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提出,对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和质量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织造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为切实推进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进程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三同工程的概念、推进三同工程的重大意义,分析了三同工程的内涵,提出了推进三同工程的做法,指出了推进的方向重点及理解误区。  相似文献   

3.
总结分析了土工布的生产工艺类型和原料种类,提出非织造型土工布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介绍了长丝纺粘针刺技术和短纤针刺技术两种非织造型土工布生产工艺;基于土工布的功能分析,指出防渗工程、高铁无砟轨道滑动层、粉煤灰堆场工程、尾矿库堆场工程、矿山堆浸场工程和生态袋边坡防护工程等应用领域对土工布提出了高强度、耐酸碱性、耐腐蚀性和耐霉变性等高标准要求,提出了高强、耐环境型聚丙烯长丝纺粘针刺土工布是土工布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水利工程冬季施工的特点分析,对冬季水利施工中的土方工程、桩基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与生物质工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但卫华  曾睿 《中国皮革》2002,31(11):31-35
广义地定义了生物质和生物质工程 ,提出了生物质工程新学科、新产业的概念 ,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实施生物质工程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讲述了《工程制图》教材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提出了《工程制图》教材改革的原则和方向。重点阐述了对《工程制图》教材改革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为适应教材的改革和工程图学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对《工程制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对天然气地面工程的施工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工程中所产生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影响工程的几个主要方面。并针对施工中相关环节中所对应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同实际的管理建设需要相结合,针对安全评价、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标准修订和可行性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故障控制工程的概念,研讨了PROFIBUS应用工程中实际所遇到的工程故障问题,并从系统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安装、产品质量、现场环境、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减少PROFIBUS应用工程中故障的具体措施以及排除PROFIBUS应用工程中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山区公路在雨季存在的边坡失稳问题,文章在对实体工程变形破坏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治理边坡工程病害的方法。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提出了采用抗滑桩、独立锚墩、挂网喷射混凝土、截排水工程、拦石网等手段对边坡进行防护和加固。工程实际表明,该方法可以运用于山区公路因降雨引起的路堑滑塌灾害上。  相似文献   

10.
如实弄清拟建场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准确的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和地基基础设计参数,对建筑场地进行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岩土利用、整治、改造的建议和方案。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在改善软饮料品质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技术被认为是关系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之一,是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的核心。本文介绍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志英 《食品与机械》2006,22(4):119-121
对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作了论述,重点对生物酶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作了实例分析,同时对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发酵工程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通过发酵工程,才能使由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获得的具有某种所需性状的目的菌株实现工业化生产,最终达到基因克隆或细胞融合,获得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础。简要综述了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其进展,包括改造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单细胞蛋白(SCP)的生产、开发功能性食品和微生物油脂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发酵工程经历了以生产食品等生活资料为主的自然发酵过程,转变为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工业基础资料并重的代谢控制发酵过程。在此过程中,发酵工程经历了天然发酵阶段、纯种发酵阶段、深层发酵阶段等,在菌种选育、过程控制、分离技术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近30年来,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时代发酵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使得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发酵工程实现更多的目标,实现对其他行业的支撑作用,如医药行业、食品工业、农业和畜牧业、能源与材料、纺织、造纸与皮革工业、日化行业、环境生态等。进入21世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发挥发酵工程的关键作用,也是发酵工程研究人员的一个主要任务。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科学的发展,也给发酵工程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提升。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可以实现好氧发酵转厌氧发酵、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的人工合成、构建自养型微生物发酵工厂、人工合成酶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转变,发酵工程可以更好完成未来更为艰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净化效果好、反应速率快、实操复杂程度相对低等诸多优点。由此,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废水处理流程中被频繁使用与推广。本文主要介绍了膜生物技术的类型及其在环境工程废水处理中的关键性作用,讨论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对提高环境工程废水处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基因工程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在世界范围内都在研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新纺织纤维.生物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包括:对现有棉、毛、亚麻、黄麻、丝之类天然纤维进行基因改性,开发新的纤维或生物聚合物如聚乳酸、生物纤维素等.  相似文献   

18.
L-酪氨酸属于芳香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以及化工等领域。由于天然微生物合成积累L-酪氨酸的能力很低,近几年利用代谢工程的方法进行途径改造和全局代谢途径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解除反馈抑制、增加前体供应、阻断竞争途径以及调控转运等代谢改造策略非常有效地提高了L-酪氨酸的产量。而模块化工程、全局转录装置工程、小RNA工程等新技术使L-酪氨酸产量更上一个水平。L-酪氨酸代谢途径是多基因和多调控方式协同控制的复杂代谢网络,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重新合理设计、人工合成和全局优化将是未来L-酪氨酸代谢工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茶产业进入转型发展期,走生态、绿色、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微生物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资源,由于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所形成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加上其结构简单便于研究应用的特性,许多有益农业微生物已被开发成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保鲜剂、微生物降污剂等资源,在茶叶无公害种植生产,茶叶加工和茶叶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中肥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储藏保鲜剂以及茶综合利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同时探讨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工程是应用生物有机体,生物系统或生物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的学科。生物工程在应用微生物方面有很悠久的历史。例如酿酒,发酵乳制品奶酪、酸乳等。目前又在发酵罐设计,发酵工艺,酶技术及遗传工程方面具有令人振奋的进展。生物工程学着重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的结合,并直接付之实用。本综述主要介绍生物工程中几个同发酵有关的内容,即:微生物技术、酶技术及发酵枝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