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曲轶龙  廖威 《电力电子技术》2012,46(6):48-49,76
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FIG)的五阶数学模型,建立了以电网侧电压和转子电流为控制量的简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网电压波动时的定子暂态电流的变化机理,提出一种转子电流前馈控制策略,通过转子阻尼电流消除电网电压波动引起的定子输出电流波动,从而提高DFIG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芦亚伟 《电气传动》2000,30(2):41-43
本文分析了邯钢中板厂加热炉冷却泵站的系统特点和控制工艺,提出用相对增量模糊控制的方法对该系统实施控制,并为其设计了专用控制器予以现场实现。  相似文献   

3.
The three-level neutral-point-clamped voltage-source converter (NPC VSC) is widely used in high-power medium-voltage (MV) applications. To overcome its major drawback - the unequal loss distribution among the semiconductors - the use of active NPC (ANPC) switches was previousl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 simple feedforward loss-control scheme for the ANPC converter is presented.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 of the ANPC VSC i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for the first time.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on a low-voltage test bench prove the proper function of the ANPC converter. Infrared junc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confirm the improved loss distribution using the new loss-control scheme. Finally,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he loss-controlled ANPC converter in various MV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4.
降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损耗对提高电机控制性能和节约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在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内置式PMSM(IPMSM)的损耗模型,推出了损耗最小控制下的最优直轴定子电流值。并引入伺服电机控制中常用的前馈补偿来解决由效率优化控制算法引起的电机控制系统动态响应慢的问题。最后,对所提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及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Assel三辊轧管机自动控制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涉及PLC的程序优化,模拟式和数字式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调整,位置控制器、电子凸轮的数据修改等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馈控制的等离子体电源恒流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抑制负载扰动对恒流控制的影响,针对等离子体负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前馈控制的等离子体电源恒流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恒流源的开环传递矩阵,探讨输出导纳对恒流电源负载扰动的影响机理,然后在分析等离子体负载模型以及电弧放电所带来的负载扰动问题的基础上,将电压前馈控制引入电流闭环中。从降低恒流控制变换器的等效导纳的角度,进行电压前馈补偿函数的设计,并分析负载模型参数对前馈补偿函数的影响,对比引入电压前馈控制前后负载扰动的噪声衰减情况。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前馈控制的等离子体电源恒流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等离子体负载突变对恒流输出的扰动,改善了恒流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并对减少溅射镀层缺陷、提高膜层质量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全交流S120控制系统应用于森吉米尔20辊轧机,实现速度、直接张力控制.介绍了森吉米尔20辊轧机的特点,传动系统在驱动控制图中实现卷径计算、直接张力控制、加减速补偿及摩擦补偿的控制方法.采用高精度、快速响应的数字式速度控制,使该轧机的张力系统具有先进、可靠、精度高等特点,张力波动小,满足用户对张力的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蓄电池的能量回收系统在向电网馈电的过程中,电网的波动将会使其输出电流畸变,特别是系统工作于轻载时,通常采用电网电压的前馈控制来抵消电网的影响.在此设计了一套能量回收三相并网系统,在现有并网电流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将重复控制引入到电网电压前馈计算,以抑制电网周期性的扰动和电网突变对系统前馈的影响,提高并网电流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9.
磨煤机出口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出口温度过高则容易引起煤粉爆炸,不利于电厂安全运行。反之,出口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煤粉在炉膛的燃烧,不利于电厂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激光振镜扫描式打标系统的组成,针对振镜伺服扫描系统在传统PID控制方式下,系统动态特性、高速响应以及打标精度等性能的改善,在建立振镜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PID加前馈控制的控制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PID加前馈控制可以大大改善打标响应的快速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火力发电厂球磨机应用磁性衬板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磁性衬板在矿山球磨机上应用的原理和实例,及比较矿山球磨机和火力发电机球磨机结构、运行方面的异同,总结和分析了在滦河发电厂6号炉球磨机上进行局部磁性衬板试验的情况,认为有必要进行应用磁性衬板的整体试运,方能定论。  相似文献   

12.
课题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用车载充电机的前馈补偿控制电路,分析了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的前馈补偿原理,利用matlab建立了有、无前馈补偿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车载充电机控制器中引入前馈补偿控制,可以明显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纹波,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复PI控制和前馈控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以三相电压型逆变器为主电路结构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工作原理。针对传统比例积分控制(PI)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重复PI控制和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重复PI控制结合PI控制和重复控制的优点,提高了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能有效改善装置的基波无功补偿准确度,消除稳态误差,改善补偿电流的波形质量。同时,为了抑制电网扰动,引入电网电压前馈控制,使系统近似为一个无源跟随系统,有效消除了网侧电压波动对SVG运行的干扰,抑制了直流侧电容的电压波动。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仿真建模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伺服系统中一种新型前馈控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性能是伺服系统的本质性能,前馈控制是提高交流伺服系统跟踪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速度前馈的基础上,研究了在转矩闭环的给定信号上增加转矩前馈的新型前馈控制结构,以提高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结构大幅度地减小了交流伺服系统梯形响应或S曲线响应中的加减速段的位置跟踪误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闭环控制在面向非线性冲击负荷谐波源时,存在动态响应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谐波电流控制策略。该方法将基于电流预测的无差拍控制器嵌入比例谐振控制,结合无差拍控制和比例谐振控制优势,弥补传统闭环控制响应速度慢的固有缺陷,实现谐波电流快速精确跟踪。本文首先介绍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连续时间数学模型,并通过后向差分的方法推导出相应离散化数学模型,得到应用于前馈的电流预测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基于无差拍控制前馈的快速谐波电流复合控制的设计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陷波滤波抑制轧机扭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扭振是机械设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轧钢生产线的主轧机上体现得比较突出,破坏设备并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随着轧机的输出功率和转矩进一步增加,扭振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对轧机扭振的抑制是轧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日照钢铁1580mm热连轧工程,阐述和分析了轧机扭振的计算和运用陷波滤波抑制轧机扭振.  相似文献   

17.
潘维加 《发电设备》2003,17(6):14-16,34
该文根据钢球磨煤机的结构及动态特性,提出了钢球磨煤机双比值串级控制系统,并介绍了该控制系统及仿真实验情况。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控制质量好,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8.
李涛  马静  史霞  韩祥东 《电气时代》2002,(9):116-117
由于变频调速具有故障率低、调速精度高、保护功能多、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是对直流调速、电磁滑差调速进行改造的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电力电容器极间固体介质的层数和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对分析了极间介质为两层膜和三层膜的模型电容器元件的介电强度、局部放电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试验结果。得出:在极间介质厚度相等时(一定范围内),三层膜元件的上述性能优于两层膜元件。但当三层膜的厚度比两层增厚超过约10%时,就逆转为差。增厚但相应增大端部绝缘距离将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对分析了极间介质为两层膜和三层膜的模型电容器元件的介电强度、局部放电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试验结果。得出:在极间介质厚度相等时(一定范围内),三层膜元件的上述性能优于两层膜元件。但当三层膜的厚度比两层增厚超过约10%时,就逆转为差。增厚但相应增大端部绝缘距离将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