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酵母表达的重组草鱼生长激素对鲤鱼的促生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发酵罐放大培养,优化发酵参数,提高了重组草鱼生长激素在酵母中的表达量。以含重组草鱼生长激素的酵母裂解物投喂鱼苗,实验组鱼体重的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长的亦高于对照组。鱼体生化组成分析表明:投喂转草鱼生长激素基因酵母裂解物能显著提高鱼体的干物质和蛋白含量,并降低鱼体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超级鲤”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共生产出以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结构基因,鲤鱼MT基因为启动子的融合基因转基因鲤鱼1.5万尾,同时筛选生长快表型性状好的个体进行Dot Blot和Southern Blot杂交,得到189尾事例外源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并获得1尾经对照组最大个体体重大1.8倍的“超级鲤”。通过年龄鉴定确认春为3龄鱼。“超级鲤”的出现对今后转基因鲤鱼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F2代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为材料,对其体重、体长和几项血液指标进行了检测。实验显示:转基因鱼体重和体长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鱼(P<0.01);转基因鱼每毫升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为(25.2±6.7)×106个,对照鱼为(18.2±6.6)×106个,两者差异显著(P=0·015);转基因鱼红细胞压积值和白细胞吞噬百分率都高于对照鱼(P<0·05),但是吞噬指数没有统计学差异;转基因鱼的皮质醇水平为(63·8±16·8)ng/ml,对照鱼为(33·2±9·6)ng/m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以上结果表明,转生长激素基因不但加速了鲤鱼的生长,还促进了其血液细胞的增殖和吞噬功能,并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5.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获得了转"全鱼"生长激素(GH)基因鲤鱼(转基因鱼),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4月龄F3转基因鱼胸腺发育差减cDNA文库,筛选并鉴定了与胸腺发育相关的81个与已知基因同源的表达序列标签(EST).这些EST至少代表69个基因.根据基因的作用将其分为5类:18个与免疫和细胞防御有关;23个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等代谢过程;3个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周期调控;8个在转录和表达调节中发挥作用;17个为核糖体蛋白基因,表明转基因鱼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的蛋白合成状态.应用RT-PCR和虚拟Northern杂交技术进一步证实其中的若干基因在转基因鱼胸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增加.实验结果为阐明转植GH基因促进鲤鱼胸腺发育的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物安全保障面临国际供应链不稳定、食物系统转型升级、碳减排压力增大等新形势,未来食物供需情况不容乐观,因而深化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研究需求迫切。基于中国农业产业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缺口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1.66×108 t),粮食自给率将持续下滑,2035—2050年的粮食供需缺口将有所减少;2020—2050年的畜产品、水产品、油菜籽和糖的总需求量将继续增长,净进口量将同步保持增长。面向我国食物安全在耕地、供应链、营养结构、系统风险、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确立新型大食物安全观,在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基础上,实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主要农产品自主可控、确保国家食物主控权”的食物安全总体战略。坚守口粮自给率97%、谷物自给率90%、粮食自给率80%的战略底线,围绕“振兴种业、提升地力、防灾减灾、高效低碳”目标,部署现代种业提升、高标准粮田建设、区域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绿色低碳、饲料蛋白质替代等重大工程。同步实施强化食物消费需求管理、拓展食物供应链、加强风险管控等举措,充分保障国家食物数量、质...  相似文献   

7.
铝可以天然地存在于食物中,但有时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加入的。铝也可通过炊具和包装材料进入食品中。铝是如何进入食物的铝可以天然存在于食物中,这是因为植物从土壤和水中吸收铝。未加工的食物每公斤含铝量在0.1~20mg之间。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铝也可能被加入到食品中,某些食品添加剂就含有铝,因而在面包之类产品加工过程中铝就会加入到食品中。铝也可通过铝炊具和诸如铝箔和纸盒这样的包装材料进入食品中。哪些食品铝含量最高一些植物,如茶叶和药草及叶状蔬菜天然的含铝量较高,同时面包和面包产品的含铝量也相当高,其原因是在加…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在观赏鲤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室内箱体养殖鲤鱼,研究了纳米材料对鱼苗生长和对水体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可提高水体pH值,降低NO2^-和NO3^-含量,改善水质;纳米材料处理水体可明显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其中纳米网效果最好,使成活率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9.
全鱼基因工程鱼的构建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确保国家食物安全,需要准确地研判未来食物供需趋势的变化,全程贯穿大食物观、全产业链和新绿色化三大发展的要求,划定食物安全基准和资源利用红线,区分进口类别和优先序,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强化基础支撑和科技保障。本文基于国家未来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战略,加快实施十亿亩(1亩≈666.67m2)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创新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法律法规标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利用鱼类行为监测进行水体环境保护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视频的鱼类运动跟踪研究,通过对鱼类运动视频进行分割、跟踪,获得鱼类运动的轨迹和速度,为鱼类参与环境污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污染环境中鱼类运动的一些参数,进行水体环境污染程度的定量分析).该算法采用标记多尺度分水岭方法进行鱼类运动分割,然后通过改进的加权Hausdorff距离对鱼类运动视频进行跟踪,最后为了容纳鱼类在运动过程中形状的变化,在多值图像中引入欧几里德范数作为约束务件来完成跟踪模型的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呈稳定跟踪状态,在连续100帧的跟踪过程中没有出现超过1个像素的位置差,跟踪速度差值也未超过0.12个像素,能够快速、精确分割和跟踪鱼类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晓文  谢琪 《包装工程》2004,25(3):200-201
探讨了在食品专业中将<食品包装学>与<食品保藏学>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合并为<食品保藏与包装学>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的可行性与优势,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仿生机器鱼运动方向的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仿生机器鱼运动的三种转弯模式,设计了一种用于机器鱼运动方向控制的模糊控制器,并阐述了具体算法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且具有较好实时性,能够满足多仿生机器鱼协调协作研究的需要,并为未来机器鱼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出发,运用经济学的"外部性问题"、"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理论,分析食品市场出现食品安全恶性事故的原因,揭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并通过原因分析,阐述了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借鉴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转基因蚕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针对BmNPV的核酶转基因蚕筛选过程中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检测及鉴定结果。试验采用的质粒为含家蚕核多角体病毒的即刻早期蛋白基因IE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抗HPV IE核酶基因的联合重组质粒pIE-Luc-Rz。该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Sca I线性化后用基因枪法导入家蚕早期受精卵,待G1代测定荧光素酶活性表达较高的蚕的羽化交配产卵,分别于G2,G3和G4代再用BmNPV接种筛选出对NPV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食品冷链系统所涉及的主要设备、标准规范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食品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冷冻销售等食品冷链系统各个环节的节能措施,并从冷链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冷链运行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冷链系统节能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食品冷藏链主要面向食品工业等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直接相联系,包括生产加工、食品贮藏、流通运输和销售四个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环节的特点并分析了它们的耗能情况,通过分析国内外的食品冷藏链的节能现状,概括的介绍了我们现阶段冷藏链各个环节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8.
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童贞 《包装工程》2004,25(3):232-233
概述了各种食品包装新技术,对食品包装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食品包装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食品包装学课程创新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包装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具体教学体系中,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建立校内外创新基地等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拓宽知识,强化实践,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食品过敏原、检测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涉及过敏性食物种类、主要的食品过敏原、过敏原的生物活性及形成机制,并对食品过敏原现有的检测分析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做了相关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