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裸眼井出砂预测模型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弹性力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了考虑油层流体渗流作用时,裸眼井周围的应力分布情况。根据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相应的出砂预测模型,给出油井出砂时临界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储层压力、岩石抗压强度及原地应力状态对出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压力、地应力增大,岩石抗压强度变小时,临界井底流压升高,井壁更易出砂。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压气井试气过程中井底压力或井底流量选择不当引起的井壁垮塌问题,开展了高压气藏直井裸眼段的井壁稳定性研究。综合考虑气体加速效应、Forchheimer阻力、地应力、地层压力和地层强度的影响,结合精细外边界条件,推导出高压气井带有外边界的井周应力的精细方程,再结合Mohr-Coulumb准则,给出了高压气井裸眼段测试过程中维持井壁稳定的临界井底压力模型和临界质量流量模型,并用现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考虑气体加速效应模型解释的维持井壁稳定临界质量比传统渗流模型解释的临界质量流量小;加速效应越显著,对临界井底压力和临界质量流量的影响越明显;临界井底压力随远场地层压力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3.
深部凝析气井流入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天然气和反凝析流在地层中渗流特点,结合凝析气体系相态理论及闪蒸计算方法,运用状态方程进行模拟,考虑流体相态和组分的变化以及凝析及气井的表皮系数,引入稳态理论的两相似压力函数,建立适用凝析气流入动态预测的方法,并根据凝析汪的临界压力和临界饱和度渗流的关系,给出了预测凝析气井井底流压的数学模型;(1)井底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的渗流数学模型;(2)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且凝析油饱和度小于临界和度时的渗流数学模型;(3)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且凝析油饱和度大于临界饱和度时的渗流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思路编制了完整的计算软件,该方法适用于凝析气井流入动态预测。参9(喻西崇摘)。  相似文献   

4.
异常高压、特高产气井井底流压对气井动态分析及管理至关重要。以高压高产气井井口压力动态为基础,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原理,综合考虑生产过程传热与井筒流动特征,建立了非稳态传热温度、压力耦合模型,编制了异常高压、特高产气井井底流压计算软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井底流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对特高产气井井底流压计算,常用的Colebrook、Jain及Chen摩阻因数计算经验公式适应性差,计算得到的流压易出现异常,表现在随着产量的增加,井底流压反而上升,甚至高于地层压力,但首先依据流体雷诺数大小判断流体所在的流动区域,再选用相应公式计算摩阻因数,可消除井底流压异常情况;特高产井产量高、流速快,考虑动能项比不考虑动能项井底流压要高出0.2~0.6 MPa左右,因此特高产气井井底流压计算必须考虑动能项。新模型计算的井底流压与实测值拟合误差小,精度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低渗砂岩气藏开发中的压敏效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毛细管受压模型,推导出了渗透率与有效压力之间的本构关系式。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证明该关系式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同时结合气井的生产参数,利用推导出的考虑压敏效应的低渗砂岩气藏的产能公式,预测了降压生产时气井产气量的变化情况。从考虑压敏效应的流入动态曲线可以看出:当有效压力较低时,流入动态曲线的形态与常规流入动态曲线的形态接近,随着有效压力的增大,曲线逐渐地表现出一个明显的拐点,井底流压以此拐点为临界点,当井底流压大于此临界点值时,流量随着井底流压的降低而增大;但当井底流压小于此临界点值时,流量不在随着井底流压的降低而增大,甚至出现急剧的下降现象。由此可见,压敏效应对气井开发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拐点的井底流压即是合理开采气藏的临界井底流压。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找出临界井底流压,建立合理的生产制度,避免因压力下降过快而造成储层伤害。  相似文献   

6.
欠平衡钻井井底岩石的应力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欠平衡钻井较常规钻井钻速高,这与其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井底岩石的应力状态受地层孔隙压力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基于流-固-热三场全耦合基本理论,根据欠平衡钻井中井底待破碎岩石所处的实际状态,对耦合控制方程加以简化,结合与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分析相适应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温度对井底岩石应力状态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钻井液液柱压力和井底岩石温度的降低,井底岩石的各个主应力均在减小,降低程度与压差和温差有关:压差和温差越大,井底岩石的各个主应力减小幅度越大。降低速率与岩石渗透率和热传导率有关,渗透率和热传导率越大,井底岩石的各个主应力变化越快,地层孔隙压力辅助破岩的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产动态资料确定气井产能方程主要包括2个方面内容:一是利用气井井口油压及相关参数,确定对应的井底流压;二是在井底流压确定的基础之上,确定储层的地层压力及气井产能方程。根据垂直管流中流体的质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原理确定井底流压;而依据不关井试井理论确定地层压力。利用气井实际的生产动态资料,在井底流压与地层压力确定的基础之上,即可确定气井的产能方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改造有利于提高单井产量,但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亟待室内实验分析。利用高温高压岩石三轴仪对致密砂岩开展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下岩石力学特性测试实验,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等饱和流体作用效果及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下不同温度、围压和孔压对致密砂岩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泊松比和脆性指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无孔隙流体和饱和水,饱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时砂岩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降低;饱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时,温度升高时致密砂岩岩样的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增大、泊松比和脆性指数减小,围压增大时致密砂岩岩样的抗压强度和杨氏模量先减小后增大、泊松比先稍有增大后明显减小、脆性指数先稍有减小后大幅降低,孔压增大时致密砂岩岩样的抗压强度、杨氏模量和脆性指数减小、泊松比增大。本文研究结果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施工参数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准确的井底流压是计算地层压力和气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井口压力计算法通常采用干气模型,必然造成井底流压以及地层压力计算的误差~[1]。本文首先根据气井出液情况,应用三种计算井底下压力的方法,分别是平均温度偏差系数法、修正的Cullender-Smith法、Hagedom-Brown模型法,提高了井底流压的计算精度~[2]。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气井生产期间不进行井下测压即可确定井底流动压力和地层压力的新方法。通过对大量的气井回压试井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每口气井一旦确定了生产管柱,井口压力即与井底流动压力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建立每口井生产期间井底流动压力与垂直管压力损失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可根据井口压力实时获取井底流动压力,并根据产能公式计算地层压力。该方法无需测压即可确定井底流压和地层压力,操作非常简单,无需额外的测压成本并可随时掌握井底流动压力,及时提供给气藏管理部门确保气藏合理开发,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超深井井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超深井钻井过程中存在多套地层压力体系,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高温、高压、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等难点。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压力梯度急剧增加,需要较高密度的钻井液来平衡地层压力。超深井的裸眼井段较长,钻井液浸泡时间长,容易导致岩石抗压强度软化,尤其一些泥岩层段,一旦被钻井液浸泡过后,井壁极易发生失稳。在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不同的温度差异必然导致近井壁岩石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影响井壁稳定性。为此,提出分别利用地震、测井数据得到的坍塌破裂密度曲线来预测超深井井壁稳定性,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应用于莫深1井的井壁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情况与工程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and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deliverability calculations of gas wells, which among other advantages,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conventional multipoint tests.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diffusivity equation for real gas flow under stabilized or pseudo-steady-state flow conditions and a wide range of rock and fluid properties are used to generate an empirical correlation for calculating gas well deliverability. The rock, fluid and system properties, used in developing previous correlations found in literature, were limited to reservoir pressure, reservoir temperature, gas specific gravity, reservoir permeability, wellbore radius, well drainage area, and shape factor. Additional key properties such as reservoir porosity, net formation thickness and skin factor are included in this work to develop a more general dimensionless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PR).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l correlation, developed i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observed field data much closer than previous on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larger data set, an empirical relation to predict future deliverability from current flow test data is also developed.The two modified and general relation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provide a simple procedure for gas deliverability calculations 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conventional deliverability testing methods. The required data can be obtained from a buildup test, or a single-point flow test, instead of an elaborate multipoint flow test. Further, the broad range of practically all rock and fluid properties used in developing the modified dimensionless IPR curves should cover the majority of the field situations generally encountered. The use of the modified dimensionless IPR curves, the pseudopressure formulation an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indicate a generality of the approa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rrespective of the gas reservoir system under study.  相似文献   

13.
用水平井开采气藏,影响水平井水平段产气剖面的因素很多,可分为地层岩石物性和流体物性、钻井污染、射孔单元完井参数和井段宏观打开参数。由于水平井修井、增产增注、分层开采的要求,水平段气井常常采用分段打开设计,其打开程度、打开位置、打开段射孔参数都将对长井段井筒流入剖面产生影响。根据气藏内气体的流动模型和水平井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模型,建立了井筒流动与气藏渗流耦合模型,以该耦合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长井段射孔产能优化模拟研究,分析了影响水平气井水平段产气剖面的因素,为水平气井地质设计、开发气藏、提高采收率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真实反映凝析气藏相变过程中流体的流动情况,需要考虑气、液相变作用及流-固热耦合对凝析气藏渗流规律的影响。引入相变产生的毛管力、界面阻力及非达西因子,建立表征凝析气藏多相高速流动相变特征的渗流方程,同时考虑气化潜热及流-固热耦合,推导出流-固热耦合能量方程,结合凝析气藏相变特征的传输方程,对速度场、温度场进行量化计算,从而合理描述流体渗流的特性和过程。利用该模型进行凝析气井复杂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认为:凝析气相变对凝析气渗流的影响显著;流体与岩石颗粒温度在相变区都是先升后降,最终低于气藏原始温度,但岩石颗粒温度变化有滞后趋势;模型考虑界面张力、毛管力时预测的凝析气产能低,凝析油产能高。  相似文献   

15.
在页岩气藏中,有相当一部分页岩气以吸附气状态存在。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气藏压力的不断降低,吸附气会发生解吸扩散,这一现象会影响页岩气藏的压力变化。应用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和Fick拟稳态扩散定律,对吸附气的解吸扩散特征进行了数学表征;结合气水两相渗流理论,建立了页岩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法得到相应的数值模型,编程求解得出了井底压力变化的数值解:分析了吸附气的解吸扩散对气水两相流并底压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解吸气补充了流体供应量,提高了地层能量,使井底压力的下降变缓,压力差曲线下移;由于基质收缩及孔隙增大,储层物性和地层流动性能得到改善,压力差导数曲线前期凹陷加深。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出砂定量预测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经验表明,出砂问题是制约水合物资源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从地层流体渗流角度出发,结合岩石力学理论,通过在出砂半径内对出砂量与产气量关系的推导,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出砂定量预测新模型。模型在确定地层和流体等参数情况下,得出地层出砂 量与产气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确定水合物降压开采产气量就可以定量预测对应的出砂量。结合岩石颗粒出砂模拟,描述了不同时期水合物分解过程颗粒出砂动态演化特征,并验证了模型预测的精度。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水合物降压法开采过程中产气量、出砂量与地层压差关系密切。该研究成果对天然气水合物出砂预测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对后续水合物规模矿场试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控制压力钻井(MPD)发生气体溢流后,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溢流或者井漏,甚至会发展成为井喷。为解决以上问题,分析了控制压力钻井过程中影响井底压力稳定和井控安全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控制压力钻井最大允许气体溢流量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种控制压力钻井补液、排气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以及全尺寸井筒实验,证明了补液排气新方法的可行性,完善了控制压力钻井气体溢流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气层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利用气体钻井技术揭开高压气层的初期,由于低密度气体在井底产生的压力很小,远远低于气层的孔隙压力,高压气层的气体在压力势差作用下由地层向井眼高速流动,导致高压产气层段井壁稳定性下降,易引起井下复杂事故。通过分析高压气层高速产气影响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建立了一套高压产气层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结果发现:高压气层高速产气过程中,一方面导致产气层近井壁地带的孔隙压力降低,形成一个压降漏斗,作用在井壁表面岩石上的有效应力增加,有利于气层的井壁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产层孔道迂回曲折,高压气体在快速流出地层时,在近井壁地带会产生一个附加径向应力,降低了井底气体对井壁岩石的有效支撑作用,不利于气层的井壁稳定。综合分析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后发现:高压产气层被气体钻井揭开瞬间,气层井壁表面岩石稳定性最差;随后,井壁表面岩石孔隙压力降低,井壁稳定性变好;随着产气层暴露时间的增加,气层深部位置点高压气体开始流动,井壁稳定性先变差后变好。  相似文献   

19.
确定凝析气井合理产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反凝析油会在井底周围聚集,形成反凝析油污染,伤害地层渗透率。凝析气井合理产能是保障高效开发凝析气藏的重要参数。基于凝析油气体系在恒温条件下的反凝析渗流理论,考虑“地层——井筒——井口——地面定点”连续流动,研究了凝析气井在不同配产条件、不同生产时间下凝析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和多项渗流特征的计算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凝析气井各种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凝析油污染条件下凝析气井动态优化配产理论与方法。大港油田某凝析气藏实例计算表明,采用考虑凝析油污染条件下凝析气井动态优化配产理论与方法确定出的凝析气井合理产量与实际气井产能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图3参7  相似文献   

20.
油套环空放空防止气井井筒生成水合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液两相流沿气井油管上升流动过程中质量和动量守恒及井筒传热机理,建立了压力和温度梯度耦合模型,并采用四阶龙格 库塔法数值求解。该模型中考虑了流体的焦耳 汤姆逊效应及环空介质和地层热物性沿井深的变化,分析了大牛地低渗低产D2-56气井环空介质换热系数和井筒总传热系数与套压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若井下安装封隔器,并将油套环空放空,可显著降低井筒总传热能力和油管内流体的热损失,提高油管内流体温度,可防止水合物在油管中生成。对于产量较高的气井,降低油套环空压力对防止水合物生成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