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宴是北京一家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餐厅,杏坛讲学、鲁壁藏书、编钟、欹器等27处孔府文化景观散落于餐厅各处,引思夺目;儒宴海参菜、孔府文化菜、山东民间菜等200余道特色菜肴勾勒出别具一格的儒宴美味。  相似文献   

2.
源于齐鲁大地,来自孔孟之乡的北京儒宴孔府菜餐厅坐落于京城西南四环丰北桥畔,紧邻丰台体育中心。餐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设有24个豪华包间和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宴会厅。杏坛讲学、鲁壁藏书、编钟、欹器等27处孔府文化景观散落于餐厅各处,引人夺目。儒宴海参菜、  相似文献   

3.
张岳 《新食品》2012,(5):220-221
从“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到“孔府宴酒,天下皆文章”,孔府宴,作为儒家文化的继承者之一,一直坚持走高端品牌形象建设之路。孔府宴曾经是山东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销售曾经名列全国同行业前5位,也是山东省能拿出手的一张名片,孔府宴的品牌魅力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4.
昨天被一朋友拉到一家饭店尝新,据说这家饭店的老板从小就是“三国迷”,长得也像大黑脸猛张飞,看到人家“红楼宴”卖得火,琢磨小半年后就推出了“三国宴”,欲与同行PK。我对“红楼宴”、“东坡宴”、“西厢宴”之类的噱头向来不感兴趣,但朋友面子得给,就当看中国达人秀吧,整装出发。  相似文献   

5.
向聆  沈贵治 《新食品》2011,(13):127-127
在今年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笔者意外看到一个熟悉面孔——央视“首届标王”孔府宴在沉寂十年后首次公开亮相。后来笔者获知,孔府宴于去年年底被中国凯利集团收购。业外资本的引入仿佛注入一针强心剂,重启市场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然而,“老标王”的复出之路必不平坦,孔府宴有着怎样的战略思考和战术筹备7近日,笔者对孔府宴酒业有限公司新任总裁王洪斌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阿立 《中国酒》2003,(2):22-23
名正则言顺.好的名称似乎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而追求品牌名的“新,奇,特”更成了企业谋求产品大势的“支点”.这可从酒品品牌名称的千奇百怪略见一斑。记得曾有人开玩笑说,写得妙手文章的孔老先生周游列国回乡后发现家门口多出了几口大酒缸.有孔府家,孔府宴等。在此,笔者无意品评个中滋味,只想借助这个孔老先生无奈的与各位读者共品当今酒界的炒做之举。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饮食观曾对后代产生过深远影响。孔府菜亦曾承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特殊的圣人光环。孔府菜不但具有相当高潮的烹饪技艺。而且还释放着美的内涵。本文就孔府菜的历史寓意以及菜品价值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孔府宴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席尊天下     
圣公府私家菜的创始人刘奎辰先生祖籍广东韶关.是圣公府品牌餐饮的创始人.也是圣公府饮食文化传播网的负责人。说起涉足餐饮.刘先生把它讲做是种缘分。原本经商的刘先生在有幸结识了饮食大家、孔子的第76代传人、山东孔府宴研究会副会长孔令平先生后.对孔府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被孔府菜那浓郁的文化气息、精湛的烹饪技艺和讲求营养.以及代表着中国菜的极高品位与精华所深深吸引着。圣人是百世之师.学习圣人则是文化传承的百世之业!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惟有中国文明一脉相承.连绵不断。中国是世界上历史连续性保持得最好的国家。从饮食文化角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重新进行解读.把中国历史文化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中国古典的饮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让更多的人开启家庭孔府菜.推广孔府菜.发扬孔府菜.让孔府菜走出圣殿进家门.与普通人共享.成了当时刘奎辰先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向聆  吴蓉 《新食品》2011,(15):124-125
自《中国酒业报导》近日独家报道了山东孔府宴酒的“下注兼吞”之后,各路媒体竞相追逐孔府宴酒新东家的“家底”以及转做兼香的过程思考与推进状况。一方面对孔府宴酒的高调亮相充满期待,一方面又对其转做兼香表现出善意的担心与关切。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再次拜访了新孔府宴酒的高层领导,一幅北派兼香领袖的草图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
孔府,是孔子后裔的公府和住宅,座落于山东曲阜县城内。自汉至清,先后有十一个皇帝、十九次到孔府,故有“圣人之府”和“天下第一家”之称。 孔府宴菜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两千年孔府的特殊饮食文化,是中国烹饪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八十年代以来,经过挖掘整理研究,取精支槽,已复古貌,广受中外宾客青睐,成为当今国际美食旅游的一大热点。今年恰逢孔子冥辰2475周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山东白酒把中国白酒市场搅得风生水起,孔府家、孔府宴、秦池、齐民思、金贵、扳倒井等群雄并起,既有80万元拍一支广告片的豪气,又有3.2亿夺“标王”的壮举,“低而不淡”的勾兑技艺至今走在川酒、贵州酒的前面……山东白酒一度是中国白酒行业“广告酒”的代名词,随着“标王”的陨落,又几乎成为营销界的经典反面教材,从此,山东白酒进入了行业的冬季,  相似文献   

12.
以前一直认为,孔府历来享尽荣华富贵,他们烹制菜肴也一定山珍海味。待去了几次曲阜,受用了几次孔府宴,方知孔府菜中用的也只是一些随地取来的普通原料。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我国宇航员遨游太空,跻身于世界大国航天俱乐部,是华夏儿女们欢欣鼓舞的事。民以食为天,宇航员上了天也得吃,并且要吃好。据说除了普通的牙膏形或一口大小的多形状营养食品外,还有别具风味的两款中国特色的家常菜,即宫爆鸡丁与蒜泥白肉。根据这两款菜的川味特点,我们还可以判断,这位宇航员多半是西部人。 宫爆鸡丁的激情爆发力 宫爆鸡丁,既是川味家常菜,也是孔府名菜,成菜色泽金黄,鸡肉鲜嫩,花生米香脆,咸辣略带酸甜,既适宜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孔府菜,脍炙人口,独树一帜.而孔府糕点的制作则与孔府菜一样,体现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仿古菜三例     
近几年,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仿古菜越来越受食客的欢迎。因此,研究和开发仿古菜已为今日不少餐饮企业所重视。仿古菜,就是仿照古代菜肴制作的菜品。一般来说,仿古菜都是以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古典名著和文物资料为依据,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研制而成的。仿古菜的研究和开发,应该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尽量采用古代的烹饪方法,并融入一些现代的烹调技法,既保持了菜品的古朴,又符合现代人对菜品的营养和口味要求。仿古菜一般分为“仿唐菜”、“仿宋菜”、“清宫菜”、“孔府菜”、“谭家菜”、“红楼菜”、“三国…  相似文献   

16.
说到乡下的杀猪宴.相信从农村出来的人都有所耳闻。在天气寒冷的腊月,农家人在杀丫肥猪后,会把大块的肉、整只的猪腿等放到大缸里做成咸肉、火腿之类的腌制品,留着以后慢慢吃。至于猪身上其他的肉,尤其是“猪下水”等,则直接拿来烹制成菜.以宴请亲朋好友吃饭,这就是乡下人说的“杀猪宴”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菜肴素以色、香、味、形、器俱美见称,而“形”在菜肴中又具有特殊的魅力。菜肴的“形”千姿百态,成形技法多种多样。我总结老一辈师傅们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在这里谈谈几种特殊的菜料成形技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包制法:就是利用原料自身可以卷裹的性能,如猪网油、鸡蛋皮、玻璃纸、荷叶皮,包制整只的原料或加工成丁、条、丝、块等形状的原料,以构成一定的形状。包制菜肴很多,如“纸包虾仁”是将玻璃纸裁成12平方厘  相似文献   

18.
工艺菜,又名“花色菜”,古也称“香食”和“看盘”,是指以食物为原料,经过厨师配料、造型设色,进行艺术加工,并具有欣赏价值的可食性菜肴。“华妙精源,无美不臻”是中国的烹食之道。我国厨师在烹饪技艺上历来注重色、香、味、形、质、器,并以此久负盛名,驰誉全球。而筵席餐桌上那些色彩艳丽的工艺菜,更被誉为“厨艺杰作”、“艺术珍品”。为了能使广大  相似文献   

19.
《美食》2011,(8):79-79
第二届中国孔府菜美食节将于今年9月24日至25日在济宁曲阜孔子研究院举办,届时将举行孔府菜创新大赛、孔府菜专题讲座等系列美食文化活动。第二届中国孔府菜美食节的宗旨是"仁和、博学、发展、共赢”,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传承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理念,继承、发展、创新和弘扬儒家饮食文化,交流和提高烹饪技艺,凝聚共识,汇集力量,集中智慧,  相似文献   

20.
食虫有道     
聪明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演变来的。说到民族饮食,彩云之南,也是个怪味云南,因为民族众多,食俗千奇百怪、妙趣横生,虫子宴、昆虫菜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