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位于广昌县城东的中坊水库为例,对其溢洪道控制段底板及刺墙底帷幕灌浆加固段进行压水试验,以检测其帷幕灌浆初期防渗效果.结果表明,水库大坝溢洪道帷幕灌浆属于隐蔽性工程,施工技术参数确定、加固质量检测及效果评价等均应依靠压力试验,压力试验也是进行灌浆防渗效果检测的常规性技术;中坊水库溢洪道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裂隙、破损等质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确定出帷幕的渗透系数与渗漏量的关系,进而对帷幕的防渗效果进行分析。通过现场压水试验得到当前防渗帷幕的透水率,并对其防渗效果进行评价,将现场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因此该数值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对研究区内防渗帷幕时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陈村大坝坝基帷幕防渗效果分析及疑点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村大坝坝基地质条件复杂,对坝基帷幕进行了多次灌浆补强。通过坝基渗流实测资料定性定量分析,评价坝基帷幕的补强和防渗效果,并解析左岸坝块靠下游扬压力孔水位比靠上游扬压力孔水位高等现象的物理成因。分析表明,坝基帷幕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帷幕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但应加强个别测孔孔水位的观测;左岸坝块靠下游孔水位比靠上游孔水位高是裂隙渗流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在水库大坝防渗体连续性和渗漏检测中的应用较多,由于探测深度受限,深峡谷区大坝部分防渗体连续性无法采用探地雷达检测。某心墙坝除险加固工程采用防渗墙和防渗帷幕处理后,渗流量变化不大。为进一步查明大坝渗漏原因,结合监测资料、压水试验、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及地勘资料对心墙坝防渗墙连续性和防渗帷幕防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渗墙整体连续性较好,无明显缺陷,防渗墙局部存在不密实;下游侧坝体与左右岸坝肩均存在多处低阻异常区,在高程80.00~100.00 m之间坝体视电阻率值低于30Ω·m,坝体含水量偏高;监测资料表明防渗帷幕前后水头降幅较大,说明防渗帷幕的防渗效果良好,除险加固后大坝渗流量变化主要是降水入渗导致。监测资料、压水试验、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综合应用在深峡谷区心墙坝除险加固工程渗漏识别和防渗体防渗效果分析中具有较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江西省修水县垅港水电站大坝围堰砂砾石基础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及砂砾石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与参数、施工方法、特殊情况的处理和防渗效果的检查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和研究梅湖水库大坝的地质勘察资料、位移和测压管等观测资料,评价坝体质量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帷幕灌浆和增设排水棱体等排险措施,消除水库大坝安全隐患,使水库达到安全、高效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大坝设计规范及水泥灌浆规范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岩石坝基防渗帷幕设计标准、防渗效率、帷幕厚度、质量评估等问题,认为帷幕防渗标准或灌后压水检查的合格标准适当放宽存在可行性,提出了帷幕厚度的理论意义大于工程实践意义的观点,并对帷幕灌浆质量评价准则与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防渗帷幕是堤坝中最常见的防渗处理措施,其施工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施工后完全位于地下,因此对防渗帷幕这一隐蔽性工程的灌浆效果评价则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帷幕灌浆效果进行了评价。文中首先利用压水试验对帷幕断面灌浆后的透水性进行评价;然后利用室内试验对坝基材料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在压水试验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分别就帷幕灌浆后的渗透性和局部贯通性缺陷对渗漏量及水力比降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帷幕灌浆后,当渗透性低至一定程度时,帷幕渗透性的降低对大坝浸润线和水力比降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大坝的渗漏量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当帷幕中有贯通的缺陷时,缺陷处水力比降虽较大,但坝基材料颗粒级配良好,所以不存在渗透破坏的可能性。本实例研究给帷幕灌浆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有意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梅山水库大坝两岸坝后排水孔水位和渗漏量观测资料分析了防渗帷幕补强加固的效果 ,说明经过补强加固后 ,帷幕防渗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云峰大坝基础岩石主要为中生代火成岩,岩石致密坚硬,诸多工程实例表明,火成岩地层实施深孔水泥帷幕补强灌浆,效果都不太理想。本文就云峰坝基水泥帷幕补强灌浆为例,对在火成岩地层帷幕补强设计方法(包括帷幕深度、厚度、孔距的选取)及施工工艺(包括灌浆工艺、灌浆压力、灌浆材料的确定)进行了详细叙述,对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坝帷幕经补强灌浆后防渗性能有所增强,对降低帷幕水头起了一定的作用,效果明显且帷幕的  相似文献   

11.
地基土动力特性测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小生  汪闻韶  常亚屏  刘启旺 《水利学报》2005,36(11):1298-1306
本文对地基土动力特性测试中几个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内容包括:结构性影响问题;最大动剪切模量的测试问题;非弹性阶段的动剪模量测试问题;阻尼比的测试问题;动强度和液化特性的测试问题等.文中认为室内和现场试验各有优势和缺陷,各有适应范围,特别是由于土的结构性影响,有时单独采用室内测试不能有效地达到研究的目的,必须进行室内和现场的联合测试.  相似文献   

12.
陈德柱  朱荣勤 《人民长江》2016,47(19):123-127
随着水价改革的深入,两部制水价制度逐步完善,运用更加广泛并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对两部制水价的实施条件及运用效果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其进一步推广。对两部制水价的内涵、政策依据及理论基础作了简要介绍,重点论述了实施两部制水价制度的运用条件及效果。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后,可以提升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建立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均衡补偿渠道,提高供水管理能力,更好地发挥节约用水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了解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的加筋效果,采用大型三轴试验方法分析了土工格室对粗 粒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入加筋效果系数对粗粒土加筋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探讨了加筋机理。结 果表明:轴向应变较小时,土工格室加筋效果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土工格室的加筋效果才比较 明显。土工格室的各项加筋效果系数在不同围压下均大于1。土工格室不仅直接对格室单元内的土体 进行加固,还间接地加固约束土工格室复合结构体附近的土体。  相似文献   

14.
 针对门限自回归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预测效果差于拟合效果的情况,对门限自回归模型作了改进,即:在对时序x(i)拟合和预测时,AR式靠近i半个周期的观测值用门限自回归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的计算值代替;为了清晰直观地确定出延迟步数及门限区间AR模型的阶数,提出了通过绘制自相关系数图来确定。实例表明,该改进方法提高了遗传门限自回归模型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模型在大坝安全位移监测预报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聚氨酯(氰凝)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氰凝的结构和反应原理。氰凝被灌到地下或含水的混凝土中时,迅速与水反应,形成不溶于水、不透水体型结构的凝胶体,并且体积膨胀6~9倍,形成二次渗透,达到堵水、补强的作用。通过试验,分析了氰凝浆液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能,为浆液配制提供了依据。工程实例表明,采用氰凝灌浆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武汉市长江支流滠水干堤防渗加固处理 ,探讨了防渗墙的渗透系数、厚度、深度对非均质土堤堤内地表面渗透坡降的影响 ;对堤内地表盖重的渗透系数和厚度的防渗效果也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水库淤积上延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乃森  黄霖恩 《水利学报》1997,(8):67-72,66
在含沙河流上修建水库,河流所挟带的泥沙必须也要在水回水区内落淤。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的水库,水库淤积异常剧烈,而且泥沙淤积不仅发生在水库回水范围以内,也发生在回水范围以上,这种超出水库回水范围的泥沙淤积问题就是水库淤积上延问题,即欲称的“翘尾巴”淤积,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库淤积上延的情况及其对库周环境的影响,根据野外实测资料及室内试验资料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予估水库淤积上延程度的公式,可供进行水库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从理论上建立了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力学模型和静动转化条件。使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及隔震结构的模拟。对比分析其在小、中、大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层间滑移隔震结构隔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陈峦 《水力发电》2012,38(3):27-30
满发流量是水电站规划设计的重要参数,但其对梯级水电站发电量的影响却鲜有研究。以串联型梯级水电站为例,构建了梯级水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给出了梯级水电系统的调度策略,通过实例仿真得出满发流量与梯级水电站发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上级水电站的满发流量对下级水电站发电量的影响很小,梯级水电站的发电量主要受本级电站满发流量的影响。各级水电站的满发流量与其发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态势相似,都存在一个峰值点。  相似文献   

20.
相关性对结构系统可靠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关性对结构系统可靠度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相关性增加对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有利,对并联系统的可靠性不利。结合Hohenbichler和Johnson的公式,对这一结论给出数学上的解释,在证明相关性对串联和并联系统可靠度影响的利弊的同时将其影响程度量化,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相关性对串并联混合系统综合可靠度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可靠性分析中的相关性以及相关数据,提高计算效率,更精确地计算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