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述了聚氨酯一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粘度、乳胶粒形态结构,胶膜的表面结构、形态结构、热性能、热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探讨了影响PUA复合乳液结构与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指出,深入研究PUA胶膜微观结构,制备纳米级、高固含量PUA复合乳液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共聚反应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了MMA添加量、引发剂种类和聚合温度对PUA复合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UA复合乳液合成的工艺参数。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反应产物的结构。研究发现油溶性引发剂比水溶性引发剂更适合PUA体系的乳液聚合。随着MMA添加量的增大,PUA复合乳液胶粒粒径增大,黏度减小,涂膜光泽度下降,机械性能增强,耐水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物理共混,交联共混,互穿网络乳液聚合,核一壳乳液聚合及乳液共聚法。同时从交联改性,有机硅改性,氟改性,纳米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等5个方面对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合成条件: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丙烯酸(AA)、软硬单体比例、乳化剂以及反应温度的影响,得出:用K2S2O8做引发剂能得到稳定的PUA乳液,适量的AA有利于涂膜的附着力,硬单体的比例增大有利于涂膜的耐水性;乳液聚合只用少量的、适当比例的乳化剂就能得到稳定的复合乳液;聚合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相似文献   

5.
氟化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如耐污性、自清洁性等,因此受到国内外很多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通过在聚合物链中引入含氟基团得到氟化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及相关性能特征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氟化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研究及在涂料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物理掺混、嵌段共聚、核壳共聚、接枝共聚和互穿网络共聚等方法。并且结合实验对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研究新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蓖麻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蓖麻油水性聚氨酯乳液共聚反应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了蓖麻油水性聚氨酯性能、MMA添加量、引发剂种类和聚合温度对PUA复合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反应产物的结构.研究发现,用外观半透明或微透明的PU-M分散液制备的PUA乳液及涂膜性能优良.油溶性引发剂(AIBN)比水溶性引发剂(K2S2O8)更适合本体系的乳液聚合.随着MMA含量增大,PUA复合乳液胶粒粒径增大,黏度减小,涂膜光泽度下降,机械性能变好,耐水性增加.合适的MMA含量为体系总固含量的20%~30%.提出了PUA复合乳液胶粒形成及粒径长大机理.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聚氯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研究新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包覆的RDX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DL-400(Mn=34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用FTIR表征了其结构。以WPU、水、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分别以AIBN、(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运用TEM表征了PUA乳液的粒子形态。结果表明:以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UA乳液.壳层为黑色的聚氨酯胶粒,核层为白色的聚丙烯酸酯胶粒;而(NH4)2S2O8-NaHSO3引发的乳液不具有核-壳结构,黑白粒子相间分布。采用加入10%明矾水溶液使核-壳乳液破乳的方法包覆RDX,并用SEM观察RDX的表面变化,证实包覆后的RDX表面有均匀的包覆层,且颗粒间流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丁酸(DMBA)、1,4-丁二醇(BDO)、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合成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以N-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作交联剂,配合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等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制备了自交联水性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FPUA)乳液。研究了HFBMA和HEAA用量对膜耐水性、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A乳液的耐水性和疏水性随HFBM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HEAA用量增加,胶膜的热稳定性增加,拉伸强度增加,伸长率下降;当胶膜中HFBMA质量分数为12%,且HEAA质量分数为2.6%时,乳液的粒径为128 nm,乳液的稳定性较好;胶膜的水接触角为107.6°,吸水率为4.5%,拉伸强度为25.6 MPa,断裂伸长率为268%,10%热失重温度299.6℃。  相似文献   

12.
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共聚物细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酯/聚氨酯(PUA)预聚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含氟PUA细乳液。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了PUA预聚体及共聚物的结构组成,用激光光散射粒度仪(PCS)分析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并考察了氟单体用量对乳胶膜的吸水率和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胶粒的粒径随着PUA预聚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氟单体质量分数由0增至20%时,乳胶膜的吸水率由10.3%降至4.2%,表面自由能由34.89mJ/m2降至15.66mJ/m2,说明氟单体的加入较好地改善了乳胶膜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些年来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醇树脂的主要合成方法:本体法和复合乳液法。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低表面自由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胶膜,以2,2,3,4,4,4-六氟丁醇甲基丙烯酸酯(F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在交联聚氨酯溶液(PU)中通过溶液聚合相转化法制得阳离子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FPUA).通过FT-IR、TEM、粒径分析及接触角测试对聚合物结构、乳胶粒径及形态、乳胶膜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含氟丙烯酸酯的引入使聚氨酯-丙烯酸酯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降低50%以上,常温固化的FPUA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小于0.0172 J•m-2;该复合乳液的粒子形态呈球形,粒径约为220 nm.  相似文献   

15.
水性含氟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内外水性含氟聚氨酯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其种类、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并指出水性聚氨酯的氟化研究在国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张英强  康倩文  吴蓁 《涂料工业》2012,42(5):41-43,47
为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以侧链含氟聚醚多元醇、聚醚N21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水性含氟聚氨酯分散体。研究了影响水性侧链含氟聚氨酯分散体的粒径、粒径分布、固含量、乳胶膜的热性能与耐酸碱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制备的侧链含氟聚氨酯分散体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好的稳定性,其乳胶膜具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丙烯酸羟丙酯(HpA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聚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然后用丁酮肟(EtAO)进行完全封端,制得新型易去污整理剂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FPUA).FPUA附着在纤维表面时纤维与空气的界面上富集着疏水的含氟链段,能使整理后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46.5°,与油的接触角达到132°;当FPUA用量为1.5 g/100 mL H_2O,使用100℃烘5 min后180℃高温焙烘2 min的工艺时,疏水性达到95分,疏油等级6级,易去污可达到5级.  相似文献   

18.
氟代聚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型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丙烯酸羟丙酯(HpAA)为单体,通过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聚丙烯酸酯自由基在交联的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聚合,并用N-甲基二乙醇胺(MDEA)进行亲水基扩链,溶液聚合相转化法制得新型氟代聚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型聚氨酯复合乳液(FPUA)。对聚合物结构、乳胶粒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溶剂,n_(NCO)/n_(OH)=1.3,MDEA质量分数6.5%、FA质量分数为8%时能得到半透明蓝光、稳定性良好的核-壳结构乳液,FPUA胶膜拉伸强度为19 MPa,吸水率为6.9%,接触角为101°,产品的耐水性优良。  相似文献   

19.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稳定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并利用傅立叶变挟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适宜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60-65℃、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1.0%、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NCO含量接近0.1%。将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制成光固化胶,对玻璃和金属有良好的粘接作用,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