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斯旭 《中国化工贸易》2013,(3):315-315,199
我国天然气大发展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文明程度的提高,要求天然气工业有较快的发展,以改善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随着我国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将成为主要的城市能源。在城市燃气的发展过程中,民用燃气管网的水力参数计算是城市燃起管网设计、改造、扩建的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城市燃气发展的安全稳定性,所以燃气管网的水力分析计算在城市燃气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解决名用管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工作科学化,理论化。同时它能推动燃气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能源价格飙升、温室效应加剧、能源供需形势不断恶化、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能源问题的主题。1科技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型能源逐步代替传统能源过渡时代的到来,能源问题科技化已成潮流。发展使用清洁煤、新一代核能利用包括可控核聚变等技术、各类可再生能源,都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可以说,新能源科技将是未来能源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新能源因其资源丰富,可以永续利用,清洁环保等特点被全球所重视。尤其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中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中国能源、经济安全。因此新能源的转型升级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联姻互联网成为了新能源的重要出路,"新能源网"应运而生。众所周知,中国蕴藏了巨大的新能源,但是相比于巨量的可再生能源而言,却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可以说,中国在可  相似文献   

4.
随着燃煤供能方式导致的城市大气污染日益加重,我国致力于发展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以分布用户侧的能源梯级利用为原则,实现能源按质梯级利用。通过比对国内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新疆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疆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有借鉴意义,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明确了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方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当前,油气占据能源供应的3成,且具有燃料、原料及储能等特性,可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文章阐释了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意义,提出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3个阶段,明确了油气未来发展路径及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并进一步在供应保障、价格机制、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给出了油气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形势分析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即能源供需矛盾加剧、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结构不合理。为了解决中国能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加我国能源产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利用先进技术,在工业、建筑和交通三大领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引进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洪伟 《化工设计》2012,(6):32-36,49,1,2
分析与计算新型分布式能源三联供系统样板工程,说明大范围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目前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有利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并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找到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征 《河北陶瓷》2014,(2):67-69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城统筹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扬 《中国化工》2010,(5):18-21
在能源紧缺状况日益加剧的今天,新型能源的替代应用已经成为整个工业发展所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如何为石油天然气、化肥、炼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开发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提供所需的配套设备,也是摆在风机制造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水泥属于高能耗行业,利用新型绿色能源可以有效缓解水泥企业电力需求紧张,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目前太阳能是人类已知可利用的最佳清洁型能源,也一直是我国新能源开发领域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我院某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过程中配套建设光伏发电的应用案例,并根据水泥厂的特点提出了光伏发电在水泥厂布置时需要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崛起道路下的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实现现代化所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能源发展战略须遵循这条道路指引的方向,适应和保证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从中国能源资源、环境和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出发,根据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中国在和平崛起道路下能源发展的战略框架,包括能源发展总战略,能源开发战略,能源节约战略,能源贸易战略和能源环保战略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生物质及生物质能,对目前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现状作了系统介绍,并对生物质能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邢国光 《广东化工》2016,(24):120-121
能源可以快速推动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国家经济现代化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但是,在人类极其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能源下,带来了能源短缺,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大规模进行能源工业建设,城市化建设,使得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多,加工结构以及利用的不合理,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能源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是一个紧迫的任务。文章将依据我国能源的利用中不合理所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如何改善做出简单的讨论,以及我国在能源利用的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和今后如何在重视能源利用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地缘局势紧张、疫情反复跌宕、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格局重构、能源价格震荡、能源安全倍受关注。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企业积极应对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2023年全球能源发展不确定性和风险依旧,油气价格仍将处于中高位;中国加快推进以低碳安全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内油品市场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炼油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在大宗石化产品日渐过剩的形势下,化工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得到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不断创新,聚焦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保护趋严推动了化工园区科学用能。本文根据我国能源供应形式多样化的形势,结合几个多能互补的化工园区案例,架构基于多能互补的化工园区能源供应模式。在化工园区内建设化工园区能源和环境管理中心。通过综合能源规划,实现面向终端用户的需求侧管理和针对能源供应的多能互补优化。立足区域能源供应和能源消费构建能源利用体系,科学推进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和持续推进化工园区智慧能源管理体系。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多能互补的化工园区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加速,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煤炭企业的用能和节能问题成为了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为了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将能源审计作为手段加强煤炭企业能源管理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根据所在企业能源生产消耗形势,分析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能源审计在企业节能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能源、人口、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节能是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搞好能源与节能的管理,是企业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吴绍情  杨琨 《煤化工》1993,(1):54-56
甲醇由煤合成的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并且大型化。甲醇具有热值适中、易转化的能源特征,是一种良质能源。甲醇与烃类掺合能改善燃烧性能;利用废热裂解成合成气达到富集热值的作用;还能合成动力效应高的新型汽油,它是C_1能源代替C_2能源的重要转化体。  相似文献   

19.
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保护趋严推动了化工园区科学用能。本文根据我国能源供应形式多样化的形势,结合几个多能互补的化工园区案例,架构基于多能互补的化工园区能源供应模式。在化工园区内建设化工园区能源和环境管理中心。通过综合能源规划,实现面向终端用户的需求侧管理和针对能源供应的多能互补优化。立足区域能源供应和能源消费构建能源利用体系,科学推进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和持续推进化工园区智慧能源供应体系的应用研究。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多能互补的化工园区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人口、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在生存发展中,要使清洁能源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要注意生态环境效益,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