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宏烈 《新建筑》2000,(2):66-69
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优秀居住小区从六个方面展示出岭南居住文化的新特征 :融合中西的建筑文化、关爱生态的绿色文化、亲和如家的社区文化、星级服务的家居文化、以人为本的物业文化以及坐地生财的商都文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居住空间更多集中在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给环境带了巨大压力,在污染和不合理占用土地资源之后,城市居住环境逐步恶化,现代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应该注重于生态建筑设计,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生态科学技术为改变人类居住环境服务,寻求一种既能够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又能与城市气候、植被、动物融为一体的新的居住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3.
姜涛  佟耕 《建筑与环境》2009,3(4):170-172
城市居住环境与人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居住环境,发现由于该领域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生态程度低,功能不完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适应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生态居住的建设,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功能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4.
居住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阐述了居住绿地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成都市居住绿化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以及两种具代表性的居住绿地,并就创建生态家园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朱昌廉  孔冰 《住宅科技》2000,(4):3-5,10
从生态环境的研究出发 ,分析了复合式生态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 ,提出了复合式生态居住环境在建筑创作方面的创作理念 ;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三个层面上探索了复合式生态居住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住”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生大半时间是在住宅及其周围环境中度过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住宅更将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场所。我国党和政府对住宅建设十分关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3.6m~2上升到9.0m~2,全国约有半数居民搬进了新居。然而,人们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环境的生态危机越来越明显,有的已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人们的健康。改善居住环境生态条件已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成为当代建筑师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生态基区理论及其对生态居住社区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生态基区理论,分析生态居住社区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阐述了生态居住社区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岭南城市文化中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其居住文化多元融合、自然生态、求实亲和等显著特征,并作为岭南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直延续至今.通过总结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岭南城市居住文化特质,并与广州亚运城媒体村设计实践相结合,探索岭南城市居住文化新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羌族文化的源流、山寨、居住空间模式、宗教和文化心态等的探索,初步揭示了羌居住文化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赵衡宇 《华中建筑》2007,25(2):113-114
通过对近年居住景观建设的现状扫描和问题总结,对当下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文化缺失做了透视分析,探询其深层原因,并从文化景观营造的重要角度提出建立完整的设计观念和体制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分析了当今中国的生态居住小区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以“生态与文化共生”概念为基础的生态设计理念.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生态营造入手,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探讨和研究了营造居住小区外环境的景观生态文化氛围的设计手法,以及在推行绿色建材、绿色设计、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建筑设计等方面对生态居住小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期对未来居住小区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城市建筑》2013,(14):168-168
现今社会,"绿色"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追求的主流,因此在房地产行业很多投资商也将生态住宅作为开发的重点。然而目前很多所谓的"生态住宅"都有具有包装的成分,关于"生态住宅"的开发仍然有许多不足还需要研究和改进。本文首先对生态住宅的特点以及生态住宅水环境的组成、要求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住宅景观水生态化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泓汐 《城市建筑》2014,(17):43-43
我国人口众多,居住类建筑的设计在建筑行业工作任务中占得比重很大。本文以熙水东岸规划为例,介绍了笔者在设计时的一些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居住区是与居民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城市人居环境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先介绍了城市居住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历程:简单绿化阶段、景观介入阶段、生态导向阶段。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市宁乐里小区为例,采取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通过Phoenics等分析软件对其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分析、居民出行方式与碳排放量分析、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等与碳排放量分析和居民室内碳排放量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对于城市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态居住园区的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居住环境建设,由于过去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生态程度低,功能不够完善,指出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应以人的需求出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小区功能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光红  张志刚 《建筑科学》2007,23(4):32-35,39
参考建设部、科技部2005年联合颁发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内容,本文建立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生态住宅小区综合评价模型;借助于评价模型可以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披露机制,使消费者了解开发商所开发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所属等级。  相似文献   

17.
王子佳 《城市建筑》2014,(15):271-271
本文分析了生态居住建筑理论及风水学理论的发展,揭示了生态居住建筑理论与风水学理论的关联性。指出了生态、居住建筑设计与风水互动的终极目标是减缓地球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8.
孟颖 《安徽建筑》2006,13(1):11-12
分析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探讨延续和发展传统民居地域文化的有效途径。运用对比的方法,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西南民居和西北民居的聚落组合形式、民居形式、宗教影响、外来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延续和发展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