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砂岩储层酸化设计开发一套砂岩储层酸化专家系统.该系统综合了砂岩酸化理论、专家系统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储层伤害诊断、酸化井层选择、酸液配方设计、酸化工艺设计及酸化效果评价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油田上对水平井的酸化大多采用常规酸化工艺。但常规酸化施工中酸液遵循阻力最小原则,造成大量酸液进入高渗层,只有少量酸液进入低渗层,形成酸液的指进,反而增大了层间渗透率差异。即使能增油,也常常会带来含水大幅上升的问题,酸化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提出暂堵酸化工艺,通过在Y-50H井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丰富了类似储层物性差异明显的水平井酸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牛35块酸化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牛35块油藏孔喉半径小、泥质含量高、微孔隙发育等储层特点,以商品酸、不同浓度盐酸和不同浓度土酸进行酸化效果实验,中等浓度盐酸或中等浓度土酸酸液综合效果最好.并通过实验筛选出以1.5%XFZ-1为铁离子稳定剂、4%CHG为互溶助排剂、1%~2%NH4Cl为防膨添加剂.确定的酸液配方表面张力小、腐蚀速度低,综合性能好.结合液态CO2助排工艺,现场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酸化预处理是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特定地层,预处理酸液类型、酸液浓度、用酸强度及酸化后储层破裂压力降低程度往往依赖于经验,亟需理论指导.通过分析酸化引起的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建立砂岩酸化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酸化后破裂压力值.通过现场2口井酸化前后的破裂压力降低值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认为:所建模型合理,可以用于指导现场酸化施工,降低施工风险.研究对于推动深层储层水力压裂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干热岩酸化压裂改造过程中,酸液质量影响最终的改造效果。常用的酸液体系存在高温稳定性差,酸岩反应速率快等问题。通过室内研究,研选出合适的复合缓蚀剂,酸用减阻剂,铁离子稳定剂等,开发出一套适合干热岩酸压的HIMA高温胶凝酸体系。室内评价结果和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可满足干热岩储层对胶凝酸的要求,有助于降低施工压力,方便现场施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一口多层合采井的低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致密、液锁、反凝析及钻完井伤害是造成该井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酸化解堵的工艺思路,并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优选出最佳的酸液体系,优化工艺参数及施工程序,最后形成了适合该井的酸化解堵增产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同类低产低效井增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青海油田南翼山浅层Ⅰ+Ⅱ油藏储层分布井段长、多层油藏,渗透率分布范围广,不同小层渗透率差异大的特点,酸化注酸时不同小层吸酸能力十分悬殊。向地层注入酸液时,酸液遵循最小阻力原理,趋于进入高渗层,达不到酸化改造的目的。开展暂堵分流酸化技术研究,根据对暂堵剂物理、化学性质要求及配伍性实验,筛选出了暂堵剂SA-1。一系列暂堵分流酸化实验表明,该暂堵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室内实验效果,适用于南翼山浅层Ⅰ+Ⅱ油藏。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砂岩储层低伤害缓速酸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煤层发育、软地层等原因使压裂技术尚未突破.针对宝浪油田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岩屑含量高、孔隙中充填物含量多、孔喉半径小、通道中杂质含量高的地质特点和对酸化技术要求,研究出了一种新型低伤害缓速酸实现深部酸化.该酸液具有对岩石溶蚀能力强、缓速性能好、表面张力低、防乳破乳率高、易返排的特点.在宝浪油田应用中取得好的增产效果,为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酸压是油气井增产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尤其对碳酸盐岩储层沟通近井储集体,释放油井产能具有很好的效果。选择合适的酸液体系不仅仅对油气层具有改造作用,而且对其不造成伤害。本文针对塔河油田特殊高深、高温油藏的特性,研究出适合于该储层的“七高、二低”的酸液体系,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砂岩基质酸化前后储层岩心岩石力学参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酸化前后储层储层岩石抗压强度可证实降低酸液浓度有利于保护岩石骨架,避免近井筒岩石酸化后造成孔隙坍塌,证实采用高浓度氢氟酸酸化时会大大降低岩石的抗压强度,应尽量减少酸液用量,即使采用低浓度酸酸化,也必须优化酸液酸液的用量对岩石的抗压强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油藏物性着手,结合化验手段分析出地层渗透率下降是由于水质变化和细菌污染所引起,需要对油层进行酸化、杀菌以解堵增注。酸化液体系主要包括预处理液、前置液、氧化杀茵液、主体酸、后置酸,在确定酸化液体系后,开展了酸化液性能评价的室内实验,实验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酸化液的腐蚀性、杀菌性、防二次伤害及穿透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酸化液体系能满足文87区块的酸化增注要求。以室内实验为依据开展现场应用,文87—8井在施工前注入压力为36MPa、日注入量为33m3,施工后注入压力为21MPa、日注入量为70m3,酸化液的各组分体积为:预处理液4m3、前置液8m3、氧化杀菌液5m3、主体酸15m3、后置酸4m3、顶替液12m3,矿场实践表明该酸化液体系能满足文87区块的酸化增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暂堵酸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提供了一种暂堵剂酸化试验研究方法。对暂堵剂的油溶性,粒度分布及在酸液中的稳定性和暂堵剂与酸液的配伍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特殊设计的暂堵酸试验仪器,分别研究了暂堵剂对岩芯的暂堵效率,在产出液中解堵效率,及不同渗透率岩芯的暂堵分流效率,模拟实际酸化过程的注酸顺邓,进行了暂堵酸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Z-1暂堵齐,其油溶性好,在酸液中表现为惰性,与酸液及添加剂配伍性好,并联岩芯酸化时能有效地暂堵分  相似文献   

13.
八面河油田水平井水平井段长、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酸化处理中,井段均匀布酸困难,酸化效果不佳。根据在全井段均匀分配酸化液的原则,对水平井均匀酸化管柱进行优化,采用"大酸量、大排量、及时返排"的工艺措施,可有效解除水平井段地层污染堵塞,沟通地层裂缝,使水平井的酸化处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砂岩地层深部延缓酸化酸液配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一种用于砂岩酸化的缓速酸液体系—以有机酸、磷酸、有机酸铵和氟化铵为主体的酸液体系 ,对其缓速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室内试验得出 :该体系与常规土酸相比与石英砂、大理石和膨润土的反应速率较慢 ,尤其对粘土含量高的砂岩地层缓速效果较好 ;并且该体系与砂岩和粘土反应后不改变固体物质的结构 ,可以络合多价金属离子 (如 :Fe3 和Al3 ) ,不会产生二次沉淀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油田高温酸化的要求,选择非离子单体AM、复合阳离子单体H-DMDAAC、含磺酸基的阴离 子单体AMPS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体系、水溶液聚合法,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一种新型的酸化胶凝剂YJN-1。考 察影响聚合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评价了聚合物酸液的基本性能,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合成的YJN-1胶凝剂具有增粘性好、抗高温、缓速性能,在高温150 ℃,170s-1剪切速率下,当YJN-1 胶凝剂质量分数为1%时,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酸液粘度可达37.5mPa·s;在90℃条件下与石灰石反应60min 后,酸液质量分数仍有11.9%,为普通酸的7倍多,满足了高温井酸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乳化酸是一种适用于低渗透储层的酸化液,具有降低酸岩反应速率,深部酸化的优点。针对台兴油田敏感性油藏,分析其地层和岩芯特征,研制出了适合低渗、低能油井的乳化酸配方,并通过室内试验对该配方的配伍性、破乳性能、热稳定性、粘度、防膨性、腐蚀率和缓蚀速率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添加剂和土酸无分层或沉淀;破乳率在4 h基本达到85%以上;配制的乳化酸在80℃下2 h稳定性良好;乳化酸对粘土的膨胀率小于土酸对粘土的膨胀率;缓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泡沫稳定性能评价及泡沫分流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供了一种泡沫分流酸化试验研究方法,对起泡剂、稳泡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多用途分流酸化试验装置分别进行了泡沫对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不同渗透率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模拟实际酸化施工过程的分流酸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泡沫分流技术,对并联岩芯酸化时能有效地实施分流,使低渗透岩芯吸酸量增大,能均匀改善不同渗透性岩芯的最终渗透率,提高酯化效果,同时采用该项技术有效地汉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气藏均匀吸酸及均匀解堵问题,无需进行其它分层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非活性硝酸粉末液酸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非活性硝酸粉末是一种新型酸化材料,正常状态下呈非活性,激活后可分解出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非活性硝酸粉末(液)酸化过程中活性地下激发难于控制、有效率低等问题,成功优选出激活剂A,并对其使用浓度进行优化,得出新型酸液配方体系。该体系采用地面预激活技术,有岩芯溶蚀率高、对岩芯渗透率改造倍数高、腐蚀速率低等特点,可达到深部酸化的目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新型酸液配方体系酸化后油井增产效果显,适用于低渗-特低渗,敏感性强的Ⅲ类储量砂岩油藏酸化解堵。  相似文献   

19.
从立足于研究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原油防止酸渣形成的方法入手,从原油胶质沥青质、酸液类型、三价铁离子和各种类型的抗渣剂等方面,考察了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的原油(一个区块)与酸接触,形成酸渣的可能性.室内实验表明,盐酸和土酸与原油形成酸渣的趋势强于磷酸和乙酸,酸渣量达1g以上;酸渣量随着Fe3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残酸和乏酸也能形成一定量的酸渣;好的抗渣剂能明显减少酸渣生成量.这为预防酸渣形成,保证酸化施工质量和效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