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借助于DLVO理论的分析计算,对双液浮选中微细矿粒同中性油滴之间的作用机理作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徽细粒高岭石脱除褐铁矿等用双液浮选法可得到良好分选效果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细粒煤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细粒煤分选在洁净煤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液固流化床分选机的应用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指出液固流化床分选细粒煤是经济适用的分选方法。建议加强液固流化床分选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对液固流化床分选动力学特性以及结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粗煤泥液固流态化分选技术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选理论和设备上介绍了TBS、克劳斯和RC分选设备及其在细粒煤分选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适合细粒煤分选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细粒煤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固流化床是重选设备的一种,已广泛用于细粒物料的分级与分选。文章从分选理论和设备上介绍TBS、CrossFlow separator和RC分选设备,以及其在细粒煤分选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适合细粒煤分选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双液浮选工艺对小于2μm褐铁矿与高岭土的分离进行了研究,成功地进行了混合矿样的分离除铁,使褐铁矿脱除率达98%,高岭土产率在90%以上。通过测试调整分选的条件因素,摸索出最佳分离条件,并对双液浮选的机理进行解释,说明其用于微细物料分选时,优于常规泡沫浮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液固流化床对粗煤泥分选的局限性,介绍了重介质液固流化床理论,指出可以通过提高悬浮液的密度来提高分选效果。对重介质液固流化床的流化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不同容积浓度及上升水速时床层内部的流化特性,研究发现0.045~0.074mm做为主导粒级的磁铁矿粉在流化床内部分布最为均匀稳定,有利于物料分选。利用普通液固流化床及重介质液固流化床对煤样开展对比试验,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与传统液固流化床相比重介质液固流化床分选所得精煤灰分降低了0.98%,尾煤灰分提高了6.55%,分选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技术在粗煤泥分选中的的优势和缺点。针对TBS分选机存在的缺点,阐述了其基本分选原理和分选结构,并介绍了国内外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分析了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技术的发展思路、现状和趋势。分析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提高液固流化床分选机在目前工业应用中2~0.25mm粒级范围内的分选效果和处理量,同时要减少粒度对分选的影响,强化其按密度分选作用,提高其在宽粒级的分选效果,进一步扩大其分选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充气式变径液固流化床内细粒级(1 mm)的金属和非金属混合物的分选效率,有必要对床内颗粒运动特性进行探讨。首先对颗粒在充气式变径液固流化床中受力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采用高速动态图像分析系统宏观记录了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内塑料颗粒和玻璃颗粒的运动轨迹和分选过程,得到了颗粒运动的位移及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为细颗粒的物理分选回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双碳”战略要求下,煤岩显微组分分选是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能的重要基础。详细介绍了煤岩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各自的性质特点,通过煤岩组分性质的研究,能够更清楚地分辨不同煤岩显微组分之间的差异,为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提供理论基础;提出了手选法、筛分分选法、重力法、摩擦电选法、浮选法等分选方法,其中重力法包括离心法、重液旋流器等。煤岩充分解离是其分选的前提,由于煤岩组分形态及分布的复杂性,部分分离技术离工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液固流化床在粗煤泥分选过程中入料粒度范围过宽、高灰细泥进入溢流污染精煤导致的粗精煤灰分偏高,严重影响液固流化床分选效果和精煤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即采用液固流化床对粗、细煤泥进行分级,溢流的细煤泥采用浮选处理,底流的粗煤泥进入第二台液固流化床分选,从而使粗、细煤泥均实现了高精度的分选。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在梁北选煤厂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入料中高灰细泥减少了80.32%,粗精煤灰分下降了2.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三产品液固流化床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液固流化床在粗煤泥分选过程中底流跑粗,对难选粗煤泥分选效果差,高灰细泥污染精煤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多重分选环境的三产品液固流化床分选机,介绍了其工作原理。通过分选试验证明了三产品液固流化床能够拓宽入料的有效分选粒度范围,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回收率,并能够得到精、中、矸三种产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解决传统液固流化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双液浮选法脱除高岭土的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双液浮选的方法,对微细粒高岭上除铁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在单矿物试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将人工合成的矿物进行了除铁分离工作,Fe_2O_3脱除率和高岭石不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采用活化的方法,可以实现良好的分选。实际矿石分选效果 Fe_2O_3脱除率可达70%以上。高岭石回收率可达75%。通过测试探讨了双液浮过程的机理,阐明了微细物料双液浮选优于常规泡沫浮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炭洗选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煤矸石和浮选尾煤灰分偏低的现象,阐述了尾矿再选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液固流化床进行尾矿再选理论,进行了尾矿性质分析并确定了具体的尾矿再选工艺流程。通过研究该工艺在赵守聪选煤厂的分选效果,发现液固流化床分选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煤矸石发热量,并能够从浮选尾煤中提取合格精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液固流化床高效分选粗煤泥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虽然在国外已应用较多,但国内研究尚属空白,是目前粗煤泥分选和回收的先进技术。通过自行设计和制作液固流化床分选设备,建立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系统。对3~0.5 mm粉煤试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指出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分选效率高、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大、维修工作量小、投资少的技术,是一种适合粗煤泥分选的先进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工业上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有效分选粒级窄,对难选煤分选效率低的缺点,开展了介质密度对液固流化床分选效果的影响研究,提出将液固流化床上升清水流改为重介质流。分别在2种上升流流量条件下对3~0.25 mm粗煤泥进行不同上升流流速的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机采用重介质流分选时可将粗煤泥有效分选粒度范围拓宽至3~0.25mm,可能偏差控制在0.05~0.10 g/cm3,在较高上升流流速下精煤灰分可降至9.85%,当要求精煤灰分不大于11%时,精煤产率提高10.21%。  相似文献   

16.
根据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原理和分选效果影响因素提出了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基本自动控制系统和高级自动控制系统,基本自动控制由PID控制实现稳定控制,高级自动控制由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复合控制实现进一步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ZY重液比有机重液分选效果好,在中小型煤炭分选试验中是比较理想的重液。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目前选煤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其中包括:煤可选性的研究状况,先进的分选工艺,特别是对末煤的分选工艺,如浮选柱,重液旋流器,油团分选等;还简要介绍了化学分选,生物分选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细粒煤流化床分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比较了几种细粒煤分选方法,并对细粒煤进行了实验室流化床分选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一种较好的细粒煤分选技术,其工艺简单、能够实现脱灰降硫且分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6,(8):289-291
针对传统两产品液固流化床有效分选粒度范围窄和高灰细泥污染精煤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内外室三产品液固流化床。分析2种液固流化床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新型内外室三品液固流化床使用不同上升水流实现粗煤泥两次分选,产品中精煤灰分降低了2.80%,尾煤灰分提高了18.97%,明显改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