边坡安全系数随雾化雨入渗显著下降。同时有效加强坡面防渗、最大限度减少坡面雨水的入渗,能有效提高和增强边坡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降雨入渗对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2,他引:31  
对非饱和膨胀边坡在考虑暂态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情况下进行了参数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边坡中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分布有较大影响。膨胀土渗透性越低越应注意裂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非饱和土边坡瞬态安全系数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以土壤体积含水率作为控制变量,应用非饱和土水分运动基本理论建立了降雨入渗过程中土体瞬态含水率的计算模型并且编制了计算程序,在计算模型中通过改变边界条件考虑了降雨过程中土壤入渗能力的变化,采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方法,得出了可以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具体的算例,讨论了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溪洛渡水垫塘区岸坡雾化雨入渗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借鉴降雨入渗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雾化雨入渗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SUSS^3D。根据雾化雨模型试验结果和岸坡护面措施可能发挥的功效,拟定了12种雾化雨入渗分析工况。在上述12种工况下,用SUSS^3D程序对溪洛渡水垫塘区岸坡进行了雾化雨入渗的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雾化雨入渗会形成对边坡稳定不利的暂态饱和区菲抬高地下水位,暂态饱和区的大小和地下水位的增幅对护面措施的功效比较敏感。应重视对雾化雨入渗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考虑裂隙及雨水入渗影响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膨胀土边坡进行了考虑裂隙和降雨入渗影响的稳定性分析 ,通过工程实例比较了考虑裂隙和不考虑裂隙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裂隙影响的边坡降雨入渗和稳定性分析较为合理和实用。  相似文献   

16.
陈勇章  焦尔格 《山西建筑》2008,34(5):291-292
根据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通过降雨入渗模型及其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在强降雨条件下数值模拟了公路边坡地下水渗流场动态,得到了降雨过程中边坡地下水压力水头、总水头变化、流速的变化规律,对有关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雨水入渗与膨胀性土边坡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完成了2组不同坡度的膨胀性土开挖边坡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比较了边坡坡度大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尝试通过控制注水浸泡时间来模拟短期和长期的雨水入渗,从而再现了降雨条件下膨胀性土开挖边坡的破坏特征和破坏机制。结果分析表明膨胀性开挖边坡表层土体因雨水入渗膨胀软化,强度降低,严重削弱了边坡稳定性;鉴于膨胀性土路堑在雨水入渗后发生浅层滑动破坏,因此,单纯放缓边坡坡度并不是防治这种破坏的最有效措施,重要的是做好隔水防水等处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坡积土渗水软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雨水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坡积土饱和度与抗剪强度关系的试验 ,将所得的规律应用于边坡的稳定分析中 ,得到了随着饱和度的不同边坡稳定性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贵州红棕色玄武岩风化土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滇黔地区公路建设中,沿线边坡表层经常广泛分布着红棕色玄武岩风化土,厚度较大,风化程度较高,降雨作用对边坡的稳定影响较大。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但目前对玄武岩风化土的强度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给该地区工程建设带来了挑战。通过现场原位推剪试验和一系列室内土工试验,得出了该红棕色玄武岩风化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含水量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之间的差异,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含软弱夹层粘性土坡在强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结合某失稳边坡工程现场实际调研资料,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与非饱和抗剪强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含软弱夹层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强降雨条件下边坡的渗流特性及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先在边坡软弱夹层内形成暂态饱和区,且当坡顶入渗的雨水未渗流至软弱夹层时,夹层内暂态饱和区中的雨水会沿夹层上表面向着坡顶方向渗流;降雨入渗过程中,边坡基质吸力与铅直有效应力之间存在严格的正相关变化关系;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塑性区首先在软弱夹层内部贯通,然后向坡顶扩展,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降雨停止一段时间后,由于坡顶入渗雨水的补给,软弱夹层内局部将仍存在暂态饱和区,此时,塑性区面积会由坡顶向软弱夹层内部减小,再由夹层内部至坡面逐渐缩减,但边坡安全系数并未明显上升;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可将粘性土坡失稳过程分为夹层软化、夹层挤压、拉伸裂缝、坡顶沉降和断裂滑移等5个阶段。因此,为了降低强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含软弱夹层粘性土坡支护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边坡排水系统的合理布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