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出了用户间传热温差修正系数法计算户间传热量。推导出了用传热单位数计算温差修正系数的公式。强调了供暖房间的户间耗热量应采用邻户房间的户间传热温差修正系数计算。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户间传热温差修正系数法计算户间的传热量。推导出了用传热单位计算温差修正系数的公式。强调了供暖房间的户间耗热量尖采用邻户房间传热温差修正系数计算。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确定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设计热负荷附加率是计算房间热负荷的重要环节。在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情况下,对房间的户(室)间传热量在总耗热量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影响设计热负荷附加率的因素有外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及传热系数,内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及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4.
由于分户计量采暖系统的用户能够自主调节室温,因此用户之间存在温差,造成户间传热.本文以稳态传热为基础,利用平衡温度原理解决非采暖用户室内平均温度的计算,又导出了非采暖用户由于户间传热所获得热量的公式.通过典型算例,对采暖用户的得热量与邻户传出的热量进行了校核,进一步说明非采暖用户由于户间传热所获得的热量占常规采暖负荷的35%~55%之间;不利位置用户受户间传热影响较小,通过楼板传递热量的比重最大;用户人住率越小,邻户设计温差越大.  相似文献   

5.
李国斌  崔红 《山西建筑》2014,(4):101-102
对多层住宅供热分户计量用户各房间的耗热量进行了分析,对边角用户多承担的耗热量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边角用户多余耗热量由全楼用户共同、公平分摊的方法,进行了供热分户计量房间耗热量分摊模型研究,达到了公平分摊公共部分耗热量的效果,解决了多层住宅供热分户计量公平收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6年—2007年某计量供热住宅小区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反映用户房间位置对其用热量影响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越好,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差距越小。增加用户行为调节室内温度的影响因素后,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差距变小。室外温度变化对不同位置用户房间的位置耗热量比例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田夏  王随林  赵秀敏  常军 《建筑科学》2004,20(Z1):35-40
以北京地区外保温高层住宅为对象,建立不稳态传热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分析了在逐时室外气温下,在住户进行分室调节时,不同位置的典型房间室温和户间传热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为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和供暖设备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分户热计量供暖收费和建筑保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跃  冯国民 《山西建筑》2003,29(5):154-155
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户间传热的影响情况,以及因户间传热负荷给设计采暖负荷、采暖设备设计选型、用户使用、投资增加等带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徐世轩  张雪琴 《山西建筑》2001,27(5):132-133
为解决分户采暖按热量收费中存在着的户间热传递和公用耗热量等难题,首先要解决按热量收费的前题条件,然后解决具体的计算方法。对围护结构耗热量与售房价格的关系、围护结构耗热量与分户计量的规律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按热量表计量值计算各套房的计费耗热量方法。若采用这种计费方法,能够促进用户的节能意识。  相似文献   

10.
陈涛  张姣 《暖通空调》2008,38(1):I0029-I003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明确规定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在确定住宅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房间内采暖设备容量和计算户内管道时,应计入邻户传热引起的耗热量附加值。而户间传热量怎样计算,怎样附加到房间的基础负荷上却没有详细的说明。陆续出台的一些地方标准对户间传热量的计算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中热压和风压作用更加显著,有必要对高层建筑户间传热进行分析。以沈阳市某12层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未供暖住户处于建筑中不同位置的情况,计算了稳态设计工况下的户间传热温差和户间传热比例。计算结果随供暖与未供暖住户相对位置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户间传热温差为2.8~11.4℃,未供暖住户得热比例为69%~92%,供暖住户失热比例为4%~96%;热压和风压作用导致计算结果沿建筑竖向存在差别,户间传热温差的竖向差别可达21%,而户间传热比例的竖向差别在10%以内;建筑层数增加到32层时,户间传热温差的竖向差别可达34%,但户间传热比例的竖向差别仍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在理性人假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热用户在不同的供热收费模式下的行为模式。认为只有严格按照用热收费,才可能真正促进热用户采取节能行为。至于邻室传热、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耗热量差异以及不同位置的房间耗热量差异问题,应该通过其他手段解决,而不应该通过两部制热价等引入按面积分摊的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3.
李朋  韩靖 《山西建筑》2011,37(24):120-121
针对某高层住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热负荷,分析了冷风渗透耗热量对高层住宅热负荷的影响,指出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的高层住宅热负荷偏大,采用考虑热压和风压的缝隙长度法计算的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曾宇远 《山西建筑》2007,33(20):209-210
以目前较为常见的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外保温的框架剪力墙高层住宅为对象,分析了住宅标准层和顶层的典型户型采用分户热计量并进行分室调节时的室温、热负荷及户间传热量的逐时变化情况,以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工程概况.通过对部分用户供回水温度、通断时间比、耗热量等参数的长期监测,重点分析了住手建筑不同位置的用户的耗热量,调查了用户的自主节能情况.调查结果验证了通/断式供热控制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理论公式的推导对不同节能率下的低能耗建筑户间传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计算得出的户间传热量及平衡温度的数据,得出了即使是节能等级高的建筑,户间传热的影响仍不容忽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现行哈尔滨市节能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标准存在的2个问题:一栋按JGJ 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设计、恰好达到建筑耗热量指标的住宅楼,其热费均值与非节能住宅完全相同,节能不节省采暖费用;同一住宅楼内不同位置的用户单位面积的热费差异较大。通过对一个典型节能住宅楼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用户采暖耗热量、用户热费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用户热费位置修正系数,给出热费收费方案,供制定新的热费收费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严寒地区某栋采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的节能建筑物中标准层的8个热用户为研究对象,对其供暖能耗进行了实测,分析了影响供暖能耗的因素———房间所处楼层、户间传热、太阳辐射。  相似文献   

19.
韩广玉 《城市住宅》2015,(5):126-128
结合相关规范,对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在严寒地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对用户自由调控户内采暖温度达到节能目的提出了质疑,对用分户电计量以及用户分摊耗热量作为计算取暖费的依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军 《山西建筑》2005,31(2):111-112
结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通过对大同地区某住宅围护结构的耗热量的分析,提出了围护结构应采取的节能措施,对减少传热耗热量,提高门窗气密性,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