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铌钢主要用于大型船舶和海上工程建设,所以铌钢的耐海水腐蚀性能非常重要。研究了铌钢和不含铌钢在海水中不同腐蚀阶段的交流阻抗谱和腐蚀电位,获得了腐蚀过程的电荷传递电阻。研究结果表明:铌钢在海水腐蚀过程中的电荷传递电阻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耐海水腐蚀性能优于不含铌钢。  相似文献   

2.
《四川冶金》2013,(3):77-77
近日,加拿大学者研究了普钢和铌钢动态相变对平均流变应力的影响。该研究的条件是在一系列的温度下,测量了4个普通碳钢和一个碳浓度增加的铌钢的扭转流动曲线。  相似文献   

3.
ICP-OES法测定钢中微量铌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试验了ICP—OES法测定钢中微量铌元素,采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样品处理和制备铌的标准溶液,基体匹配法绘制ICP校准曲线。方法被用于含铌品种钢的开发和炉前直读光谱控制样品的定值。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出铌微合金化H13钢中合适的铌元素添加量,以H13钢中的一次碳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冶炼不同铌元素质量分数的H13钢,系统地研究了Nb-H13钢中一次碳化物的析出机理和合适的Nb添加量。结果表明,当H13钢中铌的质量分数小于0.03%时,Nb-H13钢中的一次碳化物主要为富钒相;当H13钢中铌的质量分数达到0.05%时,Nb-H13钢中的一次碳化物主要为富钒相和富铌相。铌微合金化H13钢中铌元素的添加量应小于0.03%。铌质量分数的高低会显著影响FCC相中碳化物的析出顺序,随着铌质量分数的增加,碳化物的析出顺序由首先析出富钒相转变为首先析出富铌相,且富铌相的热稳定性要远高于富钒相。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工业试验结果同样论证了本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刘铖霖  曹建春  周煌  高鹏  阴树标  叶亚平 《钢铁》2019,54(11):101-109
 铌可以显著改善钢的组织,提高钢的性能。同时,铌在钢中还存在偏聚现象,可有效提高钢的淬透性,使共析点右移。因此,利用金相法和等温热处理试验,对高碳钢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发现铌的析出和固溶将细化晶粒,同时铌的加入将推迟高碳钢的珠光体转变,并使其孕育期延长。利用合金价电子结构理论,构建了不含铌和含铌的两种体系的奥氏体合金价电子晶胞,从电子层次研究铌对高碳钢奥氏体的影响规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碳质量分数为0.86%时的最大共价电子对数nA分别为0.972 5、0.962 4。铌的加入会改变体系中键的组成,并与碳原子结合形成新的最强键C-Nb键。而NbC的析出阻碍了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推迟了珠光体的形成和长大,进而推迟了珠光体相变,导致添加铌元素后的CCT曲线右移。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信钢公司采用铌微合金化工艺开发生产HRB335Nb钢筋的生产实践,探讨了Nb对钢材内部组织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HRB335Nb铌微合金化钢的最佳化学成分控制,为信钢公司进一步降低合金消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热轧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三种铌微合金化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铁素体晶粒尺寸对屈服强度的影响程度与钢中铌含量相关,而贝氏体分数对屈服强度的影响程度与钢中铌含量无关。将铌含量和贝氏体分数作为模型参数引入微合金化钢强度计算模型,建立了新的具有较高精度的铌微合金化钢的强度模型,为实际生产工艺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稀土在含铌钢中的作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对含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使钢的纵横向强度先下降而后上升,钢的延伸率和冲击功则先上升而后下降,其对改善钢的强度和-20℃以下冲击功的各向异性不明显,而且对细化晶粒度和夹杂物级别影响不显著,但稀土元素的加入使铌的析出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加工了具有不同稀土、钛和铌含量的冷轧搪瓷钢板,测定了钢板的再结晶温度和模拟退火后钢板的成形性能,并观察了其金相组织,分析了钢中的第二相粒子。结果表明,在单加稀土、复合添加稀土 钛或稀土 钛 铌的3种钢中,单加稀土的钢再结晶温度最低,而含稀土 钛 铌的钢再结晶温度最高;经高温退火后,含稀土 钛 铌钢的伸长率和r值在3者中最高,达到了超深冲(即EDDQ)级别。  相似文献   

10.
高温渗碳齿轮钢的晶粒粗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强  何肖飞  尉文超  时捷  王毛球 《钢铁》2019,54(5):68-72,77
  为了开发适合980 ℃高温渗碳的齿轮钢,利用伪渗碳方法,研究了铌质量分数为0、0.036%、0.060%和0.100%的18Cr2Ni2Mo渗碳齿轮钢在930和980 ℃的晶粒粗化行为。结果表明,由于析出NbC钉扎晶界,铌微合金化可以显著细化试验钢在930和980 ℃奥氏体化后的晶粒尺寸,且随着铌质量分数增加,铌微合金化明显抑制试验钢在980 ℃长时间奥氏体化晶粒粗化倾向。添加0.100%Nb的18Cr2Ni2Mo齿轮钢在980 ℃奥氏体化20 h后,平均晶粒尺寸仍然在26 μm左右,适合于980 ℃高温长时间渗碳。  相似文献   

11.
CSP工艺中含Nb钢的混晶问题及改善方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CSP工艺生产铌微合金化钢出现严重的混晶现象是我国目前已投产的几条CSP机组的普遍问题。通过对包钢CSP工艺生产的铌微合金钢的组织研究发现,铌提高钢的再结晶温度,如果在奥氏体部分再结晶温度区变形将导致原始奥氏体组织混晶,从而导致钢带的组织不均匀性。适当调节钢的铌含量和变形工艺条件,避免在奥氏体部分再结晶区域变形是解决钢带混晶问题的关键,目前在包钢已可生产铌含量小于0.030%的铌微合金钢。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定量研究铌对高铌钢加热过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采用化学溶解过滤分离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测定不同加热温度两种试验钢固溶铌质量分数,并对比研究了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低铌钢固溶铌质量分数高于高铌钢;随加热温度升高,高铌钢固溶铌质量分数快速增加,但即使在1 300 ℃时,铌也不能完成固溶,少量铌存在于(Ti,Nb)(N,C)析出相中;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的温度与固溶铌质量分数快速增加的温度有关。随铌质量分数由0.082%增加到0.120%,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的临界温度由1 050升高到1 150 ℃。高铌钢在1 150~1 250 ℃加热温度范围内,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100 μm。  相似文献   

13.
绪言铌作为强化元素使用于高强度钢中,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在这期间,这个特异元素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的很大注意。在日本,铌已列为日本钢铁协会、钢铁基础共同研究会的课题。该公司自1963年生产含铌高强度钢以来,为了了解铌钢的特性,至今仍在进行铌的基础理论研究。向钢中添加铌,是将铌用作碳和氮的稳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含铌低合金钢在武钢研制开发的历史进程,总结了武钢铌微合金化技术近30年来的成功经验,介绍了武钢含铌管线用钢、桥梁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的研究与应用状况。此外,简要介绍了武钢生产装备水平逐年提高,促进含铌低合金钢综合性能大幅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含铌16Mn钢的奥氏体晶粒粗化和NbC固溶析出行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含铌16Mn钢奥氏体化过程中第二相粒子的固溶析出及阻止晶粒长大的规律,并给出了奥氏体中的NbC固溶度积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结果发现,在氮含量较低的含铌16Mn钢中,铌的析出相以NbC为主。经试验确定钢的晶粒粗化温度(tGC为1100℃,tGC与第二相粒子的全固溶温度(ts)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铌对DZ2高铁车轴钢淬透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末端淬透性试验和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铌质量分数分别为0、0.026%和0.039%的DZ2钢的微观组织、析出相和淬透性。结果表明,距淬火端20 mm以内,铌微合金化车轴钢硬度均高于对比钢,不同铌含量试验钢的淬透性曲线拐点位置均在距淬火端25~30 mm处,总体来看,3种试验钢淬透性相当;随着铌质量分数的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小,降低了钢的淬透性;铌微合金化抑制了M3C相的析出,增加了奥氏体中碳、锰、铬固溶量,从而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弥补了晶粒细化造成的淬透性下降,综合作用下淬透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傅师曾  李文卿 《钢铁》1993,(7):32-36
研究了控制轧制工艺参数对轧届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珠光体形态及沉淀相Nb(C,N)的形态和尺寸的影响,以及由变更工艺参数导致的组织变化而造成的力学性能的改善。实验结果表明,镇静铌钢的控制轧制基本规律,对半镇静铌钢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8.
杨道兴 《四川冶金》2003,25(6):45-48
研究了丹宁沉淀铌过程中钼的沉淀情况;显色时酒石酸,硫酸乙醇,EDTA,氯代磺酚S的用量的影响,找到了一种准确测定钢中铌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除钽外,其余元素皆不干扰,适用各种钢的日常分析和仲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实验研究了微量元素铌对碳素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碳素轨钢中加入适量的铌可明显提高其韧性和抗疲劳性能。铌在钢中形成NbC时,对珠光体的细化不起作用,而当铌固溶到奥氏体中时,则使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  相似文献   

20.
摘要:通过热处理试验结合物理化学相分析实验,对含铌与不含铌的2种试验钢在不同均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情况及含铌钢中铌的固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热温度低于1200℃时,含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均小于无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含铌钢奥氏体中固溶的Nb逐渐增多;均热温度升至1200℃时,含铌钢奥氏体晶粒较无铌钢无明显细化。通过相分析试验研究实际Nb的固溶量与均热温度的关系,发现实际测量得到Nb未溶量随均热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比Nb在奥氏体中的实际固溶与理论固溶的关系,寻找适合的含铌试验钢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